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详细内容

关于南溪区明代古城楼城墙保护开发利用的思考

作者:李华 发布时间:2018-10-31 15:06:00 浏览次数:553 【字体:

编者按  文化是城市规划、建设、保护中最核心的元素,是避免千城一面的关键,是一个城市最长久持续的竞争力,是最能吸引外来者(包括投资创业、旅游度假等)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城市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万里长江第一县”南溪古建筑保护提出了建议意见。这些意见,对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保护,同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南溪——“一座有记忆的城市”!

诚然!南溪——历史悠久之地,人杰地灵之城。母亲河长江横贯东西,绵延40公里,孕育了南溪文明。南溪享有了“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名。

南溪先秦属古僰侯国,汉属犍为郡僰道县地。南北朝梁(502~557年)于今城西置南广县,同时置六同郡,郡县同治。梁大同十年(544年),属戎州。隋仁寿(601~604年)初,避太子杨广讳改南广县为南溪县,以其地处僰溪(即涪溪,今黄沙河)之南而名。在唐代,南溪曾两度为戎州治所,可见其地理之优越、文明之厚重。

2011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宜宾市南溪区。这里诞生了东汉烈女黄帛、明代著名将军侯良柱、清代书法大家包弼臣、革命先驱孙炳文、五粮液奠基人邓子均、兵工泰斗刘鼎等永垂青史的杰出人物。这方热土也曾令岑参、韦庄、黄庭坚、杨慎、刘光第、赵熙等历史文化名人驻足留连,留下了壮丽的诗篇。清代学者段玉裁、诗人翁霔霖任南溪知县,为南溪添彩。开国元帅朱德在这片多情的土地寓居六年之久,更令南溪增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几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源远流长。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歌。到了四川,您自然会想到九寨的神奇、峨眉的山月。来到宜宾,蜀南竹海碧波万顷,那是你的目的地。到了南溪呢?古人说得好:“仙源应有沧桑约”。领略明代文明门古城楼城墙,将是您的首选。历经岁月洗礼,它是如此的厚重,古朴亦透出风貌。千年南溪,在这里得以印证,可以说它就是南溪文明的象征。

一、文明门古城楼城墙的历史与现状

“泽溯仙源”(清代南溪知县张仲芳题)。历经沧海桑田,长江孕育出了仙源坝。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仙源坝筑土城,名奋戎(取奋起保卫戎州之意)。北宋太祖乾德(963~968年)中,南溪治所从城西涪溪口迁奋戎城(今南溪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长江泛滥,南溪土城被毁。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重筑土城。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年间,南溪典史李杰创建南溪石城,高4米、周长3公里,设城门七座。明熹宗天启初年,宣抚奢崇明叛乱,攻陷县城。清顺治三年(1647年)镇压农民义军,城遭破坏。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王大骐重修城垣。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崔光仪整修南溪城池,周长6里多,增设城门两座。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及民国、现代,又历经多次培修。

南溪明代古城楼——文明门

    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位于南溪滨江路(原顺河街),坐北向南,俯瞰长江。现存城楼三座,即文明门、望瀛门、广福门;古城墙东起望瀛门,西止紫云街,全长1109米。2007年6月,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欣赏、历史价值。它是万里长江边上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池防御工事,是研究我国古代城池防御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为进一步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力度和提升其保护级别,2010年,南溪区已将古城楼城墙申报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里长江第一门”——文明门城楼位于南溪城区南大街,南临长江,是长江沿岸保存完整的唯一城楼。文明门城楼始建于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楼为川南建筑风格,重檐歇山式顶,穿逗式砖木结构,通高17.35米,一楼一底,占地69.75平方米。有各式寿字形花窗和各种图案,错落有致,楼脊塑双龙戏珠,极为生动。门额上“文明门”三字,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知县邵兆禄所题。1944~1946年,南溪人集资增修文明门前石码头,计高低依次为6台,砌石梯62级衔接其间,与城楼相连,蔚为壮观。登楼试周览,仙源风物尽收眼底。中国改革开放后,《草莽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九根毛》《青年刘伯承》等多部电影电视剧剧组在此布景拍摄。

