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号召:全国各地要修地方志

来源:成都方志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2-26 13:09:2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地方志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书。地方志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基础性工作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十分注重调阅地方志,并充分利用地方志承载的经验和智慧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今天,12月26日,我们迎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一起重温毛泽东同志对地方志工作的关心与重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图片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

图片来源:新华社

毛主席爱读书,爱读史,尤其重视地方志书,并充分利用地方志承载的经验和智慧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3月,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他在百忙之中视察、调研了很多地方,包括成都量具刃具厂、郫县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江堰水利工程、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地,还特别调阅地方志书,深入了解成都历史,倾注了他对成都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点击文字查看《历时23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唯一的成都之行》)

图片

▲图片来源:《毛主席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先是找人从四川省图书馆借来《四川通志》《蜀本纪》《华阳国志》,后又找人要来《武侯祠志》《灌县志》《都江堰水利概要》等志书。毛主席对每一部志书都认真阅看,并用红蓝铅笔在书上圈、点、批、划。毛主席亲自挑选了唐、宋、明三朝诗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词,连同《华阳国志》的部分内容一并印发与会人员。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号召:“全国各地要修地方志。”

图片

▲图片来源:摄于国家方志馆

关于毛主席读志用志,在成都会议期间还有个小插曲。他在会议上听取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汇报缺水问题时,问:你们山西有个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闻喜?陶说不知道。毛主席说:“汉武帝乘楼船到了这里,正好传来在越南打了大胜仗的捷报,汉武帝就给这个地方起名叫闻喜。汉武帝那时就能坐楼船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现在汾河水干了,我们愧对晋民呀。”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本汉左邑县之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

地方志详细记述一地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等,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资料。毛主席尤其重视地方志的“资政、教化、存史”功能,经常搜集阅读、活学活用,并倡议全国编修地方志,推动了新中国方志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段段富有启迪的佳话。

1917年7月

毛主席和学友萧子升、萧蔚然外出游学。在梅城,毛主席查阅了《安化县志》。这是毛主席阅读具体地方志的较早记录,而他每到一地便设法查阅方志的习惯也由此逐渐养成。

1929年3月

红军占领福建长汀。毛主席在长汀辛耕别墅阅读《汀州府志》。

1929年6月

红四军“七大”散会后,毛主席回到龙岩新邱厝。邓子恢按毛主席的要求,从县图书馆搬来一大捆书报,其中就有《龙岩州志》。

1930年3月

毛主席让警卫员把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萧华找来。萧华赶到时,见毛主席正在仔细地看一本清代道光年间编纂《兴国县志》。红军攻占瑞金后,毛主席又找到一部清代乾隆年间的8卷本《瑞金县志》,虽只剩下7卷,但毛主席仍如获至宝地认真翻阅。

长征途中,每攻下一个县城或是每到一个重镇,毛主席都让人为他搜集县志和地方志,一看就是大半夜。遵义会议期间,徐特立派人给他送来一大堆书报,其中就有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遵义府志》若干卷。

延安时期,毛主席在潜心攻读马列主义著作的同时,也认真阅读包括方志在内的文史书籍。他又反复阅读了《读史方舆纪要》。陕北地区的一些府志、县志,包括《延安府志》在内,毛主席也读过。1936年,毛主席还读过山西的一些地方志。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都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爱读方志的兴趣依然如故。他藏书中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古今图书集成》等史籍,其中就收有总志、省志、府志和县志内容。毛主席还特意收藏了一些省志、府志和县志,以及《南岳志》等专志。毛主席外出视察,都要找来当地方志看,很多地方图书馆至今仍保存有他借书的记载。

图片

▲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读书

图片来源:中国网

1952年10月

毛主席视察黄河时,由罗瑞卿转告平原省负责人,调阅他要的《中州志》一书。在视察黄河以后,毛主席又与河南省委书记张玺就治理黄河问题谈到深夜。临睡前,他还浏览了《河南通志》《汴京志》等。

1958年9月

毛主席在安徽合肥视察工厂后回到宾馆,已是晚上10 点,但他仍无倦意,继续阅读《安徽通志》。

1958年11月

毛主席到河南遂平视察,他在车上阅读明万历年间修的《汝宁县志》。

1959年6月

毛主席登上庐山,早上便让秘书借来《庐山志》,之后又要来《续志》。


1941年8月,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决定》指出:“中央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在《决定》“关于收集材料的方法”中,明确要求:“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

来源: 成都方志公众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