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影像四川>详细内容

央视科教频道今晚播出:中国影像方志 | 汉源:川西咽喉 文明交融互通;花椒香浓 坛子肉承载乡愁

来源:央视科教 发布时间:2020-06-30 15:08:01 浏览次数:1119 【字体:

CCTV-10

2020.6.30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汉源篇

汉源篇 预告片

川西咽喉 文明交融互通

在这张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100多年前的汉源,城墙逶迤,阡陌纵横,屋宇鳞次栉比,一派祥和安宁的样貌。照片中的小镇,名为清溪。

清溪古镇,唐朝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清代最为鼎盛。

汉源自古就是川中走康藏的必经之地,清溪镇是这条要道之上的咽喉。这里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接乐山,西通康藏,旧时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道、盐道都在这里交会。从秦汉开始,作为“旄牛道”的重要驿站,清溪古镇既是过往马帮歇息、补偿给养的必经之地,又是躲避蛮烟瘴雨、毒虫兵匪的好场所。

眼前的清溪文庙建于清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古旄牛县治迁至现在的九襄镇,九襄自古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如今的九襄老街依然保持着那一份古朴与恬静。

华丽而庄严的石牌坊,一百余年依然屹立如初,是当之无愧的“成都南门第一坊”。

古琴悠远婉转 民歌鲜活深情

近年来,汉源县政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民间多次举办了庆祝彝族新年等活动,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借助这个契机,赵崇毅和朋合史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汉族、彝族组合的乐队,因为汉源古称黎州,所以他们的乐队也叫“黎人组合”,他们将传统的彝族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借助汉源独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创造出了《茶马古道》《相约汉源湖》《贡椒摇》等一大批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音乐。

在汉源,与“黎人组合”一样纵情于这片山水的还有另一个人,他就是斫琴师谢家良,他的家就在汉源湖畔。家传的斫琴手艺在他的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他所制作的古琴也是远近闻名。

谢家良力求恢复古琴旧制,从选料到合琴,200多道传统工艺中,每一道又有着上百次的反复修改、尝试,精益求精。

坛子肉承载乡愁

汉源坛子肉的制作历史已经超过千年。相传,诗仙李白经过古黎州,即今天的汉源县,留下了"尝尽天下千般肉,唯有雪山香坛鲜"的佳句,赞誉的就是汉源坛子肉。

汉源坛子肉选用农家过年用的土猪肉为原料,经过选、腌、洗、炸、捞、贮六道工序,选用土法烧制的陶罐进行保存。制作好的汉源坛子肉,就算存放一年也不会变质。

201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汉源坛子肉开始借助电商等渠道,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从此,这罐坛子肉从大渡河边远传他乡,将汉源味道带给四方食客。

昔日“天梯上的村庄” 今日“云上乐园”

1939年,一位名叫孙明经的学者行程万里,用相机胶卷和电影胶片对茶马古道进行了一场科学考察。这些照片上的人们就是当年从汉源到康定运送茶叶的背夫们。

乐西公路,全长525千米,被誉为“血肉筑成的长路”。1938年至1940年,20多万川康地区的彝族、汉族等各族筑路民工,以伤亡3万人的代价,历时两年多建成通车。

在大渡河峡谷的绝壁之上,有一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名叫古路村。

自下仰望,山峰插入云霄,而村庄高踞峰顶,距离地面近千米。村里人曾经世代靠着藤梯攀援进出大山。古路村因此被称为“天梯上的村庄”。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来到汉源,用血肉之躯,打通了大山中的人们与山外世界往来的道路。

这座位于汉源的铁路桥,被当地人称为“一线天”,是成昆铁路上最为险要的地段。铁路桥桥长63.14米,跨径54米,从两座巨大山体的山腹中穿越而过,在当时,是中国铁路大跨空石拱桥之最。

时代的步伐带来了路网的飞速发展,2003年,古路村终于有了一条从绝壁上开凿出的山路,村民们也第一次走在了能踏踏实实脚踩的路上。

与这条山路一步之遥的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的大渡河大峡谷。

如今的古路村,因为这样的“古”与“险”、“惊”与“美”,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人们在这里游骡马古道、观峡谷风光、吃生态食品、品彝家风情。“天梯上的村庄”,变成了“云上乐园”。

美景如画 花椒香浓

春分是汉源最美的时节。从清溪到九襄,如雪的梨花,染白了一座座山头,装点了一个个村庄。2012年以来,一年一度的“阳光汉源花卉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汉源物产丰饶,最著名也是汉源人最为引以为傲的物产还属花椒。在唐代元和年间,汉源花椒就因果实饱满,色浓味香,被列为贡品,故称贡椒。

如今在汉源,种植千年的花椒不再是皇室专享的贡品。广泛种植的花椒给汉源农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汉源花椒的美名也随之传播四海。

汉源县以“后山朴院”为样板,与村民、果农合力共建,形成了艺术工作室+民宿、乡村博物馆+民宿、农耕体验馆+民宿的百里花果长廊,打造当地最美的诗意田园。

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使得如今的汉源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汉源篇》

播出时间:6月30日 23:06

来源:央视科教

来源: 央视科教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