二、古城楼城墙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临江古城楼城墙是千年古城南溪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因为它的“唯一”特性,在整个长江文明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客观地讲,我们在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是规划保护问题。历经自然损毁、“破四旧”、“文革”、改革开放后城市改造,南溪地面文物可以说是消失殆尽,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就连被列入《四川省志》古建筑名录的三元街雕梁画栋的桓侯宫(张爷庙),,也因规划保护的缺位,在旧城改造中应声倒下,永远不能复原!但是却不能说临江古城楼城墙是幸运的,那是因为它太厚重了,无人敢动。无数的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中,规划是龙头,规划必须先行。城市规划本身就可以创造价值,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城市经营。浙江周庄、山西平遥的规划就是最好的案例。平遥古城已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周庄古镇的旅游年收入已达2亿。


临江古城墙一角

二是开发不当与过度开发问题。关于文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的东西,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是具备特质的。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那份特质是世代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南溪城市发展很快,区委、区政府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长江防洪堤建设工程尤其是亮点。可是走进这里,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楼,古城楼城墙愈发矮小了,犹如年迈的母亲,已被压得喘不过气。城墙内的马道,荡然无存;如果说是通道,又破败不堪。城墙外滨江广场至大南门的建筑物及出文明门往右的厕所更是最大的败笔,令古城楼城墙黯然失色。

三是古城楼城墙培修与文化打造问题。由于多种因素,临江古城楼城墙被分割成了几段,就不再赘述。翠金街口至滨江广场这段城墙还没有培修,环境也太差,显得很不协调。锦江门修复工程也应当提上日程。目前来看,保存的古城楼城墙相对完整性没有彰显出来。在文化打造方面,还有很大欠缺。走完古城楼城墙,南溪人自己都搞不清它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外来客人。

三、保护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注重规划保护。切实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太珍贵了。没有了它,可以说文明古城就名存实亡,南溪就没有了传统的风采和内涵。在城市建设管理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临江古城楼城墙不是单体建筑,在规划中要体现点、线、面结合的区域性保护理念。要站在宜宾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做好规划保护工作,构建具有保护价值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就南溪而言,郭大良心豆腐干百年作坊、张家祠堂就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单体建筑;东门至紫云街口临江古城楼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锦江门以上麻柳街——官仓街——内西街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个南溪老城即为宜宾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重视培修与周边装饰。临江古城楼城墙经过前人多次培修才得以保存下来。培修古建筑需大量资金投入,建议财政每年预算一部分,累积解决。翠金街口至钟灵街口这一段城墙应培修成为一体。锦江门的修复是重点工程,因为它是与历史文化街区连在一起的,必须通盘考虑打造。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古建筑同人的脸面一样,也是需要打扮的。这是一门艺术,要求很高,非专家领衔不行。南溪下正街门面仿古装饰可以说是失败的例证。这次结合文明门改善南大街环境景观,就做得不错,与古城楼城墙比较协调,更好地展现了文明门的历史风貌。

第三,注重历史文化打造。“万里长江第一县”品牌具有独占性,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无形资产。放眼川南乃至中国,在整个长江文明的发展史中,历史上的南溪是辉煌的。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南溪都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加大宣传。南溪虽县改区了,但“万里长江第一县”这个品牌是历史性的。如果哪天我们自己都不提了,这一头顶上的光环就会消失于无形。临江古城楼城墙是多么好的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不令我们反思。要赋予文化的内核,变无形为有形。当我们走过长长的古城墙,难免发思古之幽情。到了武汉黄鹤楼,你自然会想到崔颢、李白,所谓“千古骚人,多会于此”的感觉油然而生。文明楼咋就没有一首诗呢?请看清代南溪知县王大骐《登城楼》诗:“登城一望水连天,浪滚桃花卷地帘。西漾桂轮摇夜月,东浮瀛阁起晴烟。文琴有意冥中合,白鹭无心碛上眠。身坐落霞思不浅,晚风岸泊楚江船。”放在唐诗中,你能说它不是唐诗吗?南溪太美了,也只有以诗歌这一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才能讴歌它。

中央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南溪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区的战略部署,以期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南溪对外影响力。因此,怎样充分保护好文明门古城楼城墙,并开发、利用好这一独具的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通过合理地传承、科学地发扬,使南溪成为一座——您梦想留下记忆的城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