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改革开放40周年>详细内容
2023-07-14 23:56:39

【方志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詹国枢 ‖ 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者:詹国枢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08 16: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仿佛一眨眼间,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哪!

还记得40年前,1978年春,作为全国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我激情满怀地从金沙江边一小县城,来到黄浦江畔复旦大学,在新闻系读书四年。

1982年春,分来北京,在《经济日报》,一干数十年,直到2010年从《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任上退下。
  非常巧的是,我当记者这几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也是我的激情燃烧的几十年。
  说起激情燃烧,想起小的时候。
  老詹(当时自然叫小詹)打小就是一不安分的人,老喜欢整点明堂,比如,悄悄把扫帚搁门上,老师一推门,“砰”地一声,砸在头上!一教室都哈哈哈哈,大家高兴坏了!
  渐渐长大,渐渐懂事,老实多了,但骨子里的不安分,应该还在。时不时地,就会表现出来。
  记得刚分到《经济日报》,曾在上班途中骑车“双手离把”,被交通处点名通报!任何人都不敢相信!只有老伴杨乔最了解我,她胸有成竹地说,老詹呀,啥事干不出来?肯定是他!
  知我者,杨乔也。不然,我俩一个自贡,一个西昌,咋会千里迢迢在一个锅里吃饭,美满姻缘一线牵呢!
  闲话休叙,进入正题——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咱们一段一段,讲故事吧。



通读辞海


1982年春,我从复旦毕业,分到首都北京。此时,我已成家,有妻有子,却又远在四川,无法团聚。便与一同分来的6位年轻人,合住单位集体宿舍。
  每天清晨6点,我会乘早班车来到报社,用餐毕,即有一个钟头自由时间。下午5点下班,我还留在报社,晚11点再乘末班车回家。这样,又获5个钟头自由时间。
  每天6个小时,用来干什么呢?那时年纪还轻,做事很是执着。心想,这辈子就吃笔杆子这碗饭了,手下可用将士,无非数千汉字而已,不把弟兄们脾性都摸清楚,到时咋派用场,怎能游刃有余?
  于是,下定决心,通读辞海!厚厚一大本,得100多万字吧?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读到最后一页!遇到弄不懂的,反复琢磨。看见有意思的,记录下来。
  第二年冬,由于本人拼命表现,加之领导格外关怀,妻儿终于调到北京。家人团聚之时,“辞海进修班”已然毕业,学习笔记,三大本矣。

1977年,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高考之门终于开启,在这个历史的拐点上,许多人的命运改变了(图片来自网络)



背诵通讯


有一次接到一任务,到河北沧州,采访一位勇于改革的厂长王宏烈。
  这位王厂长,那可了不得,读过大学,下过农村。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扑通”一声跳下海去,如鱼得水,大刀阔斧,把工厂搞得有声有色,成了河北一面旗帜。
  见到王宏烈,听不完的曲折故事,聊不完的悲喜人生,二人很快成了朋友。5天后回到京城,怀中已揣6000字长篇通讯矣。
  回京当晚,脑子还在亢奋,迟迟不能入睡。集体宿舍,早已关灯,怕影响别人,只在心中默默背诵,从第一段开始,直到全文结束。遇到哪里觉得不妥,立即起身,悄悄打开电筒,将文章改好,再小心躺下,重背全文。
  要说那时记性可真好呀,倘若去做演员,背诵台词,肯定进前三名。

詹国枢,四川西昌人,人民日报原编委、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图片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登台演讲


80年代的传媒界,充满激情与活力。为提高业务水平,报社决定搞场演讲比赛。
  此时,我已担任工交部主任,年纪刚过不惑,却仍激情满怀,与年轻人一道,踊跃报了名。
  演讲题目《第二种翻译》。我的体会,记者采访写作,其实就是做第二种翻译,将那些复杂深奥、人们不一定看得懂也不一定感兴趣的素材,通过自己的努力,翻译成为简单明白、人们既看得懂也喜欢看的信息。
  比如,采写《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就是以简单明白的生活现象,解释复杂深奥的经济学理论。采写《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也是以简单明白的话语,说清楚并不简单的道理。
  演讲完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竟然得了全社第一!总编辑范敬宜亲自上台颁奖,当场兑现奖金300元整,台上台下,掌声如雷!

