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曹燕辉 ‖ 重温大年

作者:曹燕辉(四川省蓬安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13 19:54:34 浏览次数:585 【字体:

重温大年

曹燕辉

庚子年除夕,举家一大早从城里回老家蓬安县金溪镇上坟供香,按既定行程和仪式走完,再回到老房,贴春联、放鞭炮。看到村庄左右邻舍的变化、肆无忌惮疯长的野草杂树,沧桑感油然而生……

位于嘉陵江畔的蓬安县金溪镇(广角天地 摄,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二十年前,年年在老家过年,那时父母健在,感觉年特别温馨、特别有年味。大年腊月二十八九,都会把过年的年货准备齐全,腊月二十九就要把腊肉烧洗好,并煮熟,年三十这天,女人们都要在厨房里忙碌,煎炸炖炒,使出全身解数,头天煮好的腊骨头,那是小孩子们的最爱,拿到嘴里啃出的香味,馋到流口水。而男人们则忙碌着去祖坟烧香,请先祖们过年,并默默许愿,愿先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儿孙幸福;而后贴春联,放鞭炮,欢欢喜喜吃团年饭。

除夕年夜饭,各地风俗不一样,各有考究。吃水饺是大多数家庭的选项,有的要在水饺里面包硬币,当然是按人数多少而定,吃到硬币的家人,预示来年财源滚滚。这只是个象征,一般北方比较讲究,南方也在逐渐兴起。小孩子们守岁放烟花鞭炮,更是亮点也是高潮,全村到处响彻一片,这是喜气。到了新旧年时间交接点,守岁的孩子们更是兴奋,大人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孩子们。

时过境迁,现在农村老家这种年味很难再寻回。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那古朴的年味已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回味。

当日下午,我领着一家人到岳父家去,岳父母已仙逝多年,只有内弟一家大小回家祭祖。内弟一家也入城多年,由于做生意,很少回老家,但老屋通过翻修保存完整。他们知道我一家人回去,早早等着。

蓬安县金溪镇故乡景色(曹燕辉 摄)

一到内弟家,让我眼前豁然一亮,宽敞的马路直达家门口,房屋整洁,所有门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还有中国结,年味十足。

内弟家的房屋(曹燕辉 摄)

最让人感慨的是邻居梁姓一家,多年前就迁居城镇,他们与内弟一家虽是远亲,但关系堪比近亲,相处特别融洽和谐。梁姓一家的房屋因无人居住垮塌后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第一个春节,几姐妹团聚,一下找到了几十年前的感觉。那时在老家的时间比较多,互相帮助,不分你我,借一勺子盐,用一个煤砖,老梁公烧开水总忘不了给岳父家的水瓶里添,扫院子一下通扫等等,回忆起这些往事,好像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

蓬安县金溪镇故乡景色(曹燕辉 摄)

年,一年又一年。

年,不变的是年复一年积累的深深情感,变的是岁月在面部刻下的年轮。

年,不变的是对家乡与故人的念想和怀念,变的是故乡老宅的沧桑与回不去的年味。

重温大年,是寄托,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写于2021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燕辉(四川省蓬安县)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