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陪友访雨城观音阁‖乔木

作者:乔 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29 19:51:57 浏览次数: 【字体:

陪友访雨城观音阁

乔 木

友慕雨城观音阁之名,从羊城来访,我欣然作陪。

午后细雨,二人漫步到县前街106号大院。重檐飞翘的观音阁赫然在目,让车水马龙的城市,生出份安静从容来。

雅安观音阁(乔木 供图)

明《重修观音阁碑记》记载:雅安治南有缘起萧梁的禅宗寺庙,名观音阁。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建,始建者未留下姓名。旧传龙居住在此地,故修此阁。有见识的人怀疑这个说法,来此考查,发现每到雷雨季节,山崩泉出,鱼虾涌集,水族活动迹象明显,所以认为龙居于此的这种说法还是讲得通的。

栋宇既久,风弥笃。殿堂的榱题(椽子头)凋落,屋檐塌陷。佛寺的破败让住持妙能坐不安席,食不知味。为还佛寺尊严,妙能发愿重修观音阁。为此,他和徒弟圆正持钵到蜀南建昌各卫拜见官员,向他们化缘。官员们有感于师徒二人赤诚,都慷慨解囊,师徒募化到丰厚善款。

天顺元年(1457),妙能准备重修观音阁,但因缺少能工巧匠和好的建材,开工时间推迟了一年又一年。当年,观音阁是雅州千户所的东邻,正千户刘公(正五品)德高望众、通达人情。他认为重修观音阁是造福一方的事,工程迟迟不能动工的原因让他震惊,决定助妙能一臂之力。于是,刘公在集会时,好言劝喻民众,请他们给予重修观音阁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刘公振臂一呼,众人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良工美材齐集观音阁,工程顺利开工。

工师绳墨,匠人献巧。他们开凿打磨出规整的红砂岩砌筑观音阁基砋,用石头垒起围墙,用名贵木材修建殿堂……拔地而起的观音阁,殿宇重檐。殿堂内塑观音像,列坐十二圆觉,十八罗汉,四壁之上彩绘二十四诸天。殿堂之中,用石头砌成香炉,炉身金龙缠绕。殿堂左右安放钟鼓。殿堂后壁立塑南海观音。南海观音足下寒泉出,于是凿一井,因龙潜于此,故名:“龙井”。到此,重修观音阁主体工程完工,而这时因资金紧张拖欠匠人工钱,妙能却年老故去。

圆正唏嘘师父末见观音阁落成而逝,对知交说:“辛巳(天顺五年,1461)迄今,正德癸西(正德八年,1513)殆五十三载。正之年七十六,振作之志,老而弥笃。”两友交谈时,适遇熟读佛学经典的山西义商贾钺。贾钺认为重修观音阁功德无量,立即捐资给圆正用以支付匠人工钱,对优秀工匠,他还另加酬金。贾钺的义举让他的声望和清名传播开来,雅州有乐善好施的人闻讯也来资助。因获捐资金充足,圆正在殿堂左右接基砋砌石盖瓦,各翼一厦放置钟鼓。在殿堂前后,修石梯路。殿堂外加筑石墙,并立镌刻捐款人姓名的功德石碑为记。

甲戌(正德九年,1514)之冬,观音阁落成。师妙能发愿作则于前,徒圆正继承遗志在后。妙能振前人未振,圆正终前人未终,师徒二人乃佛寺栋梁,愿后者承继宗风。书此以记重修观音阁始末,许恩。

许恩,明代雅州城区人。明正德庚午(正德五年,1510)举人。尝奏请复茶课以济边用,裁冗员以省民财。累调云南宜良令,劝农养老,捐俸施棺,民颂之,祀乡贤。

乾隆版《雅州府志》:“观音阁,治南月心山(月心山即苍平山,又名雅安山)下,又名月心阁,阁内有泉,甘而且冷,萧梁古刹也。国朝康熙四十四年,僧了悟重修。知州刘启和立碑记之。”

据留存的明清碑记可知:观音阁旧名月心阁,寺缘起上溯南朝梁(502~557),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418),天顺元年(1457)至正德九年(1514)住持僧妙能,徒圆正持钵募化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僧了悟精工维修扩建,后经乾隆、嘉庆年间培修、改建、扩建终成三重殿及楔房数十间的规模。

文献载,观音阁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仍有继续维修,并扩建两侧梢间及前檐廊。

文献描述:观音阁坐南朝北,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梁架结构为八架椽屋四椽袱(房梁),前后乳袱搭牵用四柱,通高12米,面阔五间22.4米,进深三间12.9米,五铺作斗拱,明间补间铺作四朵。全部结构不见钉铆,结构精细,造型优美。素面台基石围栏,台基高1.4米,围栏0.93米,基坝嵌石质碑刻六通,垂带式踏道五级。观音阁整体布局严谨,用材坚实,具有很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友人告之:这样的观音阁他的老父见过。1947年,其父在此拜过观音,饮罢“龙井”之水,话别寺僧大空,离开雨城去山城讨生活。时间模糊了往事,而观音阁一直在老人的脑海,心田。

1950年停止宗教活动,观音阁寺僧大空还俗,观音阁交雅安县粮食局作仓库使用。1954年9月西康省民政厅、文化处将观音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5年,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观音阁由雅安专区交专区商业局糖酒公司使用。1974年~2002年由地区商业局商储车队使用。佛寺无僧,佛像彩绘早失,三重殿及楔房数十间仅剩观音阁一殿,栉风沐雨,梁朽柱蚀瓦掉,倾危险象,朝不保夕。

2002年,观音阁交雅安市雨城区文管所管理,四川省文物局拔专款,由市区文管所加固维修。2007年6月,观音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观音阁作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茶马古道·观音阁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修缮时发现观音阁前檐下金枋上有“大明天顺……鼎新立”题记,年代信息明确,主体木结构仍为明代遗存,屋面为清代重修。2015年1月工程竣工,获评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时光任苒,岁月沧桑。今日所见观音阁,坐南朝北,呈方形平面布局,重檐七擅歇山,抬梁式结构,八架椽屋四椽梁,前后乳梁搭牵用四柱,上下檐施五踩重昂斗拱,下檐补间斗栱在明间用四朵,次间用一朵,面阔3间,进深3间。素面台基石围栏,基坝嵌石碑五通。石碑风化严重,仅辨识出名垂万古、广种福田八字,应是功德碑。垂带式踏道高低不同共有八级。殿内像设皆不存,“龙井”尚在,其水甘洌。匾额“古观音阁”四字朴拙圆融,为民国时雅安县长徐思执书写。

细雨中,绕观音阁一周。踩踩踏道尽有海水,摸摸基坝已得如意,数数斗拱只觉天高。

一晃晚饭时间,二人向院门而去。回眸,观音阁重檐飞翘,我心生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乔 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