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奋斗是修养人格的良法‖李子洲

作者:马小玫 来源:民国11年10月10日《共进》第23号第4版 发布时间:2022-12-24 15:57:02 浏览次数:1542 【字体:

奋斗是修养人格的良法

李子洲

编者按:2022年12月23日是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被誉为“西北革命的播火者”的李子洲同志诞辰13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特转发1922年10月10日出版的《共进》半月刊发表的李子洲同志文章《奋斗是修养人格的良法》(马文瑞之女、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马小玫供稿)。

俗语有一句话:“多惹几个仇人,多打几堵墙。”他们把打墙认为一种坏事,所以把惹人也就认为一件难事。他们的目的在求衣食,他们的习惯是图苟安,所以他们的见解是以金钱、生活为重,名誉人格为轻。他们的心理如此,所以他们觉得多惹一个人,就给他们前途多堵一垛墙;多有一堵墙,就于他们的生活多生一重障碍,不能够安然自在,度此一生,结果虽有些不名誉、损人格的事情,他们也不惜忍气吞声,苟且一为。他们因误解这两句话,所以弄到这步田地;惟其到了这步田地,所以这两句是他误解更无有挽回的余地。辗转相因,造成一个迷魂阵,令人不能明白他的因果是非。

我们要认定“名誉是人生的第二生命”“人格不可有丝毫亏损”,我们如果以名誉、人格为前提,则多惹几个人,可以使我们多生几重戒心;多打几堵墙,可以给我们多生几重范围。戒心愈深,范围愈密,则与我们的名誉、人格大有增益,何乐而不为?又何必多所顾忌呢?

我们说的惹人,是为真理,为公道,为实行我们的主张,为发表我们的意见与思想,不畏强权和势力,不顾人情和私谊,应说的非说不可,应做的定做无移的一种反对精神;不是一味蛮横,如疯子也是的乱打乱骂,或藉势欺人,或无端索乖的一种不道德举动。不道德的蛮横,是人格的破碇;合乎道理,不屈不挠的奋斗,的确是修养人格的法门。

徒事空说,谁可相信?我现举两个实例,以作证明:

一是我个人的经验。今年暑假,我本不拟回家,预备留京读书,藉避家庭琐事的烦闷,并免与县中顽绅们接触,招他们的忌怒。谁知事出愿外,因一种不容推辞的义务所迫,使我不能不硬着头皮,回去领略那公私两种的苦恼滋味。果如所料!一回去就算是自投罗网!我的私目的,不可告人的苦恼,我既无那种当断则断的魄力去解决,那自然是再无别法以自脱。所以我暂取了个忍受主义,无论有多么苦恼,我都把它忍受了,全当是末有那回事罢,以免累我的事业。我在家中既乏兴趣,所以虽仅住了十几天,天天是早出晚归,在外寻些相知谈天,消遣暑炎。好管闲事——也就是我们青年应管的正事——是我的本性,而我县中的地方办公机关,多为缺乏常识、暮气深沉的老顽固所把持,不是等于虚设,便是营私胡为,一切的行动,都不在轨道以内。谈天的时候,间把他们的胡闹,作为笑话的资料,次数多了,遂引起改革的心理。适逢有一宗赈款急待解决,就作了冲突的导火线;接二连三,与他们开了几次舌战。我因为要主张公道,不让他们将这宗赈款胡支乱报,得罪了几个大绅,受了他们不少的背后诅抵。跳到河里,谁还怕湿,我既卷入漩涡,我也就不想要他们说好。除与他们当场争辩并发了一个宏愿,想进而谋根本解决,把那无常识,图私利,把持一切,而为地方进化障碍的坏绅,设法推倒。我维其如此想,并要如此作,我觉得我以后的行为,更要谨慎,万不敢让我的人格有丝毫亏损,落一班人的笑骂,与仇雠以口实。这是我因奋斗而得罪了许多人,因得罪的人多而自生戒心,因自戒而思修养我的人格的一段小小历程。

二是我们这个小小团体共进社的经历。我们的半月刊出世仅才一年,因为他——共进——要主张公道,不畏强权,不避嫌忌,无论是谁,如若有不正的行为,或阻碍陕西文化社会的进展,他总是板起面孔,厉声严词的规劝斥责,不可少假词色;如遇有卖陕的阴谋,祸陕的罪恶者,更是大声急呼,尽量宣布,不可少为隐匿,回护。因此他得罪了许许多多有权无权、新派旧派的人。他们因畏生忌,不是给我们造些无稽之谣,便是另想些放冷箭的暗法以谋中伤。我们因为已得罪了许多人,并且要继续奋斗前去,以贯彻我们“提倡文化,改造社会”的初衷,绝不能把我们素来的态度,轻意变更,则将来还不知要得罪多少人,不免就生了自戒的心。我们的戒心,是恐怕我们的团体行为,稍有不慎,与人以可乘之机;我们个人的行为,过于疏忽,使自己的人格有亏。我们有此戒心,所以我们对于我们的团体行为,不让他有丝毫不规不正,以谋名誉的增进,对于我们个人的行为,除自作谨慎外,并且互相检劝,务求人格的完整。

我由这两宗经验,悟到“奋斗是修养人的一个良法”。我不敢怀“独善其身”的狭见,密而不宣,特把他写出来,以供我最亲爱的一班青年同志的试验。我的最亲爱的青年同志呀!你不是要求你的人格完整吗?奋斗就是一个良法。勿畏惹人!勿畏打墙!那都是懦弱者的心理,如何能范围我们有血性,有作为的少年呢?

(原载《共进》第23号第4版,民国11年10月10日)

来源:民国11年10月10日《共进》第23号第4版

供稿:马小玫(马文瑞之女,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

来源: 民国11年10月10日《共进》第23号第4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