2012年2月8日,詹国枢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现场解读新书《老詹的幸福秘诀》(图片来源:中国网)



摔断手腕


某年初秋,到秦皇岛采访,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手摔断了!表链扯在一边,手腕成了S型!
  那个疼哟,满头是汗,浑身湿透,痛不欲生!
  立即送到医院,由外科主任处理。主任说,马上复位!如果不打麻药,当然效果最好,受得了吗?
  我说,没得问题!主任叫来报社驻河北站长小雷,二位大汉,一人拽手腕,一人拉胳膊,嘿的一声,拔河一般,硬生生将S型拉成一字型!
  这一拉扯,痛得我忍不住大声喊叫“哎哟哎哟哎哟……”立刻引来一群围观者,以为这里出了命案。
  当晚回到宾馆,手肿得小腿一般粗,一夜未能合眼,眼看着夕阳从西边落下,又看着朝阳从东方升起。
  次日清晨,小雷说,回北京吧老詹,车就在外面。
  我说那怎么行?不是今天约好采访吗?咱们走吧,没得问题!
  采访后,回到报社,没多久,又到内蒙古抓发行。两个月后,取掉夹板,手已恢复原状,似乎“惨案”并未发生过。
  据此,老詹龙飞凤舞,成散文一篇,取名《断手》,发在内部刊物《经济报人》。文末叹曰,人生多此一番体验,亦算多一份精彩也。

2014年9月,詹国枢在“2014(第十届)中国企业诚信与竞争力论坛峰会”上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保定挂职


1991年初,为培养年轻干部,报社决定,派我到河北挂职,任保定副市长。
  名义是副市长,因为迟早要走,人家不可能把一摊事全交给你,于是安排,协助另一位副市长工作。我心里明白,自己真实职务,应该是“副市长助理”吧?认清定位,便全心全意,踏踏实实,跟着这位副市长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时值党的十四大即将召开,中国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可是历史一大突破,重大政治新闻!
  于是,激动不已,连夜找资料、查文件,3天时间,赶写出一篇激情洋溢的上万字述评,取名《市场赋》。
  完稿后,立即寄报社。第二天中午,接到总编范敬宜电话,小詹,十四大就要开幕,能不能写一篇评述市场经济的文章呀?
  我说,老范您放心吧,文章已经写好,寄回报社了。
河南采访
  2005年春,经济日报领导班子调整,人民日报副总编徐如俊调来担任社长。
  新班子一成立,便出一主意,要由社领导和部主任带队,到各省区实地采访,反映改革开放全新面貌,每省跑一个月,天天都要发稿,全部登在一版!
  几位副总编辑,我头一个报了名,带着4位年轻记者,很快奔赴河南。整整一个月时间,30篇采访稿,从立意到写稿到完成,几乎篇篇过问,未有丝毫懈怠。
  报道结束,须写一篇总结性大稿,于是自告奋勇,殚精竭虑,连续加班,写出述评《一个农业大省的升级之路》。8000字长文,熬了几个通宵,费尽一腔心血,完稿之时,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
  文章发表以后,社内外反应不错,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特地来信,表示衷心感谢,说他看完以后,非常感动。
  从河南回家,老伴见我又黑又瘦,非要称称体重!好家伙,瘦了整整8斤!

《一个农业大省的升级之路》




现场直播


第二年,我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任总编辑。到单位不久,正遇两会换届,承蒙报社领导班子抬爱,推荐我当了全国政协委员。
  两会期间,应人民网、新浪网之邀,在“代表委员”专栏发稿。过了两年,微博兴起,喜欢赶时髦的老詹,还在人民网和新浪网同时开通了微博。此物一大好处是可用手机随时写稿,当场发出,这为采写现场新闻提供了极大方便。
  于是便想,你既是委员,原本又是记者,老詹呀,何不弄个两会现场直播呢?
  3月5日,人大隆重开幕,清晨起床,便开始手机“直播”:委员们吃饭,上车,出发,到达,进入人民大会堂,领取政府工作报告,大厅喝茶,入席就座,领导入场,开始报告……
  一边发出消息,一边配上评论,一条接着一条,干得津津有味,确实非常过瘾!
  看到旁边BBC、美联社若干同行又是架机子又是抢镜头,忙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心想,嘿嘿,俺一个人现场直播,速度不比你们慢,效率不比你们差呢!
  后有同行称赞,老詹微博直播全国两会,在中国新闻界开了先河。我说哪里哪里,弄着好玩罢了。
  嘴上虽然谦虚,心里却美滋滋儿,仿佛抹了蜜。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 学习时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