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从“五虎上将”到武松,聊聊中国人跟老虎的那些事‖杨轻抒

作者:杨轻抒 (德阳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来源:《德阳日报》纵目周刊 发布时间:2022-01-30 20:35:03 浏览次数:785 【字体:

从“五虎上将”到武松聊聊中国人跟老虎的那些事

杨轻抒

多年前去陕西,对夜市摊上的布缝虎头感觉十分新奇。当然,所谓的虎头已经卡通化了,只是特别突出了头上那个“王”字。因为是乡下手工艺,从精美度上看,确实很民间。作为外地人,既不懂其中寓意,又觉得摆在炕头比摆在床头合适,所以最终没有下手。

声震华山(国画) 武海成

后来,布老虎丛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出版。包括洪峰的《苦界》、铁凝的《无雨之城》、赵玫的《朗园》、崔京生的《纸项链》、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等十部长篇和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铁凝的《河之女》两部散文)面市并掀起热潮,才突然记起当年小雪飘飞的西安城墙下的布老虎,我怀疑该系列的名字,灵感就来自于此。

陕西民间似乎确有与虎相关的习俗,据说小外甥出生,舅舅要送面老虎,而且进门前要折断一截尾巴扔在门外,言下之意,希望外甥既有老虎的勇敢强壮,又要少磨难——磨难就是那截断尾巴——已经提前扔门外去了。不过始终不明白的是,除了秦岭一带,印象中的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老虎能躲到哪里?尤其是关中平原,恐怕连根虎毛都看不见,咋就流行与老虎有关的习俗?

在十二生肖里,虎排第三。排第三当然是为了对应时辰——寅时。昼夜交替之际,即北京时间凌晨3—5点,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为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之声,所以以虎应对寅时,与梁山上坐第几把交椅以显示尊卑无关。再则,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要讲排座次的话,恐怕龙应该排第一,毕竟带头大哥要有带头大哥的样——领头的贼眉鼠眼,后面的大概率好不到哪去。所以硬要拿虎在十二生肖里排位靠前来说事,是瞎扯。

武松打虎

事实上,相对虎而言,大多数人对龙更看重,因为在人间龙属九五之尊(在仙界龙地位堪怜,混得最差的龙是井龙王,还有给唐僧当坐骑的白龙马),所以拼死拼活都要生个龙宝宝,其暗含的希望不言而喻。民间有望子成龙的说法,没有冀女为鼠的念头。但也没有几位望子成虎的,虎除了勇敢强壮的寓意之外,爪子没个轻重,易伤人,随便伤人是犯法的。而且在文字里,虎还有凶残的意思——三人成虎、苛政猛于虎,而这种要吃人的虎,结果都不好,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没有人一开始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只老虎。

至于虎的称谓,旧书上别称百出。比如广东人称虎为“猛獸”,又有书上称虎为“李耳”(俗话虎本李氏所化)、“李父”(陈魏间谓虎为李父)、“大虫”“大灵”(清朝扶南王称道)。还有称老虎为“於菟”(楚国)、“封使君”(《太平御览》)、“戾虫”(《战国策》)、“掩于”(《周书》)、“黄班”(《聊斋志异》)、“虞吏”(《抱朴子·登涉》)、“獸君”(《说文·虎部》)、“山君”(《说文·虎部》)、“寅獸”“寅客”(《真诰·翼真检》)、“伯都”(《方言》)、“白额将军”(金·朱自牧《自鄜州罢任归宿渑池道中有虎为暴》)、“班子”(唐·戴孚《广异记·斑子》)、老大虫(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此外,还有“罗罗”“毛虫祖”“啸风子”“巴而思”“班寅将军”等等,不一而足。虎多别称,除了各地风俗不同外,还有感情色彩,比如小视猛虎,称之为戾虫;而有敬畏之心,呼为山君;客观描述其长相,叫作黄班(斑);敬其刚猛,写成(白额)将军。

三国蜀汉的“五虎上将”

虎是勇猛、强悍、威风的代名词,《三国演义》里刘备封“五虎上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个个都是能打能杀的。拟人为虎,看起来是承认,就体力而言,虎比人强壮。在民间文化里,门上单独贴一张老虎或者骑老虎的神,就是认为强壮的老虎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能镇祟祛邪、保佑安康。民间如此,皇宫亦然,所谓虎贲将军,即卫戍部队首领,是给皇帝看门的。

不过,有趣的是,一方面我们把虎作为勇猛的代名词,另一方面,虎挨打的时候也不少,《水浒传》里武松打过虎,李逵打过虎,解珍解宝也打得虎望风而逃。民间还通常认为猫是老虎的老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刚猛者,面上固然敬而畏之、称而颂之,私下里又常拿来调侃。由此,身体上虽败了,但精神上俺们胜了。

鲁本斯《老虎、狮子与猎人》

虎是山林之王,但王不是皇,占山即能为王,而且搞得好是王,搞不好是寇。所以历代画家画虎,画出威猛者有之,画出堂皇之气者稀,这固然有传统寓意的束缚,还跟中国画讲究墨趣有关——虎在中国画里,无论坐卧,或者徘徊草石之间,终归是“趣”多而气少。梅尧臣诗:“人烟将近领,松竹不知秋。夜虎林间啸,溪泉舍下流。”从所描绘的画面来看,实际上虎更像一只个头显大的温柔小动物。相比鲁本斯的名画《老虎与猎人》,或许我们更讲温婉含蓄?

有一种习俗:家中可以挂虎,但宜上山虎不宜下山虎——上山可为王,下山即平阳。这是寓意,还是一种心理暗示呢?

来源:《德阳日报》纵目周刊

作者:杨轻抒 (德阳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来源: 《德阳日报》纵目周刊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