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乡土文化】黄有才 ‖ 乡土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黄有才 来源:(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总第220期) 发布时间:2019-02-10 12:01:49 浏览次数:760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


 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联合收割机在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收割水稻(张国盛 摄,来源:四川日报)

 千百年来,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乡村人最美好最深刻最淳朴的记忆,是联系游子与故土的情感纽带,也是唤醒中国传统文化集体意识的关键所在。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进一步明确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同时也指出乡土文化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青山绿树掩映下的新农村(图片来自新农村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是农村和农民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党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部门借助“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积累资金,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乡村凋敝的现象逐步显现,且在日益加剧。

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还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近250个自然村消失,其中包含众多古村落。2000年乡村人口为80837万人,2017年乡村人口为57661万人(含农民工2865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日均减少8.35万人。

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从农村的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第一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第二产业生产工艺落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总体而言,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同时,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很多新旧矛盾,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收益低,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不具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留守家中,导致一方面大量农村土地闲置、耕地撂荒,造成农村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产业结构单调,农民难以实现有效增收。

农村教育问题突出。由于父母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大量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多数农村家庭的一大难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且他们普遍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乡村传统文化衰落。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在给乡村带来先进和富裕的同时,也以强势力量改造和解构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对传统乡村文化形成强烈冲击和消解,带来深刻的文化冲突。大量人口的流出,尤其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凋敝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外出,使得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手艺等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另一方面,在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下,很多乡村文化出现了异化,过去那种建构在熟人关系上的亲切与温情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的泛滥。

乡村治理隐患较大。现阶段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客观上加大了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难度: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后,形成人口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家庭成员的分居对农村传统稳定的婚姻家庭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乡村公共生活缺乏活力;土地征用、拆迁等利益冲突和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频发。这些影响对农村社会治理形成新的困扰和挑战: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农村社区建设缺乏必要的主体,撤村并点等农村社区调整使村民缺乏社区认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开展乡村治理所需的经费支撑能力不足。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图片来自网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振兴乡村,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而现实则恰恰相反,传统农业费力不讨好,现代农业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瓶颈难以突破,农村日益衰败,农民正加速逃离。因此,振兴乡村势在必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选择。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最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也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和“贫血”,拉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的政策重点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贫困问题,是民生发展底线,是兜底工程。在此基础上,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必须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乡村发展短板,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点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具体到我国国情,近年来虽然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农民仍然占到全部人口的一半左右,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广阔空间。所以,解决好近一半人口的生活质量、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对乡村文化日益衰落做出的重要判断。乡村文化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它的最大特质是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它所蕴含的静谧是历代人们的精神原点。乡村是一个天然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并规范着人、自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因此,改变乡村文化渐行渐远的现状,挽救即将消失的淳美民风民俗,必将成为当下“三农”工作的重要思考。



武胜剪纸《养猪嫂》(作者:谭志军,图片来自网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既描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又指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路径,还是破解乡村振兴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举措。从“五个振兴”的内部关系而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而产业、生态振兴的关键又在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但组织、人才振兴的基石却是文化振兴。归根结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于乡村文化振兴,让人们找到归属感,重塑精神家园。



乡村狮舞表演(图片来自新农村网)

 乡村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的重点。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起点和根本依托,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源泉。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常说的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同时,乡村的没落必将导致乡土文化的衰落,必将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甚至灭失。而乡土文化的衰落又将迫使人们身体与精神的加速逃离,直接导致乡村没落的加剧。在当前我国大力振兴乡村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乡土文化振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乡村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的难点。当前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的特征:传统的基层社会关系结构逐步瓦解;农民文化需求不明确,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日益弱化;农村旧的社会结构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正在探索建立之中。随着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农民加速向城市流动,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出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日益丧失,乡土文化的传承变得困难,加之乡村文化体系的重新构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乡村文化振兴任重而道远。



舞龙祈福。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的民俗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乡村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的盲点。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一个地方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往往被忽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走产业富民、生态富民、旅游富民之路,动不动就是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但如果没有人,没有文化,乡村也就没有灵魂。短时利益的驱使,也为乡村振兴埋下不少隐患。

 乡村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的突破点。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中国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在传统乡村治理以及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在人才、在组织,而乡土文化、乡贤文化、乡风文明的重构必将引发农民、乡贤和各类人才回流。



岳池高亭(图片来自网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广大农村,乡土文化就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人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化建设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属于灵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魂”之所系、“魄”之所归、心之所向之地。因此,繁荣发展乡土文化就是抓住振兴乡村的魂。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图片来自网络)

 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推进人才回流。都说故土难离,离开家乡的人们总会时刻牵挂着家乡,牵挂着家乡的人、物、事,逢年过节都要回家探亲,与家人团聚,因为家和家的感觉在乡村。乡村是乡村人的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乡土文化则是扎根乡村却系在游子心上的绳索。乡土文化越繁荣,吸引力越大,系在游子心上的绳索越有力,越难挣脱。不言而喻,离开乡村的人们是回归还是逃离,完全取决于乡土文化的繁荣程度。

 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带动乡风文明重塑。我国传统文化来源于乡村,乡土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乡土文化来自群众,贴近群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乡村人的逐年减少,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依附,加之外来文化的悄然侵蚀,导致恶习恶俗逐渐取代乡风文明。而乡土文化繁荣发展,必然会回归其在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必然增强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感,必然促进乡风文明的重塑。

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促进县域经济腾飞。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以乡土文化为本、以人为主体,留住乡愁、发扬“乡村美”,引导城里人到农村看绿水青山、体验传统文化的乡村旅游必然异军突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支柱。蕴含浓厚乡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不仅能有效向外乡人传递民风民情,也能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带动城乡资本流动,实现乡村经济文化层面的共兴共建共享。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干事创业氛围,必然形成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也更加容易形成发展共识,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凝聚力,为产业振兴提供力量支撑。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图片来自网络)



青川县茶坝乡川北薅草锣鼓(图片来源:广元晚报)

 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加速乡村振兴进程。乡土文化记录着一个姓氏的繁衍脉络,牵连着一个家族的成败兴衰,铭刻着一个村庄的迁徙历史,承载着一个社群的共同记忆。繁荣乡土文化必然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同时,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乡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定会倒逼人民群众不断学习新东西,掌握新技能,提升自身素质,最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储备知识和人才,从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总第220期)



2018年4月12日,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泸州市纳溪区举行(来源:四川新闻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黄有才(邻水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总第220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