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第12集 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11 16:07:21 浏览次数:454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12集

 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总图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总图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2集-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2集-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在浩瀚的华夏文化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座夺目的丰碑,它以诗歌为灵魂,书写了中华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那是一个诗风鼎盛、才俊辈出的时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杰出诗人如星辰般璀璨,他们的传世之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在众多大诗人中,只有陈子昂独得后世尊崇,被称为“唐诗之祖”。那么,陈子昂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在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赢得这一殊荣呢?《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将继续与您讲述初唐大诗人陈子昂既辉煌又悲凉的人生故事。

在西晋之前,我国的诗歌创作深受《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从汉乐府民歌到《古诗十九首》,无一不体现出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以及借物起兴的艺术手法。这些作品,如描绘爱情悲剧的《孔雀东南飞》,以及反映战争给百姓带来苦难的《十五从军征》,都是这个时期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杰出代表。东汉末年,建安七子更是以其卓越的诗歌创作将这一艺术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度,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建安风骨”。他们的诗作大多聚焦于社会动荡的现实,同时抒发着个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不仅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到了西晋中期,我国诗歌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转变,以陆机为代表的文人开始注重句子的雕琢,追求语言的精致。这一趋势延续至南朝,诗歌词藻愈发浮华,创作的内容也偏向描写奢华的生活。而北朝的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南朝,因此,隋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几乎延续了南朝那种“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特点,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试想,连皇帝都偏爱此类风格的诗歌,整个社会的创作风气自然也不言而喻。然而,陈子昂却对初唐诗歌的“绮靡纤弱”之风深感不屑,甚至十分反感。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开四老师告诉我们,在陈子昂看来,初唐的文风主要存在两点问题【录音1:他就指出以前的文风为什么出问题呢?两点:第一点就是形式主义词汇的堆积,典故的堆积,没有真实的内容。第二就是逶迤颓靡,思想内容苍白封闭。】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诗文革新理念。他批判齐梁诗风的颓靡与脱离现实,倡导恢复“风雅”传统,使唐诗创作贴近社会生活,并强调“汉魏风骨”才是诗文创作的正道。在这篇文章中,他并没有全盘否定齐梁体在诗体形式上的贡献,而是主张诗歌的内容应与形式和谐统一。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感遇诗》三十八首,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这些诗作跨越不同时期,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讽刺与时事感慨,也有对个人身世的感怀与理想的抒发。比如:在《感遇诗.其三》中,他以汉家事写唐家事,描写战争的残酷,“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汉朝几十万士卒和匈奴人作战,人们只看到他们马革裹尸,有谁怜悯他们的人生呢?在《感遇诗.十七》中,他咏史怀古,感叹人才得不到重用,“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孔子东归鲁国,老子西去秦国,难道自古以来英雄的宿命就是被埋没吗?我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而在《感遇诗.三十七》中,他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将帅无能导致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愤慨,“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虽然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里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但这组诗的分量却比李杜元白加起来的分量都还要重,因为它开创了唐诗的先河。这组诗如同亘古黑暗中初现的曙光,又似久旱龟裂大地上的一声惊雷,告诉了同时代的所有文人,诗歌的创作应该是为时、为事、为世、为人而作。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对初唐时期的诗文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让唐诗彻底摆脱了齐梁时期颓靡诗风的束缚,更引导文人们在创作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让诗歌能够充分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转变,为盛唐诗歌的壮阔大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不仅被视为盛唐文学的理论基础,更是整个诗歌史的主心骨。

除了诗歌创作,陈子昂在唐朝散文革新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撰写的谏书,以朴实流畅的文风开启了散文创作的新风气。萧颖士、梁肃、韩愈等唐代古文大家,都对陈子昂在散文革新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的散文,摈弃了六朝时期盛行的绮靡文风,对注重形式美的骈文作了有益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散句与骈句相间、骈散结合的新句式。文中内容大都直面现实,反映民生疾苦、陈述政治见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政治热情与忧国忧民的情怀。除此之外,陈子昂的散文还非常的“文雅”,他常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来阐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增强了散文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他深厚的儒家思想修养。可以说,陈子昂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推动了散文革新的历史潮流,他独树一帜的文学才思和革新主张,为唐初散文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录音2:甚至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也受他的理论影响。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一样受他的影响。所以,他是领风气之人,开创了一代新风。】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璀璨巅峰,而它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与创作实践。陈子昂凭借其卓越的才情,开辟了唐代诗文从保守封闭迈向开放多元的新纪元,他的创作理念和作品风格,对后来的盛唐诗人如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唐诗之祖”。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四川历史名人读本》

《唐代文人心态史》

《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

《陈氏别传》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2集-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2集-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您还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文案编辑:兰馨    录音制作:葵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