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凤凰山的八次开发(下)‖周庆

作者:周 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3 15:02:39 浏览次数:701 【字体:

成都凤凰山的八次开发(下)

周 庆

五、宋朝延续神仙香火进行的补充开发

到了北宋,学射山上的神仙香火经久不衰,大有越烧越旺之势。于是,至真观改名通真观,又新建了张仙人祠、道宫斋馆,观宇宏伟,辉映华贵,被称之为栖真之秘厦、合宴之佳观。北宋画家、诗人文同《成都府学射山新修祠宇记》载:“故事有张伯子者,尝居此学道,以是日成,得上帝诏,驾赤文於菟乘云衢,羾天关以去。后凡其时,两蜀之人如以戒令约,不赴而有所诛责者,奔走会其上,诣通真观、祷其神,从道士受秘录以归。”看来,当时全蜀之人游通真观是形成了规矩的,上巳节这天必须如约而来,不然是会受到诛责。

说起宋朝成都人会耍,可能今天有人不信,却让南宋丞相京镗一语道破。他在任成都知府时曾填过一首词,里面即说道:“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这两句词毫不遮掩地描写了成都人有好玩的习性。成都人民爱游玩、爱热闹、爱良辰的情致在宋代达到了高潮,并形成了遨头出游的风气,太守带头出游,士女纵观,全民跟着闹热。成都人会玩还与岁时节庆融合,与商业贸易共生。宋代的成都游乐今天的我们虽已无法参与,但是宋代文人墨客的诗与词却给我们打开了观赏宋代成都游乐盛况的一扇窗。

宋时,成都官民到学射山游玩主要有五项内容。

一是上山到通真观,拜祀张伯子,祈求宜蚕避灾。每年三月三日这天,“问道学射山,乞求丰收年”,逐渐成了成都一个固定的节日(上巳节)。北宋画家黄休复《茅亭客话》载:“学射山,旧名石斛山。昔张百子三月三日得道上升。今山上有至真观即其遗迹也。每岁至是日,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诣仙观,祈乞田蚕。”上巳日这一天,蜀人必上山拜仙,这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若不赴,必招诛罚。所以,凡是到了三月三日,成都人都会恭恭敬敬地来到学射山上,朝拜通真观,祷告神人,祈求一年吉祥如意,从道士处接受秘箓,心满意足而归。

二是上山赶蚕市。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记载:“一岁上巳(农历三月三),满川於学射山通真观看蚕市。”也就是说,早在唐代斛石山至真观前就开辟了热闹的蚕市,会期三日。蚕农们会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一来是向仙人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庄稼和桑蚕不受灾害;二来就是进行蚕茧蚕丝的交易。这个交易市场非常闹热,属于全川性的。

三是上山燕集骑射。学射山之名来源于刘备诸葛亮为后主在此山筑演武之庭,设立射棚,供其学习骑射之术。前蜀王建时,还在学射山举办体育军事比赛,决出名次给予奖励。自此,历代多将此处设为演武之所,竞技之场。陆游在《感旧绝句》诗中,就回忆了曾在学射山看打围的情景:“十月新霜兔正肥,佳人骏马去如飞。纤腰袅袅戎衣窄,学射山前看打围”;《茅亭客话》“雉龙”条有成都豪族“雍熙中,将鹰犬猎于学射山”的记载。元人费著《岁华记丽谱》载:“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北宋“红杏尚书”宋祁《九日宴射》诗云:“佳节凭高驻采旗,亭皋雾罢转晨曦。堋间羽集号猿后,台外尘飞戏马时。”可看出场内竞技之热烈。另一位曾任成都太守的北宋大学士赵抃,也有一首《游学射山》诗:“剑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射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净照红旌。”山边的林间空地设有专门的射棚和骑射场,中间搭起彩棚,人们来这里观看军士的骑射表演。三通鼓响,场上马蹄飞扬,场内人声鼎沸,喝彩不断,并有穿红着翠的女子专门计筹报数。北宋文学家范镇,写过一首《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就记载了这一盛况:“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自注云:故事:往来皆呈马骑,设射堋。众宾皆射,遣官妓记筹)

四是来此踏青玩水。成都人的游赏无时、四季不断、遨乐方式繁复。到了两宋时成都游乐风尚之盛,更是“甲于四蜀”(祝穆《宋本方舆胜览》),而且还以游娱无时,动至连月,并在活动中形成了若干不容更改的“常法”。《成都文类》载:“成都燕集用一春为常,三日不修,已云远甚。然各有定处,惟此山(学射山)之会最极盛矣。”

