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蜀都大道记事‖温月

作者:温 月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1月9日 第8版 发布时间:2024-01-15 14:37:18 浏览次数: 【字体:

蜀都大道记事

温 月

民国初年的成都通惠门城门

城建的“大手笔”

20世纪80年代初,成都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以干道建设带动城市其他建设、促进旧城改造的方针。遵循这一方针,1981年3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一条连接蓉城东西的大道开始破土动工。

“破旧立新”,既有建便有拆,尤其是在房屋壅塞的老城区修建新路。位于人民东路东端,紧邻人民电影院,多年来为城区市民一日三餐带来莫大便利的“成都市中心菜市场”,首当其冲,被新辟的大道穿过,原先的米面、肉食、蔬菜等主要售货区拆之不存,变成了宽阔的街区,并从此淡出成都市民的生活。仅剩干杂、腌卤等副食品售货区,其原址现成为大道北侧的某连锁超市。很长一段时间,每逢春节前夕,我都要专程到这家超市购物,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怀旧”, 为了回味当年挤在人潮汹涌的市场里采办年货的那份温煦与惬意。40年岁月流逝,大名“中心”的菜市场,如今只是沉淀在一代成都市民心中的久远记忆。

似乎是为了印证“春种秋收”,经过3年多的施工,1984年9月金桂飘香的时节,这条最初名为“人民东西路干道”,而后改称曰“蜀道大道”的通衢全线建成。干道东起五桂桥塔子山公园,与成渝公路相连;西接青羊宫、杜甫草堂,与成温公路相衔;由东风路、总府路、人民东路、人民西路、祠堂街、金河街、通惠门和十二桥街组成。途经繁华商业区和市中心广场,全长8.65公里。新建的东西人民路干道(蜀都大道),与早其30年诞生的、连接南北(南—中—北)人民路,以略带倾斜的“十字架”轴线共同构造起了横贯成都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体系。并以其宽阔、平直成为路窄街狭之当年成都的“盖面菜”。1.25亿元的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真可谓城市建设的大手笔了!

蓉城又添“盖面菜”,我等百姓自然免不了要“尝个新鲜”。大道建成通车后的最初一段日子,我便数次利用工间午休或午后走班的时间,从单位所在地青羊宫出发,骑车一路向东,直奔塔子山下,全程“浏览”。骑行在宽达7米的非机动车道上,过闹市穿车流而畅达,既快捷且快乐;分车带上的青枝绿叶在灿灿秋阳照耀下,惹人眼目亦惹人欢喜;更宛如绿色的屏障,将啸驰来往的汽车隔离在14米宽的机动车道上,使行人更逍遥亦更安全。在路窄车多人挤、时常堵塞交通的当年,那“大路朝天,各行其间”的感觉,真好!一次全程骑游后踏上返途,已是暮霭浓重,大道沿线300余盏造型各异的路灯,齐刷刷亮起,抬眼眺望,乳白、橘黄、橙红,明丽光华的渲染,使原本深蓝的天幕也仿佛浅淡了许多,让人宛在不夜城。观之感之,我脑海里蓦然蹦出两个成语——璀璨夺目、五彩缤纷。本已有几分疲惫,却在这画幅般夜景的熏染下,来了精神,心里暗呼一声:“蹬起!”加快了车速。

