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5-17 14:03:00

【大熊猫文化】穿越大熊猫栖息地 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园地共建先行区如何“打样”

作者:高富华 来源: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26 23:17:50 浏览次数:875 【字体:

【方志四川•大熊猫文化】

穿越大熊猫栖息地

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园地共建先行区如何“打样”

高富华

“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雅安不仅是世界上首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命名地,还是全球首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的放归地,现有野生大熊猫340只,已建成两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是全球唯一一个实现大熊猫从发现到保护、繁育、放归完整历程的地方。

2019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启动会议——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向雅安市授予“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共建先行区”牌匾,彰显了雅安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政策落地的担当与决心。

一年过去了,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全面自评阶段。

大熊猫国家公园 雅安占鳌头

雅安何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独占鳌头?

翻开雅安地图,最北端是宝兴县的夹金山,大熊猫从这里走入人类科学的视野;最南端是石棉县拖乌山,世界首只圈养大熊猫在这里放归;而地处南北遥相呼应的中心雨城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就坐落在这里。


bbd053d542f549eb9ccb3b1eab1cd4b1.png

 


大熊猫国家公园示意图

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这里进行他到中国后的第二次旅行考察,在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并把它介绍给了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在宝兴县设立了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130多只大熊猫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大熊猫作为和平友谊的使者,架起联系雅安、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从1957年到1982年,中国向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朝鲜、西德、西班牙、墨西哥等9个国家赠送了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大熊猫就来自这片土地(宝兴县17只、天全县1只),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礼”大熊猫之乡。

《看熊猫》杂志执行主编、大熊猫文化专家谭楷说:“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雅安来当‘先行官’,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跟随熊猫足迹 来一次“穿越”

从夹金山到青衣江,穿越雅安绿水青山的同时,穿越大熊猫的美丽家园、穿越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大熊猫“张想”从茂密的箭竹里走了出来,从石棉县栗子坪出发,通过拖乌山生态廊道进入冕宁冶勒,与另一个区域的种群汇合。

研究表明,偶然的个体交流,能极大地促进两个孤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显然,生态廊道建设能有效降低种群灭绝的风险。

“张想”站在栗子坪北望夹金山,那里是它的父母亲“白杨”“张卡”的出生地。

2011年8月20日,“张想”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半野化环境。出生两个月后,“张想”随妈妈“张卡”搬家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参与圈养大熊猫二期野化培训项目。2013年11月6日,在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正式放归自然,成为我国野化放归的第三只大熊猫,也是野化放归的第一只雌性大熊猫。

2016年4月,“张想”开始向相邻的凉山冶勒自然保护区移动。随后,它跨越108国道,到了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西面的小相岭山系石灰窑大熊猫小种群区域。

2017年2月26日,在冶勒自然保护区首次被红外相机记录,被证实成功完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种群间迁徙,成为第一只被发现跨保护区活动的放归大熊猫。

站在夹金山巅看大熊猫栖息地,脚下是邛崃山脉,往南是大、小相岭,往北是岷山、秦岭,雅安如同一条廊道,把大熊猫栖息的五大山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三年试点建设工作 交圆满答卷

雅安还主动探索,积极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示范区,确立城市名片“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将大熊猫文化确定为雅安最大的文化IP,着力打造一座新型的“国际熊猫城”。

《雅安·国际熊猫城旅游概念性规划》已经完成。根据《规划》,雅安将打响一大品牌——中国熊猫城·生态康养地;构筑五大体系——生态绿城、文化融城、IP显城、产业强城、康养福城;聚焦两大层面——全域层面和城市层面。

在全域层面,雅安以主城区熊猫文旅研学核心区为龙头,以“南大门入口社区”、5A级景区、“熊猫老家”为支撑,建设全域性、开放式、活态化的“国际熊猫城”,吸引各方参与共同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共建先行区。

在城市层面,雅安将按照“1+3+N”(北郊大熊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中国大熊猫文化博物馆、大熊猫国际会展中心、雅安大熊猫嘉年华国际旅游度假区+熊猫竹境、熊猫城VI等N个支撑)形成支撑。

大熊猫国家公园三年试点建设,雅安做好大熊猫生态旅游、大熊猫文创、大熊猫友好型产业融合大文章,切实做到保护和发展并重,大熊猫野生家园荒野依旧,文化与产业齐飞,世界共建熊猫家园、共享熊猫文化,让大熊猫安然栖息,让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最终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先行先试”的雅安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作者:高富华(雅安日报记者)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