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7-23 16:54:04

【散文】“高速公路”从诗作走向神州大地
——重读《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

作者:孙学元 来源:美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9-11 08:55:05 浏览次数:998 【字体:

4ec967e83fa646d0a15e2252cc116bfe.jpg

“高速公路”从诗作走向神州大地

——重读《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

孙学元

昨天,我在家里整理图书资料,发现1985年我在乐山师专中文系读书时使用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里面收录有作家、诗人邵燕祥创作的一首诗《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诗作的开头是这样的:

五十年代

我曾听到过

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

重读这首诗作,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据诗作后的题解知道,邵燕祥的这首诗作,创作于1978年12月26日。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堆积如山,可谓百业待兴。回首“文化大革命”,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脚步放慢了许多,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人们的生活还非常贫困,衣食住用行都很成问题,国家哪有更多的钱来搞建设呢?当时别提修建“高速公路”,就是修建和维护一般的碎石公路都相当困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城乡面貌逐步好转,但“出行难”问题仍十分严峻。我记得1985年7月5日,我和同学们怀揣梦想,从禾加场坐客车到仁寿县城去参加高考。那条碎石公路七拐八弯,坑坑洼洼,像癞蛤蟆的背皮一样;客车东倒西歪,斗折蛇行,像在跳迪斯科一样。车后扬起漫天灰尘。原本一点都不晕车的我,很快也被弄晕了,在车上不停呕吐起来,其他同学也发生了呕吐。大家一身扑满了灰尘。本来只有36公里的路程,客车却走了近两个小时。那时的公路之烂,弯道之多,开车之难,行路之慢,由此可见一斑。

还记得,我考上乐山师专后,1985年9月第一次出远门的情景。我在老家仁(寿)球(溪)公路路过的瓦窑山坐客车赶路,大约两小时后,在仁寿县联营站下车,然后坐上另一班客车,前往乐山。从老家到乐山,本来不到150公里路程,却行驶将近一天时间。由于路途遥远,坐车时间漫长,一路颠簸,风尘仆仆,我感到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为什么车子行驶得这么慢?主要原因就是公路窄,公路烂,弯道多,还经常堵车,汽车不得不走走停停,车速当然就提不起来。当时我心里就胡思乱想,要是哪一天能够有一条宽宽大大、平平整整的水泥公路或柏油公路,汽车行驶在这样的公路上,速度又非常快,又十分安全,坐车人又不晕车、不呕吐,该有多好啊!

这样的“宽宽大大、平平整整的水泥公路或柏油公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公路呢?后来学习《中国当代文学》,读到诗人邵燕祥的诗作《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我才有了点朦胧的感觉。邵燕祥在诗作中这样写到:

……

望着插上风的翅膀

飞驰过的家乡,祖国的热土,

飞驰过道旁人家,

飞驰过道旁树,

还有那树头架线的土电杆,

一段段土墙,一间间茅屋,

甩到后边去,

通通甩到后边去——

田野象扇面甩开,又象扇面收束……

瞧,这就是那时诗人心目中的“高速公路”。汽车在这样“宽宽大大、平平整整”而又很少有弯道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就像“插上风的翅膀”,能够“飞驰”而过,把“道旁人家”“道旁树”“土电杆”等所有的一切“通通甩到后边去”!

时间在奔驰,祖国在飞跃。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民、经济发展和汽车产业化的迫切要求,直接导致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修高速”“高速通,百业兴”“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真正提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四川省自从1995年9月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发轫通行以后,不断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高瞻远瞩,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强力推进交通大会战。“东方风来满眼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修建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加之,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和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投资方式、修路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都有了新的显著变化,高速公路修建速度之快,建成线路之多,如雨后春笋,如满天星斗。四川省境内,特别是建设工程要求非常高、难度非常大而又出奇制胜、创造多个第一的雅攀高速公路和雅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行,已基本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民族地区“行路难”问题,也有力助推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事实上,四川省从1995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发轫通行开始,仅仅短短20多年时间,高速公路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建设周期较长到周期缩短,从低水平、低质量到高水平、高质量的高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17年底,四川省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6820公里,在建里程近3000公里。如今,全省各市(州)所在地都直接或间接有高速公路通往省会成都,从各市(州)所在地经高速公路,一两个小时、三四个小时或五六个小时就能顺利到达成都。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区)不仅直接或间接贯通高速公路,而且有的县还不止一条高速公路,比如我的老家仁寿县,境内已贯通的高速公路有四条——蓉遵高速、遂洪高速、简蒲高速、仁沐新高速,还有时速80公里的快速通道天府大道直通。四川省境内从北、东、南经高速公路出川,与从前走普通公路相比,不知要快多少倍,要节省多少时间啊!

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未来县县实现通高速,高速公路将像河流一样走向每个大中小城市。事实上,在若干年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贵州等省(市),已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在“狭窄的公路上摊晒着三家两户的粮食,还有缓慢行进的挂着风帆的架车,造成多少次磨蹭,停滞,梗阻”(引自《中国的汽车呼唤高速公路》)的困难、无奈与“痛苦”状况,让汽车能够“插上风一样的翅膀”,快速地飞奔起来。

值得高兴的是,笔者所在的大凉山腹心美姑县,也在今年初正式启动修建乐(山)西(昌)高速公路了。该线路起于乐山市,经过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沐川县、马边县和凉山州雷波县、美姑县,止于昭觉县,并与西昌至昭通的高速公路接通,全长275.32公里。可以想象,再过5年,乐西高速公路建成后,从美姑县前往乐山市,也只仅仅需三个小时,再也不是现在一天的漫长时间了!

从1978年12月邵燕祥创作诗作《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迄今为止已40年了。40年来,我国的公路由过去的“多歧路、多烂路、多险路”,发展到今天的“柏油路、水泥路、快速路、高速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已经从诗作实实在在地大摇大摆地走向了神州大地,贯通了东西南北。40年来,我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经历了多少次走过“多歧路、多烂路、多险路”的“行路难”的困难、无奈与“痛苦”,更经历了多少次走过“水泥路、柏油路、快速路”特别是“高速路”的顺畅、欢悦与幸福。重读邵燕祥的诗作,我深切感受到伟大祖国“高速公路”一日千里的“高速度”和优质、高效的大发展,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引自《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一个真实的缩影和幸福的写照!

(作者单位:美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美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