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方言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2-03-02 15:41:05

第13集:邛崃话 大邑话 蒲江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23 16:26:17 浏览次数:1658 【字体: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广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内江人,我是乐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宾人(注:分别代表)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 献礼新中国70华诞 方言文化传承专题节目----《四川方言》,带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发展历史,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欢迎收听《四川方言》节目。我是浩岷。

今天继续来说成都周边郊县的方言。

先来听听 邛崃话。据《邛崃县志》记载:“境内方音差距不大,临近芦山、名山等县的地区,受芦山、名山的方音影响较为明显;西部石坡、大同、马湖一带有较明显的卷舌音。”我们来听听地道的邛崃话到底是怎么说的。

音频:“你说孃西啊?”“你说孃个儿?”

“来,整杆烟。”“不整不整,戒了。”

当“孃”字和“西”或“个儿”连在一起时,意思是“什么,啥子”。刚才那句话就是说你说什么啊?来,抽支烟。不抽不抽,戒了。

“孃”字也有单独使用的时候,比如:“你说孃啊?”这句话也是“你说什么”的意思。

音频:今晚夕一起接看电影不?

这个 “今晚夕”就是“今天晚上”,如果说“昨天晚上”就说“耶晚夕”。

“夹生”这个词在其它地方是半生不熟的意思,但是在邛崃,却引申为害怕。

音频:才练了几次车哦考得起不,好夹生哦!

这句话就表示开车还不熟练就要去参加考试,好害怕啊。

在成都,有一种漂亮叫“伸抖cen1 tou3”。到了邛崃,就要说苏气(又说舒气)。

音频:A:你女儿哇?好苏气哦!

B:苏气啥子哦!朋友都耍不到。

“苏气”这个词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下江的苏州人带到四川的洋气和时髦。

“几发四”在邛崃话里表示不耐烦、催促的意思。

音频:你“几发四”整好嘛!不然酒碗赶不上了!

你快快收拾好,要不然赶不上吃酒席了。

再来看看邛崃话里“秧鸡儿”这个词,“秧鸡”是秧田里生长的瘦弱的、像小鸡一样的野禽类。这个词用成都话说就是“干虾儿”,用来形容人很瘦弱。

音频:你看你那“秧鸡儿”样子哦,风都把你吹得倒。

大邑话也是一绝,三句不离“嬢西”,开口就是“呦喂”

配音:

A:你清早八神要接弄孃西喃?(你这么早要去干什么呀?)

B:走我们幺儿们干爹da2屋头去?(到我家小孩的干爹家去。)

A:你们幺儿们干爹da2屋在哪块塌塌咹?(你小孩的干爹家在哪里呀?)

B:就这条街gai1抵拢倒拐。(走到这条街的尽头转个弯就到了。)

A:哦,那你接回来走我们屋头去吃晌sao3午吼。(哦,那你去接了回来的时候到我家来吃午饭吧。)

B:呦喂,使不得使不得。(哎呀,不行不行。)

大邑方言现在已经成了大邑人的标签,在大邑县的董场镇专门打造了一条方言文化巷,小巷的墙上印上了很多大邑话,并且标上了大邑县最本土的发音。

蒲江话大部分和大邑话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些微差别,这些感性直白、俗中见雅的当地话保持着浓郁的本土文化色彩。

配音:A:缺巴子。

B:抓子。

A:你快跍到,你看那个“载”蛛子马上就要落到你的脑门心上了,还不搞快点使啷指拇儿把它刨了。

一般蒲江人把正在换牙的小孩叫做“缺巴pa2子”。“抓子”(“做啥子”的合音)就是“有什么事儿?”的意思。“跍ku2倒”就是蹲下,“载”珠子和字面意思差别就大了,它是蜘蛛的意思(即“蜘”,有的地方也读同“折”)。“脑门心”是指额头,“啷指拇儿”是小拇指。

外地人到四川旅游,觉得成都话就是四川话,都一个调调,可今天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很吃惊,原来成都话可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发音。所以说,方言是门有趣的文化。

结束语: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让你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鸣谢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对节目的精心指导!更多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会!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联合打造。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

您还可以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上期回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顾问/审听: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协会副会长,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首席专家)

审稿:周亚欧(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刘 心

主播/制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在读硕士研究生)

统 筹: 陈 奎

制片人:罗 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