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改革开放40周年>详细内容
2023-07-14 23:56:39

【方志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叶文志‖在改革中发展

作者:口述:叶文志 整理:赖军 来源:《富民为先 勇于改革—德阳市老领导常光南工作记忆辑录》 发布时间:2019-01-23 15:15:00 浏览次数:2408 【字体:

编者按  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激励来者接续奋斗,方志四川特发布原广汉县向阳乡党委书记叶文同志口述、赖军整理的《在改革中发展》一文。


在改革中发展


1974年,我在向阳公社当书记当时正在大搞农业学大塞,常光南同志在向阳公社蹲点当时公社搞的是三二一集体劳动制度,大队干部300天参加集体劳动,公社干部200天,县上干部100天,常书记带头干,栽秧打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住在向阳五大队上。乡上很穷,因为吃不饱饭,社员精神面貌极差,一天早上,一个妇女把娃娃放在我屋里就走了。农民说:叶书记,饭没有,稀饭总要有嘛,吃不饱没力气。这就是当时广汉农村的真实情况。常书记长期干基层工作,老百姓相处都很融洽,他对农村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还有就是他夫人一直没有工作,一家6口人全靠他一个人工资,自身的家庭生活也很具体,特别勤俭节约。所以他深知农民疾苦,深知老百姓的具体困难,一心搞改革谋发展,想让老百姓富起来。

常光南同志的思维很先进,有新的思维,他在广汉几年,工作重点在抓农村改革,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

农村改革方面大家都很熟悉,他在广汉当书记期间,两件事在全国都是引起轰动的。就是金鱼公社划小责任组,搞定产到组,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向阳公社摘下了人民公社牌子,改成了乡政府。这方面,我想特别说一句,他在广汉当书记时,广汉的农村体制改革完全是在党委领导下有组织、有领导的,是大面积搞的。

1980年,广汉“向阳公社”摘牌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全县推广定产到组,记得他说的是:增加产量,调动积极性、全面推开,这样广汉的粮食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很快农民就能吃饱肚子,还有余粮了。还有就是他和班子一起商量研究,根据广汉实际情况,经过向上级汇报,定下了减少小麦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记得那时候,我们用粮食到东北换包谷,发展毛猪,县委号召农民一人发展一头毛猪,谷子打了后,种苕子,割了喂猪,还种萝卜,再种麦子、菜籽,就这样解决了猪、鸭、鹅家禽的饲料问题。就这样,猪养好又有肥料,土地肥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后面,都江堰等来广汉借粮食,广汉每年给国家交亿斤贸易粮。1980年的时候,一个人每月大概有半斤肉了,过年有腊肉吃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他非常重视乡镇企业,他大张旗鼓,把向阳的五定奖惩责任制,即定企业产值,定利润,定成本,定产量,定人员,实行激励、奖惩的做法在全县推开。先在全县乡镇企业推开,再向县办工业、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商业系统、二轻系统推开。记得那时有句话就是年前咬断、春秋不变、年终奖惩兑现,搞好了也不加,搞不好就惩罚,派干部能干的下去,下到20多个乡镇区兼工业公司经历,帮助企业发展。我当时当县委副书记,他开会把政策定了以后,我就带起财政、税务和各主管局长,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搞,很成功,广汉的企业搞活了,广汉乡镇企业在全省名列前茅,外地纷纷来广汉学习参观,这种作法后来在全省都推开了。

他在广汉期间,和大家定的主要的发展思路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总之,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渠道的出渠道。形象地说当时广汉发展乡镇经济就是一砖二瓦三酒四榨油五劳务。砖瓦厂、酒厂、榨油厂、劳务输出每个乡都有,比如广汉的砖就销往贵州、昆明。同时动员五匠加六匠,即泥、磨、雕、改、石匠,外加弹(棉花)匠,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出去发展经济,好多人都出去都挣了钱回来修房子。

县委书记常光南在广汉中兴公社指导农业生产

大家都知道他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做得好,经济发展得好,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广汉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个广汉当时搞得非常好,只是没有得到广泛宣传。这就是他1982年在广汉落实的精简机构,具体就是政治体制四个减少一个提高,人员减少了,领导工作层级减少了,副职减少了,财政支出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通过把一些干部派到乡镇企业中去,奖金在企业中根据绩效来领,编制在原单位。这个他搞得很成功,对于机构我们是精简了又精简,精简后,1982年我们是一个县长,两个副县长,我是副书记、县长,他到德阳后,我一直把这个坚持了的,这方面我觉得当时全省其他县都没法和我们比。记得有次其他一个县的书记来取经,我给他说了广汉发展经济的顺口溜。他说:你不要几句顺口溜把我呵了,我要学点真经。我就对他说:精简机构你可以搞嘛。我问他广汉县50多万人50多万亩地,你是20多万人,20多万亩地,是广汉一半。你们县委,包括县委办和县委的各个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好多人?他说150多人。我就叫他猜我们县委多少人,他说起码200多人嘛,可能近300来人嘛,我说:我只有80多个编制,30多人下去乡镇搞企业,实际只有50多人。他直接就说:我学不来。常光南同志定下的这种职数和人员配备我一直维持到1993年,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工作效率高。工作条件上,我们是反对官僚主义,三给三不给,就是给帽子,给章子,给任务,不给票子、房子、车子,反正你给我干好,实践证明,这套做法行之有效。

县委书记常光南在广汉向阳公社和农民喜庆丰收

(根据采访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文原载《富民为先 勇于改革德阳市老领导常光南工作记忆辑录》,201612月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德阳市委老干部局编)


来源:《富民为先 勇于改革—德阳市老领导常光南工作记忆辑录》(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德阳市委老干部局编)


口述:叶文

整理:赖军

来源: 《富民为先 勇于改革—德阳市老领导常光南工作记忆辑录》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