宋代的成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更是把学射山作为春游的首选地。文同叙述:“惟此山之会最为极盛矣。太守与其属,候城以出,钟鼓旗旆,绵二十里无少缺。都人士女,被珠贝,服缯锦,藻缋蠛丽,映照原野,浩如翻江,华如凝霞,上下立列,穷极繁丽。徜徉徙倚,直暮而入。”每逢节假日,官民都到这里来休闲娱乐,山上花树果木繁盛,万岁池边千柳勃发,榆树成林。官府还要搭棚设宴,文同《丹渊集》载:“成都宴会,一春如常,然各有定处,唯上巳学射之集为盛。”人们排开果蔬肉食,宴饮行乐,管弦四起歌声不绝。沿途摆摊设点,卖小吃玩物,趟江湖的艺人也云集于此。

当时人们游学射山的盛况,城内家家出行,户户落锁,吆声不绝。太守和众官僚属,早早等候在北城门。城门一开,率先出城,众人跟随在后,称“遨头”出游。成都市民穿戴一新,士女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路浩浩荡荡,从北门直到山上,随行鼓乐旗旆,绵延二十里不间断。山上山下游人成行,人们佩戴珠宝饰物,漫山遍野犹如彩霞飘转。

南宋名臣范成大在成都担任太守时,也与其他官员一道,上过学射山游览。他留下了《上巳前一日学射山万岁池故事》诗:“北郊征路记前回,三尺惊尘马踏开。新涨忽明多病眼,好风如把及时杯。青黄麦垄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来。游骑不知都几许?长堤十里转轻雷。”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由于这天出行的人、马、车太多,踏得路面尘土飞扬,若眼睛不好,可能连路都看不清,只能靠好风及时把扬尘吹散。陆游也经常到学射山游玩,留下了很多诗句。他在《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说:“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元人费著《岁华记丽谱》载:“轻裾小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看来人们白天在玩够了山上的风景后,余兴未了,晚上还会移师万岁池继续尽兴。

重修成都县志卷首绘图(图片来源: 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五是登高看景。虽然看景不是宋代成都庶士游学射山的主要目的,但成都近郊本就山少,则物以稀为贵,于是登学射山看景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担任过成都太守的田况在《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三月三日登学射山》中写道:“丽日照芳春,良会重元已。阳滨修祓除,华林程射技。所尚或不同,兹俗亦足喜。门外盛车徒,山半列鄽市。彩堋飞镝远,醉席歌声起。回头望城郭,烟蔼相表裹。秀色满郊原,遥景落川涘。目倦意犹远,思馀情未已。登高贵能赋,感物畅幽旨。宜哉贤大夫,由斯见材美。”看来这位治世有方、贵为帝师的田大人入乡也得随俗了,不仅当起了“遨头”,还在山上找到了感觉。登高极目远眺,秀色美景尽收眼底,感物在心,雅兴所至,方能作赋。他感叹这样放松的郊游,有利于身心健康。

上巳日登学射山燕集是当时成都最为盛大的活动,但平日也有文人雅士登山看景的兴致,此时虽无上巳日的热闹,但学射山却另有一番美景。宋代著名地理学家杨甲在《寒食游学射山》一诗中就记载了其寒食节登学射山看到潇潇空山的情景。担任过剑南节度使的著名政治家、诗人武元衡在《送柳郎中裴起居》一诗中,记录了他与友人畅游凤凰山的情景:“望乡台上秦人在,学射山中杜魄哀。落日河桥千骑别,春风寂寞旆旌回。”陆游客居成都期间,曾数次与友人登临凤凰山,他随范成大游学射山时曾作了一首《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北出升仙路少东,据鞍自笑老从戎。百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天远仅分山仿佛,雾收初见日曈昽。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看得出,这是一首登山抒怀的诗。

总之在宋代,学射山、万岁池春秋两季让成都士庶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其间。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就藩第一任蜀王,他在出游学射山时,感觉这里的山势与北京的十三陵相似,是“踞而侯,揽其有,来积止蓄,冲阳和阴”的山川融结奇秀之所,也与传统的“古者葬乎北”的礼制相和,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将学射山麓及周边地区划为禁区,作为蜀王府陵寝之地。从此,学射山游赏之风也就渐渐散去。

学射山成为皇家陵寝后,名称也逐渐恢复了凤凰山之名,因为这名对皇家来说更合时宜。1970年,中国社科院联合四川博物院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凤凰山的南麓,就发现了蜀王朱椿英年早逝的嫡长子朱悦燫之墓。不久,又在半山腰发现了朱悦燫母亲的墓,从而证实了皇家陵寝的说法。

六、近代的第六次开发

凤凰山在沉寂了五百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里再次轰鸣起来。时间要追溯到民国4年(1915年),当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震慑西南地方势力,派亲信陈宦入川主政,并带来两架法国制造的“高德隆”飞机,运于成都北郊凤凰山东南部洼地一处平坝上组装,随后将该地稍事平整后,便成为一个可供这两架飞机起降和训练表演的机场——凤凰山机场。

