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地方志魅力何在?||柴逸扉

作者:柴逸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0月26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24-08-13 15:26:22 浏览次数:234 【字体:

地方志魅力何在?

柴逸扉

盛世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地方志的编修在中国历史悠久,延绵不断。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未来几年全国各地如何编修地方志、发展地方志事业提出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地方志的魅力究竟何在,从而能够延续至今?面对新的时代,地方志又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开拓?

地方志为地方治理提供经验智慧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为地方治理提供经验和智慧,是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据统计,我国历代编修的地方志现存达8500多种,10万多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10。而帮助地方长官“察国情”“别疆域”“记风土”“量治情”“裨教化”就是地方志的具体作用。

如今,中国已出版7000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2万多部行业志、部门志等,为各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据可查的参考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过去在地方任职期间就十分重视地方志的作用。1985年6月,即将任职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通过同学向时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洪卜仁借阅地方志,以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温州苍南县考察台风“桑美”灾后重建工作时,调阅了《苍南县志》,并在与当地领导座谈时大段朗读了书中关于台风的记载,告诫地方干部要以史为戒,认清台风活动及其对浙江影响的规律,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防台风抗台风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编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料、与其他地方自古以来交往的资料、历年气象灾害发生的资料、诗词歌赋等方面的资料,这些都为各地的领导干部、普通民众和外来访问者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展示地域特色和形象、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与灾害的准备,提供了有益借鉴。

地方志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如果说地方志对于地方治理、决策施政提供智慧支持是它实用价值的体现,那么地方志丰富的素材、优美的文字,则体现了它丰富的文学价值。

一些著名的地方志,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等,本身就是传诵千载的文学名著,甚至成为某个种类文学作品的开山之作、代表作,对作家、诗人的创作方法、语体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水经注·江水》中,有一段话这样描写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后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水经注》中的这段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像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同样取材于《山海经》;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长篇巨著《吴越春秋史话》,根据的材料也来自“地方志鼻祖”《越绝书》以及《吴越春秋》等。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白鹿原》时,对地方史志资料多所参考、借鉴,从几个县几尺高的志、史中,抄、摘了30多万字的资料。

此外,地方志为一些诗文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使一些弥足珍贵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比如《全唐诗》是唐代诗歌总集,收集得比较全面,但是唐诗研究者仍然可以从地方志中找到《全唐诗》遗漏的作品。

地方志在当下需拓展形式

在浙江余杭的京杭大运河畔,两座具有明清风格的老宅十分醒目。这里便是余杭当地的方志馆。建筑面积达1287平方米的场馆,以余杭历代丰富的地方志为史料基础,通过文字、画面、多媒体影像以及实物展出等形式,表现余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传承不绝的方志编修传统。其中以沙盘、雕塑为手段的场景复制更是再现了南宋时期余杭临平镇人烟辐辏、商业兴盛的场景。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方志的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贴近群众需要,增强趣味性与可读性。而方志馆正是一种易于让人接受的形式。它将文字的表述变得立体、生动,让人对一个地方某一时期的历史地理状况能够一目了然,甚至如同身临其境。北京、哈尔滨、南昌、常州……这些城市的方志馆也都落成开张,为市民和外地访客提供直观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场所。另外,方志的数字化,例如建立数字方志馆、加快地情信息网站建设等措施,也都有利于地方志的广泛传播,提高地方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地方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该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这样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0月26日第7版

作者:柴逸扉(人民日报记者)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0月26日第7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