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春官”送福‖梁功勋

作者:梁功勋 来源:行脚成都 发布时间:2025-02-28 14:17:07 浏览次数:186 【字体:

“春官”送福

梁功勋

我的老家,在地处川西的蒲江县。对于“春官”,我从小的印象就是走村串户卖“皇历”的人,衣着与普通人也没啥区别。从来没有听说,更没有见识过,川北“春官说春”那种热闹场面,故倍感耳目一新。

“春官”卖的“皇历”,据说是由“皇历”演变而来,黄色曾是皇族的专用颜色,因此,用黄纸印制,可能与此有关。“皇历”一般张贴在农户墙壁上,以便查看。上面除有农历的年、月、日、节气外,还有宜于婚丧嫁娶的“黄道吉日”,以及“不宜动土”之类的“凶日”告诫。现在有些挂历、台历,有相似内容,感觉也是传承而已。农村人办理重要事情,历来有择日子的习惯,这看似迷信,没有科学依据,其实已成为-种民俗。“看皇历,定日子”,祈求办事能吉祥如意,至少可从心理上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凡“春倌”者,都是有文化的人,能说会道,可见啥说啥,精于即兴借题发挥。所以有句“展言子”(歇后语):两个“春官”一头睡——有说不完的话。“春倌”口中的“四言八句”,合乎乡间文化特色,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诙谐有趣,通俗易懂。内容以颂扬、祝福为主,故很受大众喜爱。

“春官”走村串户,一般去的是大户人家,至少是瓦房住户。因为觉得那些住茅草房的,大多贫穷且缺文化,认不清、读不懂“皇历”不说,可能连张贴的正规地方都没有。“春官”走旺家门这个习惯,就使得大家认为“春官”是送福之人,可带来好运。

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娃娃就爱跟到“春官”屁股后头跑,主要是看稀奇,听他说些逗趣的话。听到家里大人喊我们,“春官”也会顺口来一句:“太阳正当顶,少午已煮起,小朋友快回去,你妈在喊你”。

以前,我们那里还有个关于“春官”的龙门阵。有一个女娃子,已过二十岁,还未打发(嫁)出去,那阵已算“老女子”了。临近过年,有个“春官”来到她家。一进门,看到这个女娃子正在纳袜底,因女孩绣的袜底,大多是送给有情人的。就脱口-句:“妹妹手儿巧,袜底是个宝,送给有情郎,说媒把你讨”(以前农村未婚女子,扎根独长辫,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女娃也不诧生,回了一句:“大哥莫见笑,黄花闺女没人要”。“春官”:“女娃娃,是朵花,人人见了人人夸,明天找人来说媒,后天把你娶回家”。听了这句话,女娃子有点害羞,就说:大哥,我买一张“皇历”,起身进屋头取钱去了。其实这个“春官”,是农村一个有文化的青年,因没有找到意中人,一直未婚,就乔装成“春官”想到处去物色对象。这青年见到这个女娃子,心灵手巧,性格开朗,还能说会道。心想,若能和她在一起,肯定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经打听,原来她是个独女,执意要陪伴妈老汉,不肯出嫁,想招郎上门。“春官”觉得,好不容易遇上情投意合之人,也不忌讳作上门女婿,就托人说媒,最终喜结连理。你看嘛,“春官”送福,就硬是给这家人送来了幸福。

来源:行脚成都

作者:梁功勋

来源: 行脚成都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