1931年,四川省军政府在此基础上首次扩建为民航机场,1933年10月建成竣工。1937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在川西修建12个机场,凤凰山机场作为重点机场再次进行扩建,当时机场面积按1200平方米修建,跑道长700米,宽50米。1938年竣工完成,由航空委员会接管,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机场。同年2月,凤凰山机场增建了停机基地及道路。1943年,成都凤凰山机场被列为“特种工程”,扩修为西南地区驱逐机机场,变为民用、军用兼有。35年的不断开发,机场的轰鸣声由弱到强。虽处灰暗时期,成都人民仍感受到凤凰山的生机与人气,能看到飞机这样的“西洋景”。抗战时,凤凰山机场也为抗战贡献过力量。

然而,它也有遗憾的地方,蒋介石从大陆逃向台湾,即是从成都凤凰机场起飞的。1949年11月29日,国民党“国民政府行政院”从重庆迁成都,蒋介石也于11月30日飞抵成都亲临坐镇川西决战,妄图“使西南反共战斗持久……”然而,在蒋到成都后的十天内,情势直转日下,一是中共地下党组织了一支二百多人的“捉蒋敢死队”,密谋突袭北较场的中央陆军军官校内的“黄埔楼”,捉拿蒋介石;二是在12月9号左右他收到了三处来电:昆明电,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投向中共;宜宾电,二十二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郭汝槐率三个师投向中共;就连眼皮子底下的彭县也发电,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率部投向中共。此刻,蒋介石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强烈感觉,便于12月13日匆匆忙忙由凤凰山机场离开成都,离开大陆最后的这块伤心之地。但他又心有不甘,让飞机在成都上空绕场一周,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七次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凤凰山机场被征用为成都民用航空机场,1950年8月1日,成都凤凰山机场正式开航,当时用DC—3型飞机开通了凤凰山机场第一条民用航线,成都——重庆航线。1956年9月,民航成都广汉航空站迁往了凤凰山机场,凤凰山机场一度成为了西南地区民航的中心航空站。1957年,中国民航第三航空学校迁驻凤凰山机场。1960年,成都南门的双桂寺机场(现双流国际机场)扩建投入使用,中心航空站从凤凰山机场迁移至了双桂寺机场,凤凰山机场的民用航班被逐步移到了双桂寺机场。从此,凤凰山机场结束了长达10年的民用机场历史,成为一段过往的记忆。1961年,凤凰山机场交付空军使用至今。

凤凰机场平时可进场参观,可在跑道边走走,成都居民就此把这里当成了公园,没事就喜欢跑来看看稀奇——看飞机。改成军用机场后,这里停的多为“双翅膀”的安2型飞机和少量直升机,它们承担着空军初级教练机的任务,在这里起起降降,在成都市的上空兜兜转转,竟也为那个沉闷的年代带来一道有声的风景线。

20世纪下半叶,成都市的小孩说起没到过凤凰山,那叫操得孬!孩子们喜欢往这里跑,也不光是为了看飞机,他们往往还别有意图,因为这里曾是花果山。195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组织民众上山垦荒,种植柑橘、梨、桃、苹果等树万余株,创办凤凰山园艺场。每至春天,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遍山开放,绚丽芬芳,令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夏季果子成熟,车水马龙,运销各地。所以,他们有些人还是来看花或果的,趁人不备时,采枝花、摘个果还是有可能的。园艺场当时的全名叫国营凤凰山畜牧园艺场,有职工上万名,他们不仅栽树护果,还拥有一个全市最大的奶牛场,鼎盛时,仅奶牛就达上千头。为处理这些牛的粪便,沼气办、沼气科研所、省农机所等几家单位还联合园艺场在这里搞起了全国重点的沼气科研项目。当然孩子们到这里来并不是来看沼气,而是来看成片成片花奶牛的,有些人也顺便卖点鲜牛奶回去喝。当时,凤凰山奶牛场,为成都市民提供了大部分奶源。

凤凰山公园(图片来源:方志金牛)

有些孩子却是初春来这里放风筝的,凤凰山地势高,开阔,风也相对大些,是放风筝的最佳地方。这里不仅有扎风筝的“非遗”传人,还举办过多次全国的“风筝节”,对孩子们来说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也引力了不少成人风筝爱好者。

铁半城的子弟,除来这里看飞机外,还有很多孩子是去凤凰山捡子弹壳和摘桑叶的。当时这里不仅有四川省射击队,还有成都军区的几个靶场,成都附近的部队和各单位的民兵搞射击训练,大都会集中在这里轮番进行。仿佛这里有捡不完的子弹壳和摘不完的桑叶,同学间一问起礼拜天上哪儿去了?多半会答“上凤凰山捡子弹壳去了。”

