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小家变迁话党恩‖蔡伟

作者:蔡 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06 21:24:40 浏览次数:616 【字体:

小家变迁话党恩

蔡 伟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时代前进的洪流里,回首党走过的路,100年的艰苦奋斗,100年的风风雨雨,无不让人心潮澎湃。纵览神州,国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4亿人民阔步奔小康。家国相连,细看小家的奋斗历程,一个小家的变化正是一个国家巨大变化的细微缩影。

我家在川南小镇的乡下,祖父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实巴交的农民,长期受到当地财主的剥削。新中国成立后,祖父读上了书,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那时在家乡一带也算一个小有文化的人。从受冻挨饿的旧社会到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祖父常说:“共产党好啊,是共产党让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好生活。当初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家家桌上鸡鸭鱼肉。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出门就是水泥路,汽车开到家门口。这一切的变化,要是放在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啊。在旧社会穷苦百姓不可能读上书,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辈子的农民,所幸赶上了好时代。”祖父朴实的话语,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祖父20岁时高中毕业,回到川南小镇,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本以为会是庸碌的一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开始“下户”。有了自己的土地时,30多岁的祖父已是4个娃的爹,但积极性却更高了,鸡鸣而起,披星戴月。两年后,祖父把家里的茅草房改建成了泥瓦房。上世纪80年代,有些文化又善于言谈的祖父还当选上生产队的小队长,每月能有几块钱的工资;后来又被推荐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祖父一辈子骄傲的事。每每谈及之时,祖父眼里都会发出闪烁的光亮。因为入党是他一生的信仰,如果没有共产党,他连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读书,也不会有儿孙绕膝的今天。

在乡村振兴大时代背景下的今天,提起国家对农村、对农业、对农民的好政策,年愈耄耋的祖父赞不绝口:“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税停了,种地还有了种粮补贴;加入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小病可以报销,医疗有了保障;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国家的巨大变化和民生政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以前是我们交税给国家,现如今老了,国家反倒给我们钱,这种好时代我们赶上了,都是党的好政策啊!我们还要争取多活几年,好好地看看国家的巨变。”说到这里,我看见祖父的眼眶湿润了。前几年,村里的泥巴路被硬化,修成了水泥路,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状。耄耋之年的祖父母,月月都能领到养老保险金;父母开始购买国家的养老保险,办理了独生子女证,10多年后,他们每月也能领到养老保险金和独生子女补贴。对于我这个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好政策。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去年暑假回到川南小镇,村里修起了文化广场,乡村公路安装了路灯。在党的号召下,在镇党委政府精心规划和村两委积极带动下,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荒山种满了花椒,并已全面投产。看着满山的花椒和在那结满花椒的椒树林中穿梭忙碌的村民,桃红柳绿,生机盎然,俨然是一幅大美乡村的时代画卷在向我徐徐展开。有了花椒产业,有了硬化村道,产品出得去,新鲜事物进得来,村民有了奔头,开出了致富花,摆脱了绝对贫困,大家在小康路上昂首阔步。这一切早已与儿时落后封闭、满是撂荒土地的村庄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的这一巨大变化,让我不禁感慨万千,胸中的热血早已沸腾。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那天和祖父一起去镇上购置生活用品,祖父突然哼起了歌儿,对我说:“蔡蔡,你要向党组织靠拢,为我们国家建设尽一份力。”

2018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家时祖父再三强调:“回想那个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感谢共产党,让万千贫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有了今天的好生活。你到了大学后,一定要向党组织靠拢,要有自己的信仰,为党的事业奋斗。”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正式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无比荣幸。我将不忘初心,以坚定的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毕生!

波澜壮阔的100年,是极不平凡的100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一个9500多万人的团队。100年,栉风沐雨;100年,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骄人可喜的成绩,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们一个小家的变迁是一个国家变化的极小缩影,在祖国大地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们家一样的小家有了巨大变迁,都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或许正是共产党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这种初心,小家的美好生活才能得以实现。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续写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蔡伟,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18级学生,四川省学生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作品散见《中国青年报》《四川文学》《延河》《青海日报》等20余种报刊及“学习强国”平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 伟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