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桥盐之盛‖王中其

发布时间:2023-12-08 18:5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桥盐之盛

王中其

盐为国之大宝,在古代,盐能立国;盐又是生命的必需品,百味之始祖;盐在民国以前,又为国家税赋的主要来源之一。

明清时期,以乐山五通桥为中心的犍厂,其产盐量比起以牛华溪为中心的乐厂,产盐量“十占其六”。民国三年,犍厂与乐厂改称“犍乐盐场”。产盐的核心地,均属今天的乐山市五通桥区。但五通桥在民国以前,隶属于犍为县。1951年10月9日,经政务院(国务院)批准,独立设五通桥市。

“桥盐”,为新中国成立后五通桥盐厂的简称,其前身为民国时期的犍乐盐场。它是在1956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中,以当时的金山寺制盐厂(1951年3月,新政府接管濒于倒闭的新华第四制盐厂,经改组为金山寺制盐厂)为主体,合并民间153家私营盐灶,共同创建的五通桥制盐企业,全称为“四川省公私合营五通桥制盐厂”,是省属企业。

“桥盐”,历史上很辉煌。嘉庆《犍为县志》载:“国初,王村盛。今盛在五通桥,几以千记,深者百余丈。出产之富,无踰此矣。”当时的五通桥,可谓“人烟两岸,万井相望”,犍为县也因盐利而成为上等县。民国《犍为县志》又载:“县境遂成乐土,彬彬然有衣冠文物之盛。”县属五通桥,号称“川省精华之地,富庶甲于蜀中”。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井盐地

翻开千年的井盐史,乐山是中国井盐最早的发现地之一。最早记载“盐泉”的文献是《水经注》:“(江水)东南迳南安县西,悬溉有滩……曰盐溉,李冰所平也。”其地,就是今天五通桥区的红崖子。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川备录上·川南井》载:“《华阳国志》:南安县有盐溉滩,李冰所平也。在汉有盐井。按今嘉州之红崖,是其故处矣。”这个“红崖”又叫“红岩子”,位于今天乐山市五通桥区境内北部的牛华镇。

乾嘉时期铸就“金犍为”美名

尽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蜀地,已发现有“盐溉”“盐泉”,但在东汉,记载的益州最大盐井为陵井(今眉山市仁寿县,明代属犍厂、乐厂)。唐代“嘉州、眉山一带有盐井13眼”,至“宋代,嘉州一带有盐井15眼,岁产盐五万九千余市斤。”(据1992版《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志》,以下简称《厂志》)

在明代,四川地广人稀,对食盐的需求量少,嘉定州掘井熬盐还停留在季节性开采阶段。农闲时,由乡绅大户出资,聘请农人掘井熬盐。农忙时,各自归田,来年再聘再干。到明末清初,已有了专业化的掘井熬盐产业,开始由外地盐商投资,长期雇佣本地盐工,从事盐卤的专业化开采。

在最早掘井提卤中,《明太宗(即明成祖)实录》卷28永乐二年(1404年)载:“辛巳。户部言:‘四川永通盐课司金石井灶丁自陈,本井岁额盐八万三千七百三十斤,去山远,难得薪’。”这说明,金石井因“取薪不便”,四川永通盐课司,停掉了金石井灶。而马踏、王村一带的盐井,“元时称‘永通厂’,明仍继之。”(据《厂志》)其掘井熬盐正兴。至明末清初,永通厂因多年采卤“井深卤淡”,开山匠沿茫溪河盐卤地脉向西探查,并在红豆坡、鲝草滩、灰山井、金山寺、青龙嘴等地寻找出新盐井,故民间流传“先有永通,后有五通”之谚语。

至清乾隆时期,因四川人口急剧增加,清廷遂采用“听命自由贩运”、蠲免课银等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这才有了四川井盐的大规模开采。《清史稿·食货志·盐法》所载川内三大盐场的发展轨迹:“其在四川,始以潼川府之射洪、蓬溪产盐为旺,嘉定府之犍为、乐山、荣县,叙州府富顺次之。不数年,射洪、蓬溪厂反不如犍、乐、富、荣。”犍乐盐场最发达的时期,恰是在乾隆至咸丰同治期间,无论盐的产量与知名度,名冠当时五大盐场之首。据《清高宗(乾隆)实录》卷727乾隆三十年正月:“查川省惟犍为、富顺二县,近年盐井旺盛。”

清同治版《嘉定府志》载,乾隆十八年,通判署开始由马踏井太和场改设在四望关(今五通桥)黄角井,“总理嘉定、犍为、并川西井研等州县盐务督捕事务。”又载,乐山盐场有“下井311眼,征银793两”。犍为盐场有“上、中、下井,1186眼,征银4183两”。从井眼的数量和纳税看,清代的犍厂,产量与规模远胜乐厂。《厂志》载:“至嘉庆元年(1796年),犍、乐一带有盐井2080眼,煎锅2902口。”整个嘉定的盐井,已成迅猛发展之势,盐产量猛增。足见此时,犍为县的盐业稳居四川省第一,因此博得“金犍为”美誉。

