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泸县川剧往事‖杨光英

作者:杨光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7 14:37:30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县川剧往事

杨光英

“泸州老字号”有很多,“泸县川剧”就是其中之一。笔者采访了几位知情者:1957年进剧团、1987年退休的曾任泸县川剧团副团长的谭永炀;曾在泸县川剧团担任20年演员的许国辉;曾在泸县文工团担任演员的邓天农。他们对泸县川剧团有很深的感情,对泸县川剧的历史、当时的演员、剧目等,都记得清清楚楚。

泸县川剧的历史概况

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泸州境内创办了川剧“鹤龄班”;咸丰二年(1852年),泸县建立起川剧“全胜班”,泸县立石乡的翰林黄绍谋校订高腔《琵琶记》楷字成秩,被玩友界追捧。

1950年,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泸县第十三区公所在立石镇组建宣传团。该团以多种文艺形式在全区及毗邻的乡镇演出,很受欢迎。

1952年12月,泸县原大安村筹建的川剧团解散后,立石镇的一批川剧爱好者,邀集宣传队一些人员和一批“玩友”及流散艺人,筹备后报泸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26日成立泸县第十三区“立石镇群娱川剧团”,既演传统戏,也演现代戏。次年4月,更名为“泸县群娱川剧团”,并招收两名女学员,改变了以往女角由男演员扮演的传统形式。

1955年夏,泸县县委统战部、县文教局、县工商合作会,同驻团干部组织剧团学习,建立了剧团管委会和工会,第一次开展工资评定。次年建立共青团支部。1957年后,招收学生,两个队有100多名学员。1957年夏,泸县人民政府正式派干部到团任团长,更名为“泸县川剧团”,正式编制,陆续招生。1958年,建立了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刘昌贵,团长张乃根。剧团配合中心运动,下生产队、到工厂送戏上门,很受群众欢迎。

1961年,泸县人民委员会发文,将小市沱江大桥侧面的大礼堂划给川剧团,作为演出剧场。1962年,设置专业编制人员从事创作,改编了一批剧目。1964年,从剧团调出一些人员,经县文化馆培训,县川剧团总称为“泸县剧团”,演职员工共120名。组织编排剧目,参加宜宾地区会演,获得观众好评。

“文革”时,烧了一些剧本、衣服和演出道具,价值近8万元。几经周折,文工团撤并,部分成员调离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剧团仍恢复泸县剧团的建制。

1977年,耗资10万元新添置道具、服装,恢复传统戏,收入大大增加。县政府又拨款,修建了一栋职工宿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泸县文化主管部门很重视创作力量的加强和演出队伍建设,人员由1人增加到3人,张乃根任团长,毛正均任副团长。1979年招收学员20名,培训3年,略见成效,参加宜宾地区调研,其中两名学员获奖。1983年,全团分两支演出队,实行承包责任制,春节赴重庆演出数十天,誉满山城,《重庆日报》载文赞扬。1984年8月进行整改,为保证经济收益,调出部分人员发展第三产业,集团人员分流,有的自谋职业。

1986年7月,泸县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泸县实际,撤销泸县川剧团,成立“泸县文艺服务部”,安置了40多名职工,妥善安排了剧团退休人员的生活。

泸县川剧走过风风雨雨30多年。1953年1月到1986年7月,先后有8位团长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他们是:罗绍怀、郑玉林、陈荫昌、淦南衡、张乃根、陈临章、刘昌贵、毛正均。

那些难忘的事

泸县的川剧主要是武戏。当时的古戏很多:“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泸县川剧团的代表剧目有《望娘滩》《四下河南》《白蛇传》《柳荫记》等。当时没有剧本,传授技艺的方法是“口传心授”,一句一句教。

许国辉老师回忆说,他是1961年考入泸县川剧团当学生的,在3年的学生生涯中,系统学习了川剧的“手眼身发步,唱做讲念打”的基本功,出师的时候由川剧团的领导指定老师谷志高、刘均读,根据他的特点,定为生角行当,为他排演了川剧生角的唱功戏《空城计》,我在剧中饰演诸葛亮。通过3个月的排练和演出,由川剧团领导和老师评论认可后才能结束学生生涯,成为一名正式川剧演员。

剧团开头的十几年,演员没有周末休息时间,每个月演出40多场,白天演了,晚上也演。还下乡演出,石洞、牛滩、玄滩、福集、喻寺、弥陀等,各区都演,农忙时和春节时慰问演出,如《宝莲灯》;招兵时拥军演出,如《花木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送戏下乡,自己带道具、衣服等,晚上吃了晚饭去演,带着煤气灯在田间地头演。在回来的路上,有的老艺人如胡发映都昏倒了,我们把他背回来。演出深受观众好评,演了好几年,吃了很多苦。”川剧演员谭永炀、许国辉说。

为贯彻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指示,在生活困难的年代,泸县人民政府关心泸县川剧老艺人和主要演员的生活,指示有关部门专门为这些文艺骨干每人每月增加1斤猪肉、1斤蛋黄油,体现了党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1992年,为响应四川省委提出的“振兴川剧”的号召,泸县文化局承办了泸州市“川剧玩友座唱比赛”,由泸州市直和四县三区组团,泸县以乡镇为单位组队参加比赛。当时全市的业余川剧爱好者500多人,到泸县开展了20多场座唱比赛,观众达6000多人,市文化局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个人和组织奖的团体颁发了奖牌和奖金,省文化厅副厅长严复昌也亲临现场指导。此次比赛得到省文化厅的肯定和称赞,严复昌副厅长亲自奖赠一面“振兴川剧 功不可没”的大红锦旗给泸县。

