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第31集 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9 07:01: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31集

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

总图  (1) 总图  (1)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31集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31集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如果说成都的一大幸运是迎来杜甫,那云南一大幸运就是迎来杨慎。流放云南期间,杨慎也有消沉的时候,他放浪形骸、借酒消愁、哀叹人生。但他身上始终体现着川人的豁达。消沉之后,他意识到不能了此残生,浪费自己一身才华。《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杨慎是怎样成为教化西南的“杨戍仙”的。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秋天,杨慎被逐出京,第二年正月到达云南。在贬谪之路上,他忍受着尚未痊愈的杖伤,也开始关注由内地进入云南的道路情况。到达云南后,杨慎旋即着手《滇程记》的编著。该书对江陵至永昌沿途的亭驿、地势状况以及他的见闻多有记录。

除了关于交通的《滇程记》外,为解决当地少数民族缺少史籍的问题,杨慎学习民族语言、了解民俗风情、考察河流山川,编撰了诸多与云南史地、风物相关的著作,比如《滇候记》《滇产记》《滇载记》《南诏野史》《云南山川志》《滇南月节词》《滇中集》等。他还受聘参与明嘉靖《云南通志》的编写。这些著作都具有很强的存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成为后人了解古代云南地区的割据政权、云南地区社会状况、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重要参考。

谪居云南之后,杨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读书讲学、著书写作上。他在困境中坚持读书治学,同时也很注意与云南地区的士绅、学子交流。在抵达永昌卫后,受到云南巡按郭楠的帮助,杨慎得以在安宁州居住,郭氏更为其修葺书院,用以讲学。之后黔国公沐绍勋、云南巡抚汪文盛、顾应祥等都曾为杨慎提供居所,予以善待,这为杨慎在云南结识士绅、培养人才提供了便利。 杨慎寓滇的30多年间,每到一地,都与当地士人学子有所交游。其中,杨慎与以“杨门七子”为核心的士人群体的交游最为值得关注。

 “杨门七子”是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李元阳、唐锜、吴懋七人的合称,当时有“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的说法。杨慎与他们关系密切,亦师亦友。除了七子外,“滇士从者如云”, 这些门生中,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他们在杨慎门下,以儒家文化为指导,以传道授业和诗文交往为途径,共同推进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杨慎还为云南做了不少实事。嘉靖朝以前,当地教育很不发达,许多州县没有书院庙学。杨慎向几任云南巡抚皆提出兴教重学的建议,大多数被采纳实施。而当官府多征盐牛税、强征无必要的修浚海口之役时,他都站出来陈述利害,最后得以消免。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十一月,被贬云南的杨慎迎来了一场战乱风波。昆明附近的寻甸土司安铨,勾结安定土司凤朝文率军攻打昆明,引起滇中大震。杨慎慨然表示:“此吾效国之日也。”他亲率家仆及步骑百余人前往支援,与守城副使张峨一道,最终将流寇击溃。事后,杨慎写作长诗《恶氛行》记述此事,认为是官府的横征暴敛而导致叛乱发生,他劝告新任云南巡抚欧阳重安抚民众,对被迫参与叛乱者概不追究。欧阳重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稳定了当地局面。

由于杨慎的种种贡献,他在云南的声望很高,人称“杨夫子”,可与孔夫子并列。他被视为“对云南历史文化贡献最大的内地文人”。至今云南还有供奉他的祠堂,四时祭祀无缺。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31集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31集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中)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您还可扫描上方二维码

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文案编辑:兰馨    录音制作:葵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