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夜莺 ‖ 清明随记

作者:夜 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5 19:14:49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明随记

夜 莺

在川东北一带许多小疙瘩村,比如我的老家铁顶武安村,父辈们对清明节比较淡漠,许是穷困的压逼,在他们眼里,清明仅仅只是一个节气而已。
至于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过,那是有闲阶层和商家合谋的一出喜剧罢了。因而鼠目里、寸光中,除了那八个硕大的“慎怀追远,缅怀先烈”之外,就剩警告不肖子孙,由宗族召开的“总结大会”“清明会”了。其他,像什么插清明柳啊,荡秋千啊,踢足球啊,放风筝啊,蚕花会啊等等,都是些奇闻轶事。少见,多怪,只有眼馋心羡的份儿。倒是“清明不吃粑,生疮生在屁丫丫”念得香。说吃,我又不热心不在行,还万分不屑,只好就此跳过,不语。

还是捡老辈扫墓的事写吧。扫墓是官话,本地则叫上坟,更多的是说“挂坟”或“挂青”。至于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我也不好揣测,从平常村童骂人“挂了”也略知其意。按下不表。
把周作人的《上坟船》作为参照,觉得特有意思:“绍兴墓祭在一年中共有三次,一在正月曰拜坟,实即是拜岁,一在十月曰送寒衣,别无所谓衣,亦只是平常拜奠而已。这两回都很简单,只有男子参与,亦无鼓吹,至三月则曰上坟,差不多全家出发,旧时女人外出时颇少,如今既是祭礼,并作春游,当然十分踊跃,儿歌有云,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姣姣,谓夜开的一种紫茉莉也。”

比对绍兴,我们村大规模的祭日,也有三次。大年三十,清明,七月半。月半节,传说是阴间的“过年”。即使“过年”,也很冷清。中午或傍晚,人们烧纸燃香了事。白天,不走亲戚,免得与人家祖宗“争宠”;晚上,闭门不出,怕撞到鬼。没有十月送寒衣的风俗。
清明呢, 也不热闹。既无越地扫墓的画船萧鼓玄服靓妆,也没绍兴的“十碗头”犒劳。与绍兴三月不一样,坟前祭拜的,男人小孩居多,妇人不去。出嫁的女儿是个例外。







作者简介

夜莺,真名龚华琼,四川省营山县人。作品散见《长江丛刊》《小品文选刊》以及《华西都市报》《四川招生考试报》《四川工人日报》《教育导报》《晚霞报》《德阳日报》《文摘周报》《安庆晚报》等报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夜 莺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