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亲情文化】送我当兵的父亲‖武鹏辉

作者:武鹏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14 15:00:43 浏览次数:334 【字体:

送我当兵的父亲

武鹏辉

20年前,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也为了实现父亲未了的心愿,我应征报名入伍,如愿拿到了鲜红的入伍通知书。

亲朋好友的祝福纷然而至,但我的心情却极度沉重。父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关节炎、颈椎病,如果我当兵去了,母亲就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然而父亲的态度异常坚决,“好男儿志在四方”“军营锻炼人”常挂嘴边。

出发那天,父亲还到县人武部送我。平时不抽好烟的他买了两包好烟,遇到认识的人就说“送娃娃当兵去”,然后递上一支烟,和人家攀谈起来,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我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最后一届统招中专生,在入伍新兵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又是预备党员,被安排作为代表在新兵欢送仪式上发言。从未上过讲台也未经历过大场面的我退缩了。当我把不愿上台发言的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严厉地训斥:“这是领导对你的肯定,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上台讲话算得了什么?今后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在新兵欢送大会上,我一边发言一边留意父亲,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鼓掌也最热烈,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认真思考、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也得到大家的肯定。

在人群如潮的掌声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载着20名新兵的大巴车缓缓起步,隔着车窗,父亲跟着车小跑起来,脸上凝重而严肃的表情代替了起初的笑容。“在部队好好干,不要想家里,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好男儿志在四方!”父亲隔着车窗,反复大声叮嘱。看着父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想着家中的境况和至少几年的别离,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父亲期盼的眼神在我脑海中深深定格。到了部队,我如绷紧的发条一样刻苦训练,严守纪律,用坚实的行动诠释着自己入伍前的承诺。当然,父亲的电话是我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记得第一次翻越400米障碍时,看到高高的木板墙,我两腿直打哆嗦,急得指导员捶胸顿足。晚上,我在电话中告诉了父亲,他没有批评我,而是鼓励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门槛现在过不了,以后也一直过不了,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第二天,我浑身来了劲,顺利翻越木板墙,也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相信自己,人生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在父亲支持下,我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第一年,我被评为“优秀士兵”。后来,在领导的关心关怀下,我到军校深造,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后留校担任士官助教,后来晋升为上士。

12年的军营生活结束了,当我拿着转业安置通知书踏进家门时,父亲兴奋不已。然而,我却发现父亲老了:脸上深如沟壑的皱纹清晰刺眼,眼睛深深凹陷下去,头发已经半白,一切似乎在诉说着父亲十几年来承受的精神负荷和繁重的体力透支。

父亲喜欢我给他分享军营中的喜怒哀乐和工作中的点滴进步。2014年11月,我在县城实现就业后,父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当兵的人个个都是好样的!洪儿,你选择军旅路是正确的!”

父爱是真实的,更是深沉的,他把深沉的爱都毫无保留地体现在行动和期盼之中。如今,父亲已70岁了,在老家坚守着几十年的老屋和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土地。身处县城的我,周末都会回老家陪父亲,以弥补内心的愧疚与不安。

我时常站在父亲的背后,看着他单薄的身子、缓慢的步伐,在落日夕阳的照耀下,更加苍凉、落寞。然而,这样的背影,又是无比的高大,一直为我指路鼓劲、遮风挡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武鹏辉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