咸同时期“川盐济楚”长足发展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占领南京,江淮一带食盐受阻,朝廷下诏命“川盐济楚”以解淮盐之急;犍厂、乐厂迎来绝佳的发展际遇,不仅大量出产巴盐,同时开煎楚人习惯的花盐,改灶为提,提即有提炼花盐之意。故开始出现煎制花盐的“济楚十提”。一时间,花盐街成为盐场盐巴的重要转运站,码头聚集,运盐运煤船百舸争流。富商大贾,出没于盐仓会馆,商务频繁。犍厂乐厂,产盐规模达到3万多吨。

五通桥“春先灶”的盐商贺宗田,乘“川盐济楚”良机,把原本经营二口盐锅的灶房,迅速发展为桥滩拥有百口盐灶的盐商首富,大发其财。太平天国以后,时逢清廷财政吃紧,新开“捐官”之风。贺宗田不惜重金,为自己捐了个“道台”(虚职,淞沪铁路会办),官至四品:又为其子贺伯霞捐了个贵州铜仁知府。并于光绪初年,在竹根滩修造一座复四合院、内设24个天井,建面超五千多平方米的“太和全”府第,堪称川西南“大观园”,大门颜曰“四明世第”。

咸丰、同治年间,因李蓝起义双方混战,而至犍厂乐厂掘井熬盐严重受损,富顺(有自流井)、荣县(有贡井。二井合即今自贡)后来居上,赶超犍乐盐场。

抗战时期国家盐务总局内迁五通桥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沿海盐场相继沦陷,川康盐局奉命增产济销湖北、湖南各省,“桥盐”迎来产销两旺的发展期。据《厂志》记载,民国三年(1914年),整个犍乐盐场,盐产量超过6万吨。其中,乐山盐场有盐井2777眼,煎锅1253口,原年产盐32万余担(16000吨),到抗战时期,川盐增产济销,产盐达到52、87万担(26435吨)。犍为盐场产量,更是多达3.3万余吨。

1938年6月,国民政府盐务最高管理机构——财政部盐务总局内迁至五通桥,总局局长缪秋杰坐镇桥滩,统一指挥川盐济销湖北湖南,处理全国盐务,强化盐税管理。桥盐的开采,出现空前的规模与繁盛景象,犍乐盐场的井灶,开足马力提卤熬盐,产销两旺。

盐务总局内迁五通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名人流、信息流。1938年,范学东先生同时将天津永利厂内迁至五通桥老龙坝,名“新塘沽”。在永利川厂,中国民族化工专家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利用桥盐制碱,有力支援前方的抗战所需。

新中国成立后技术创新的真空制盐

1949年12月,犍乐盐场停煎的盐灶,达到90%以上。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桥盐的发展走上集体化道路,逐渐恢复制盐生产,当年产盐达到5万吨。1966年2月,桥盐第一座自行设计的3万吨真空制盐设备,在青龙嘴八车间安装调试完成,5月1日正式投产,真空制盐的投产,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5倍,产盐量大增。1982年,牛华开建10万吨真空制盐,桥盐全年产盐突破30万吨大关,至1985年,桥盐拥有真空盐设备5座,年生产能力33万吨,1986年突破40万吨大关。桥盐经过30年的技术改造和矿山开发,至1987年,产盐达43.4万吨。

中国最大的井盐矿威西盐矿。1967年10月,为打油井,矿山钻探队在犍为罗城铁山,由“罗一井”探钻发现“威西盐矿”。这个工程,被列入1968年“国家重点工程”,同时探明为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岩盐矿,其南北长35公里,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矿藏量达189亿吨以上,足够井盐开采上千年。国土资源部合作科技司马岩发表在1999年《中国地质》的文章《四川省威西盐矿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称它“彻底扭转了四川盐业生产‘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救活了自贡市,为振兴四川盐业和化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威西盐矿已成为乐山、自贡两盐化工基地的主要卤水供应地。

西南首家异地上市的股份制企业。1988年,桥盐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6月1日,正式成立“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次年1月,集团开始向职工发行股票。1992年初,开始对外发行股票,总计3000万元(股),至1993年3月,“川盐化”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西南首家、全国第3家异地上市的股份制企业。至此,川盐化开创了川企上市的先河,被誉为“四川第一股”。川盐化集团破茧化蝶,具有生产50万吨盐、4万吨联碱、5万吨水泥、3千吨烧碱生产能力,延伸、拓展至化工、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橡塑、工商贸易、彩印、塑编等多元化、全方位发展格局的一个股份制上市企业。

在以五通桥为核心产盐区的“犍乐盐场”故地,二千年的盐史文明,创造出太多的“桥盐辉煌”。本文揭示的篇章,仅为桥盐辉煌盐史中露的“冰山一角”。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中其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