另外,那个时期成都市的中小学校都喜欢搞春游活动,大都习惯搞野炊,地点首选凤凰山,因为这里有山有水,地势开阔,便于学生们游玩和挖坑做饭。常常学校活动还会发生“撞车”,几个学校不约而同,会出现扎堆在这里搞活动的场面。满山遍野,队旗招展,同学们你追我逐,嬉笑打闹,热闹非凡。这个时期,在单调的物资文化生活的驱动下,许多家庭也会选择春天来凤凰山踏青和放风筝,节假日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野炊,在坡地上铺上一张塑料布,摆上自带的果蔬佳肴,孩子们在一边放飞着风筝,也“放飞”着自己,无忧无虑、简单快乐着,这算是当时家庭最幸福的时光。

八、公园城市建设,凤凰山迎来第八次开发机遇

1952年,凤凰山区域隶属成都市龙潭区凤凰乡。195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此创办国营凤凰山畜牧园艺场。1956年5月,凤凰乡与站西、太平乡合并建立和平乡。1958年8月,凤凰山地区从和平乡划出并入凤凰山畜牧园艺场,隶属成都市农牧局。1993年,凤凰山畜牧园艺场改制为成都市农垦凤凰山实业有限公司,下属农林、化工众多企业。2003年12月,凤凰山地区划入金牛区。2004年6月,设立凤凰山街道,街道辖空军干休所所在地的凤翔(寓意凤翔于天)社区和凤凰山园艺场韦家碾分场区域的金韦社区。2005年后,街道对八里桥路和拥军路等多条道路和场地进行了修建与改造,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使大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为凤凰重新起飞做好了充足准备。

按《中共金牛区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的实施意见》,给金牛北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

近年来,一张促进凤凰山及其周边区域“涅槃重生”的蓝图描绘出来。从2012年起,一座占地达2000亩的凤凰山公园,拉开了建设帷幕。公园分文化博览区、有水生态休闲区、拓展运动娱乐区、生态林地景观区等几大版块,建成后的凤凰山公园,成为成都主城区最大的山水生态公园、山地公园,变成了成都主城区的“绿肺”,吸引无数市民前往游玩。

2019年,在凤凰山南面,一座占地39.5万平方米、差不多有55个标准足球场大的露天音乐公园正式开园。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顶级的露天音乐演艺场地和城市音乐主题公园,它不仅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全景声、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还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特效声景观公园。从音乐厅上空看,它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从公园内音乐厅正面看,它宛如一只浑身闪着银光、张着大口引吭高歌的大金蟾,为前面开阔大草坪带来美妙无限的共鸣,市民不仅可在这里欣赏高品质的音乐会、演唱会、音乐剧等,还可尽情在公园里休闲娱乐。整个公园有5个不同自然主题的露天小剧场,3大功能区域。音乐、文创、运动......应有尽有。5个露天剧场以琴、石、森、风和水命名,极具文化特色,来此耍一天都不会让你生腻。3大功能区域:文化创意区、时尚发布区、运动休闲区,共三大部分。不管你是想搜集文创饰品,还是观赏文艺表演,都会让你不虚此行。

为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推进成都体育赛事名城化建设,一座占地约655亩的凤凰山体育中心通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施工,现已竣工验收,并获得国际专家一致好评。目前,一座6万座的专业足球场和一座可容纳1.8万人的综合体育馆,正以具象的“茶盖”体育馆、“茶船”体育场的形象,展开天府文化的胸怀,迎接世界大学生运动员的到来。

这里曾是“学射山”的竞技场。而今,这座的专业足球场,可满足FIFA标准,承接国际顶级足球赛事;这座综合体育馆,可满足NBA标准,承接国际、国内顶级篮球、冰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体操等室内赛事。今后,这里可承接一功国际顶级赛事及国内顶级联赛,满足青少年足球专业化培养、体育交流、会展博览、商业演出、大型综艺和旅游观光。接下来,这里还会整体打造为国际顶级赛事中心、体育专业培训中心、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产业发展中心,力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专业化场馆。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体育中心南侧,还有两个水主体公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将由城市水路、多功能构筑空间、净水型生态湿地、浮岛栖息地、多功能运动场、城镇自然山地、河畔亲水道路、河岸广场平台、自然湖泊、滑板公园、公园入口广场等区块组成,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彻底交融。

凤凰山,将成为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热门之地,他正以充满活力的价值伴随着成都快速融入到世界最具价值的城市群中。

凤凰山,必将涅槃新生,像一只漂亮的金凤凰展翅翱翔在成都的上空!

(全文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 庆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