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消失的梁家巷,勾起了多少成都人的记忆?‖ 徐海涛

来源:“锦点”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9-01 17:29:08 浏览次数:1114 【字体:

消失的梁家巷

勾起了多少成都人的记忆?

徐海涛

图源《勘探旅游人生》

成都市梁家巷本来是一条小巷,一头接簸箕下街,一头接去新繁的郊区公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这条小巷已湮没在嘈杂的市井中。作为一条小巷名字的梁家巷,已不存在了。

但作为一个地名的梁家巷,在成都你还可以找到,就好像牛市口、盐市口这些地名一样,指的是一大片地方,而不再是一条街。

与梁家巷有关的那些故事

现在说的梁家巷在城区东北部,泛指一环路北一、二段以及解放路一、二段交会处的四方范围内,是一个地片的名字。历史上 ,在梁家巷发生过一些全成都市闻名的事情。

靠近梁家巷的北门客运站(图据成都美食微信公号)

其中一个是在1952年的7月1日,成都市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盐市口至梁家巷通车。这条线路的16辆公共汽车,是用小道奇旧货车底盘改装而成的,每辆核定载客45人。当然,关于这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终点站,通车时间和剪彩仪式等事情,要是说起来,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1952年7月1日 成都开通第一辆公交车

我听到过各种各样的版本,在我以前文章的留言中众说纷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记忆所描述的版本不一,我不晓得该听哪个说的了。我这里引用的是《成都市志·大事记》一书,这本书记载的可能会比较准确些。

梁家巷还有一件闻名成都的事情——1961年3月3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知,要在城市边缘地带设置10个集市,即五显庙、牛市口、九眼桥、圣灯寺、浆洗街、南台路、青羊官、乡农市、梁家巷、荷花池,分别由东、西城区管理。

老成都人一定还记得,那时梁家巷的自由市场,是何等的闹热。梁家巷自由市场的特色,在于它是困难年间成都人和陕西人做生意的最大自由市场,物资短缺的年代在那里啥子东西都能高价买到。

陕西人坐上宝成铁路的火车,翻越高高的秦岭跑到成都来, 就因为梁家巷自由市场有很多让他们赚钱的机会。据说现在西安上了岁数的人都晓得成都有个梁家巷,他们还可以回忆起以前在梁家巷跑生意的那些事情。

当时的电汽车票证

自由市场上票证串串很多,只要有人从那一截路经过,就有串串些主动上来打招呼,问有没有啥子要卖的或买的,过路的人也顺便了解一下实时行情,比如一斤粮票可以换得到好多个鸡蛋;酒票、烟票、肉票、茶叶票、糖票、布票等咋个相互调换;一斤搭伙证能卖多少钱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算命的、卖打药的、摆残棋的以及专门卖贼货和收贼货的等。

消失的梁家巷

停驻了多少老成都人的记忆

在梁家巷那一转(片)地方,用姓氏来取街道名字的有好几个,梁家巷的南边有张家巷,北边有田家巷,东边有李家巷。

说到东边的李家巷,就不得不说工农兵影剧院。工农兵影剧院前身就是外北剧场,始建于1953年,是群众川剧团演出基地。20世纪60年代这里开始放映电影,“文化大革命”时改为工农兵影剧院。1970年底,剧团撤销后改以放电影为主,系成都市西城区文化局下属单位。1983年后,该院地址修建商业大楼,工农兵影剧院被拆除。

既然已经说到工农兵影剧院,那更不得不说群众川剧团。成都解放后,流散的川剧艺人分别在北门外城隍庙成立群益剧社、王爷庙成立北郊剧社。1951年冬,两剧社合组为北群川剧团,并入成都市人民剧院,一年后脱离剧院,更名为群众川剧团。

在李家巷新建的外北剧场里,有编剧罗乃予、张锐夫;有演员徐沛云、邓鼎三、李少林、陈云龙、宋桐宗、万新超、魏稚林、许仲甫、麟曼容(曾庆如)、惠凤(李开兰)、陈桂君、沈树棠(效仁)、大牛(郝少成)、小牛(郝少云)、郝秀英、匡小蓉、郝丽萍、马秀琼、樊太刚、吴军等,鼓师彭文元等。

编演剧目有现代戏《复仇的怒火》《胡继凯》,演义故事剧《粉妆楼》(连台)、《封神榜》(连台),历史故事剧《文天祥》及传统戏《赵银棠》《清风亭》《忠义烈》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此团解散,1974年恢复活动,一年后被撤销。在李家巷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工厂,1970年成立时叫成都解放机械厂,1980年改名为成都电器机械厂,1985年又换了名字,叫成都现代钢家具厂。

梁家巷路口就是当年的共青团成都市委的“市团校”,也是全国首创的成都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训练班旧址。青训班从1964年夏天开始办,办了几期。梁家巷的东边还有成都工业学校,梁家巷附近还有成都八中。成都八中的校园曾在1978年办了成都大学。

当时光明日报刊登的成都大学 图源勘探旅游人生

成都大学是地方大学,先是选在黉门街中学。后来上级领导来考察时发现黉门街中学的校园实在太小了,不适合办大学,就另外选地方,八中就入选了。挨着梁家巷有一条互助路,互助路上有一家文华食品厂,里面售卖的高梁饴糖是小时候最甜美的记忆。

随着时光流逝,这条曾停驻了多少老成都人记忆的小巷,已慢慢消失在大众视线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名为梁家巷的地方。

来源:“锦点”微信公众号

来源: “锦点”微信公众号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