十二桥: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

成都十二桥旧景

位于大道最西端的通惠门十二桥,曾是我儿时常来之地。每年灯会观灯花会赏花,都要经过这里;还多次与邻家伙伴提一篮“电抱鸡仔”在桥边的草坡上敞放喂养……自我1978年参加工作到1986年因公调离,朝朝暮暮,来来往往,更是在这座桥上行走了8个年头。大道修建前的十二桥,乃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这座架设在西郊河上的水泥桥,俨然都市与乡村的分界线。跨桥西行数十米,直抵一环路内外,瓜棚成片,菜畦成行;农舍坐落其旁,农人劳作其间。每至夏日,一派葱茏翠绿中,无数只白色粉蝶起起落落,飞飞扬扬,路人经过,惹脸惹衣裳。随风飘来的粪肥味,浓浓淡淡,萦萦绕绕,固执地向人们传递着乡野的气息。我从居家的市中心东胜街骑行至此,耗时不过10分钟,转瞬间的时空变换,其所带来的那种“下乡”的感觉尤为强烈。那时,尤其是夏天,为了暂别城区的嘈杂,尽享乡野的宁静,我常常在晚饭后骑车到同仁路,邀约居家在成药一厂宿舍的好友小巫,一起散步消暑。暮色苍茫中,二人悠悠缓缓,出同仁路,走通惠门,过十二桥,直至一环路外的摸底河。特别是行走在中医学院围墙外梧桐蔽日的林荫道上,“左手一指”是菜畦;“右眼一瞥”是楼园,亦乡亦城,一土一洋,感受奇特,印象深刻。来到摸底河边,在草坡上席地而坐,看农家小院从竹林盘中透出星星灯火,听夜幕下田间地头的呱呱蛙鸣与叽叽虫唱,好不惬意!直到夜露渐浓,湿了衣衫,方才离去。

大约到了1983年,十二桥在我心目中顽强持续多年的“乡下”感觉,终于在修建大道的机械轰鸣中永远消失了;我与小巫的“乡郊散步”亦由此停歇。而随着大道的建成,市民安居的楼群、顾客盈门的商铺、饭菜飘香的餐馆、设备完善的旅店,还有白领聚集的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十二桥周边地带。就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由东至西延伸的蜀都大道,仿若一柄宽直的利剑,挟带着强烈的现代气息,一举挑破了横亘在西郊河畔千百年的城乡藩篱,具有表征意义的十二桥亦因此完成了由乡村到都市的嬗变,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通衢大道伴古寺

如果说蜀都大道是成都的现代象征,那坐落在大道东段南侧的大慈寺,则可谓成都历史积淀的象征。

那兀立闹街的一抹红墙,那探出红墙的一片绿荫,仿若有种神奇的力量,把身边的世俗与喧嚣隔开。2008年2月一个春雨潇潇的下午,大慈寺品茗的经历,竟使我多年难忘。这天,《成都日报·天下成都》副刊编辑,邀约部分作者在大慈寺饮茶谈稿,我有幸忝列其中。冒着蒙蒙细雨,沿着窄窄甬道,我走向寺院深处。晴日里座无虚席的露天茶园,此刻却空寂无人,满园的喧哗被湿冷的天气驱赶得渺无声息,唯有雨打枝叶后,溅落地面的“嘀嘀嗒嗒”声。睹之感之,心情亦不觉有些清冷。在重重屋宇和弯弯路径间寻寻觅觅,我终于找到了聚会的那间茶室。迈进门去,热烈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但见两方木桌拼作一处,先到的编辑与作者,人人香茶一杯,围聚而坐,议论风生。见此,先前心中那一丝被冷雨溅起的凄清倏然消散,竟觉出几分温煦。茶话的内容很现实,茶话的时空却颇有几分“古韵”。室内,茶烟袅绕,茗香四溢,编者作者围绕主题,交流切磋,畅所欲言。窗外,春雨淅沥,天迷蒙,树迷蒙,古刹亦迷蒙,俨如笔触淋漓的水墨画幅。人在“画”中,啖茶品茗,说文论字,焉能说不是雅事一桩?早春二月,白昼较短,加之雨天,待到茶淡人散时,已是暮色四起。但闻寺钟声声,悠悠扬扬,掠过树梢穿过雨帘,入耳入心,让我读出几分“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古意来。

出得寺门,蜀都大道横亘眼前。见那蒙蒙春雨折射着路边的万家灯火与车流闪烁的灯光,赤橙黄白,一派华都闹市景象,竟恍若隔世。

“方志四川”已获得成都日报转载授权,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同意,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1月9日 第8版

作者:温 月

来源: 《成都日报》2024年1月9日 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