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蒋德均 ‖ 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上)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16 20:38: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华传统节日,以宏大丰富的内容、绚烂缤纷的色彩,展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壮丽画卷,展现了鲜活瑰丽的民俗风情,寓含了深刻丰厚的文化内涵,寄托了炎黄子孙浓烈的民族情感,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璀璨遗产。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春节(含元宵节)、清明节(含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五大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不但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因其浪漫的传说和丰厚的习俗,在民族血脉里一直延展了几千年,至今不衰。像除夕的年夜饭、压岁钱、贴春联,像元宵节的花灯盛会、闹元宵,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吃粽子,以及清明节的祭祖与踏青、中秋节的月饼与团圆、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与敬老等,它们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持续地塑造着我们民族的性格,也成为我们民族形象的标志。

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上)

蒋德均

春节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它犹如高悬于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照耀着华夏的天幕,温暖着华夏儿女包括海外侨胞同胞,辉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形态。在此,我们简单介绍春节的起源与演变、春节的主要传统习俗和古代诗人对春节的吟唱佳作,让我们在享受丰盛的节日物质生活的同时,品味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

一、春节起源

春节,在民间也叫过年或叫大年。

关于“年”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民间较为普遍的传说认为,“年”是一头怪兽,每到岁末年初交替时就会下山来找东西吃,碰到人便吃人。人们害怕受到“年”的伤害,于是在岁末三十的晚上全家人都闭门在家,通宵不睡,并且点亮灯火或吃团圆饭时放响鞭炮,吓走“年”。等“年”走后,灾难消除,平安无事,才在正月初一出门庆贺,互相拜年,大家安好。于是,放爆竹以示庆祝。

这自然是一种关于“年”的传说,不可足信。其实,“年”的真正起源,应是先民对自然规律尤其是四季循环周期性变化的认识,它根源于华夏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年”就是一个周期性循环的时间概念,既是终点也是起点。这种意识与概念,在中国距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的记载,这里的“岁、祀、年、载”,都是或都有表示时间变化与运行的意思。

本来“年”的本义是农作物成熟丰收之意,“年”作为历数单位也由此而来。所以,甲骨文中的“年”是象形字,意为人背禾,指收成。《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在一年一度的谷物收获之后,先民们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恩天地,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上古时期,谷禾一年一熟,先民们自然萌生了谷禾成熟一次便是一年的概念。

大概在周代,过年的习俗基本确定,成为中国人最为隆重而向往的日子。《诗经》《尚书》等先秦文献多有记载。西汉武帝时期,四川阆中人落下闳等天文历法学家依照夏历制定太初历,将岁首定为正月,年节由此固定下来。只不过,那时的过年时间与今天的春节有一些出入。

特别应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的春节在古代或者说在民国之前不叫春节,而叫岁首、正旦、元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始于1912年的中华民国。也就是说,春节一说始于民国元年的1912年。

二、年节演变

“春节”在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称谓。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时期,则称为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元日。

1911年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政府引进西洋历法,以阳历为标准纪年,官方称阳历为公历,民间仍然习惯用农历,又称阴历。所以,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将古代社会的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双年制”。因此,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报日期就是报双历:公历和农历。

《尔雅·释天》中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的记载。因为在夏代,人们以“岁”称年,“岁”是天上的木星,夏人将木星在天上运行的轨迹分为十二等分,对应地上一年,这是古老的天象纪年。

商人迷信鬼神,以年度祭祀周期为纪年,故“商曰祀”。

周朝是农业部落,重视农事,谷物成熟丰收为“年”。“年”在周朝基本确定。

汉代《太初历》将岁首定在正月初一,故《史记·天官书》有云:“正月旦,王者岁首。”皇家要举行庆祝朝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后,这种习俗便由官方延至民间,历朝历代,大同小异。于是,正月一日有“三元之日”之称,即岁之元——一年之首、月之元——一月之首、时之元——四季之首。初一至初七为新年预测日,董勋的《问礼俗》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人们以每一天的阴晴来判定来年时运好坏,一般晴则好,阴则坏。后来又演变加上了八日为谷,九日为猫,十日为耗(即老鼠)。

到唐代,大年放假已成国家法定假日。七天假日的来历与此相关。

宋元明清的元旦依然沿袭唐代旧制。元旦朝会在宋代更加热闹,明代较为简朴,清代较为盛大。

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启用西历,也就是今天的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14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公告,将传统农历新年元旦改为我们今天熟知的春节。

1949年,新中国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年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春节作为中国民俗大节,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具有其他节日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春节回家,享受天伦、亲情、友情,畅叙一年收获,祝福来年好运,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心愿。所以,“春运”这一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为中国所独有,为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这就是传统的力量,文化的魅力。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李庄文化研究院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建设。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育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