1992年的“川剧玩友座唱比赛”,带动了泸州市川剧事业的发展。

泸县川剧角色的代表人物及剧本

生角。其中小生的代表人物是欧林春,代表作有《柳荫记》《乔老爷上轿》。武生演员谭永炀,代表作《肖方杀船》《辕门射戟》。须生,谷志高,代表作《十五贯》。

旦角。闺门旦,易显芬,在《柳荫记》中扮演祝英台;青衣旦,苏加明,在《秦香莲》中扮演秦香莲;花旦,胡发映,演《生死牌》;老旦,曾配卿,演《佘太君》;彩旦,刘桂君、张守琴,演《柳荫记》里的媒婆;武旦,吴仙凤,演《穆桂英打雁》。

净角。黑脸,何海云、白定贤,演曹操;武花脸,杨洪佺,演《烧濮阳》。

末角。罗中庆,演《秦香莲》的张三阳。

丑角。文丑,毛正均,演《跪门吃草》;武丑,刘均读、潘世烈,演《盗银瓶》。

泸县川剧具有“泸州河”高腔戏的特点:声腔圆润、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泸县川剧团的《跪门吃草》,20世纪60年代在省川剧汇演中获得一等奖。

泸县人自己写剧本。屈仲樵,泸县方洞人,曾在璧山县、叙永县当过编剧,1979年在泸县川剧团任专职编剧,写了剧本《历山传》《长安行》等,参与编修了《泸州戏剧志》《泸县志》等。现代戏的编剧是母玉铭,他的《金凤展翅》,写的是福集区改田改土发展生产的事情,1964年,在宜宾演出时获得一等奖。演员有毛正均、刘均读、吴先凤、许国辉。

20世纪60年代,为响应党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号召,泸县川剧团积极选排了《夺印》《箭杆河边》《李双双》等革命现代川剧。剧团坚持“配合中心送戏下乡”,演遍了泸县的每个乡镇。

20世纪70年代,编剧们把电影《抓壮丁》《三打白骨精》《江姐》《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改成川戏。当时的观众很多,常常满座。

泸县川剧的价值体现

(一)泸县川剧是一种文化传承

泸县培养了一大批川剧人才,3个培训班,泸县自己办,还考试,招了几批学生,先后培养了100多人,传承了川剧的根。

泸县广大群众一直喜爱川剧。2012年,成都川剧团蔡少波、陈巧茹率团到泸县演出,两天演了两场,一场由蔡少波、陈巧茹主演的大幕戏《马前泼水》,一场川剧折子戏,获得阵阵掌声。出生于川剧家庭的蔡少波,成都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1967年出生的陈巧茹,泸州叙永人,成都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在折子戏当晚,泸县川剧爱好者、福集川剧玩友协会会长官剑西与蔡少波同台演出《关公挑袍》,得到蔡少波、陈巧茹高度肯定。那两场戏,观众爆满,一票难求。在泸县期间,蔡少波、陈巧茹给泸县地方戏(川剧和农民演艺)的演员们,介绍了川剧的创作和表演技能,演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开眼界。

(二)泸县川剧的延续

2002年3月,泸州市龙马潭区成立的“龙潭剧社”,创始人兼团长是张德华,剧社一部分演员就是原来泸县川剧团的。剧社原来在小市电影院,后搬到小市上大街16号。20多年来,剧社坚持每天下午两点半到五点演出,节目日日更新,已成为老戏迷们的栖息地,坚守着一份对川剧艺术的痴迷。

(三)川剧对泸县农民演艺的影响

泸县的“农民演艺”,前期叫“轻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前身是泸县以前的川剧、杂耍戏法以及耍龙耍狮子等的民间演出类型。民国前,这类表演形式,主要是袍哥或当地的名流有钱人,称为会首幺公,摆流水戏,请来唱戏。近40年来,泸县及周边普通人家请泸县的“农民演艺”,它是川南艺术的奇葩。

(四)川剧促进了泸县经济发展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年代,泸县川剧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送文化下乡,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优选川剧剧目,为泸县的物资交流会组织演出。当时,泸县各地下半年的物资交流会办得很红火,很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玄滩、喻寺这些大区,很多人来看。这种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赞扬。

……

老文化工作者许国辉、邓天农深情地说,泸县川剧事业风风雨雨几十年,有过辉煌也遭遇过挫折,但川剧肯定是深受泸县百万人民喜爱的文娱形式,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泸县屈氏庄园戏台楹联:“摹历代衣冠,如见古人来眼底;听一缕丝竹,好留明月住花间。”川剧对泸县的经济、文化生活和文化传承,都很有价值,它应该在泸县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写于2023年10月11日

作者简介

杨光英,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在各级报刊和媒体发表文章近千篇,多篇文章获奖。合著《逝水留香》《走读泸县龙桥》,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光英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