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改革开放40周年>详细内容
2023-07-14 23:56:39

【方志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杨榕枫 ‖ 我和父母亲的书信、电话

作者:杨榕枫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总第218期 发布时间:2018-11-08 17: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

我跟父母亲的远程联系方式,最先是写信。

1987年9月,我初中毕业考上了株洲冶金工业学校。那时回家需要转车、坐车一整天,也没有条件打电话,因此每月至少要给父母写一封信。因为信件的传送效率很低,收到回信至少得在十天之后。紧急情况下可以发电报,但是发一个字的价格是0.13元,超过我的一餐菜钱了。



长途电话单(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出生于农村,考上普通中专就可以吃“国家粮”,国家每月发粮票34斤,男生、女生标准都一样。1斤粮票加上0.17元,可以转换成食堂的1斤饭票,单张饭票的面额是2两、4两。但是那时的我特别能吃,有时一餐要吃8两饭,所以粮票就不够用。有一次写信回去,要父母亲寄来粮票,结果一直没收到回信。我很着急,也很纳闷。后来放寒假回家,父母亲告诉我:“信已经到了镇里的邮局,但是邮递员根本没有负责,把信件压在家里的床底下,很久都没有送过来”。



粮票(图片来自网络)

1991年7月,我到四川参加工作,离家乡就更远了。婚前探亲假是一年一次,婚后要四年才有一次,所以书信更是少不了,但是慢慢地可以打电话了。1992年,我弟弟在衡阳汽车东站常宁汽车队跟着袁诗和师傅学驾驶。他来信说车队有一部电话,号码五位数21764,区号也是五位07423。那时要去邮电局请话务员拨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拨通。好几次想通过这个电话给父母亲传信,但是一直没办成。



上世纪80年代,有急事要打电话得跑去邮电局排队(唐大柏供图 )

在1998年3月14日晚上,儿子重楼出生,次日我跑去邮电局,给叔父杨来生家打长途电话。叔父立即搭乘公交车,从常宁市的官岭镇赶到洋泉镇,给我父母亲报信。父母亲15日通过邮局给我们寄来了1000元钱,我们3月21日收到汇款后给父母亲回了一封信。但是我们4月14日收到的父母亲来信说:“给你们寄了1000元,怎么没有回信?”所以,我们赶紧在14日下午又给叔父打了一个电话,通话3分钟,用去了3.00元……这就是文稿开头的图片背后的故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生活的很多变化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多么伟大的力量。2004年2月,我们首次买了家用电脑,后来跟父母亲住在一起的弟弟也买了。2006年3月,我们联网申请了免费电子邮箱。因为长途电话费用较贵,书信又太慢,所以电子邮件就成了我们最重要的联系方式。2007年8月,重楼参加作家杨红樱的童话故事演讲比赛,得了二等奖,举办单位通过电子邮件给我们发了重楼跟杨红樱的合影,我们很快就传给了父母亲。“能够第一时间就看到重楼的照片,我们很高兴”,父亲说。

在今天,视频聊天都成为寻常事,父母亲再也用不着给我们写信了。改革开放让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加速度,让过去的许多不可能在今天变成了鲜活的图景和现实。有44年党龄的父亲最近跟我们说:“改革开放就是好,但是你更要努力,争取走在时代的前面”。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总第218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榕枫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总第218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