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裴周玉——刘志丹牺牲时的见证人‖伍安丽

作者:伍安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2 16:08:36 浏览次数:4933 【字体:

裴周玉——刘志丹牺牲时的见证人

伍安丽

我从小就崇拜英雄,刘志丹则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之一。

刘志丹21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说的最感人的话是“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就是奋斗到死”。刘志丹对革命作出最大的贡献,是在陕甘两省边界地区建立起红色武装,成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毛泽东称他是“群众英雄,民族领袖”,周恩来为他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英雄,要数刘志丹”。刘志丹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专家之一,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在崇敬英雄的同时,也为我的父亲伍晋南曾在红28军与军长刘志丹并肩战斗过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红28军军长刘志丹

2001年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向伍晋南夫人赠送她和丈夫张光合著的《人民英雄刘志丹》一书

前不久,我在微信群中看见高佩璞(以下简称高某)发的一篇题为《刘志丹牺牲在我父亲怀里》的文章(其父曾任红28军一团二连政治指导员),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感到非常惊讶,再仔细看过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几个疑问(在此说明一下,此文不针对高的父亲,高父是在革命年代中出生入死英勇战斗的革命前辈,是我崇敬的人)。

疑问一,刘志丹牺牲至今已过去86年多,此文显然与当今人们的主流认知“裴周玉是刘志丹牺牲时的见证人”完全不同,如今亲历此事的革命老前辈们都已故去,高某为什么现在才想起谈及此事?我想,当年刘志丹牺牲是我军一件很大的事,想必红28军领导会高度重视,立即听取当事人的情况汇报,搞清事实,并及时上报党中央。我们是否更相信当时的亲历者和党中央保存的档案?

疑问二,对于刘志丹的牺牲,曾有一些其他说法,我虽并不赞同那些说法,但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只和当时红28军刘志丹牺牲时的见证人、特派员裴周玉有关。

疑问三,在高某文章引用了《宋任穷回忆录》中的一段描述:“1936年4月14日拂晓,围攻三交镇的战斗打响了……”接下来的一段就该谈到刘志丹牺牲的情况了,但为什么高某就不再引用了呢?

疑问四,写回忆录不是写小说,也不是写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要真实。对每个情景的描写、对每段对话,都应有确切的历史依据,但高某写的回忆文章中,如此详细地描写战斗情景、如此多的人物出场(除两位连级干部外,四位军部领导、六位团级领导......)及人物之间的频繁对话,还有刘志丹数次大段的讲话,甚至连刘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都知道……这就使我愕然了。这不会是在戏说故事吧?时隔80多年,高父去世也有30多年了(1988年去世),高某作为一名后代,又没有亲历过那个战场,怎么会记得那么多当时的情景和对话?这样的故事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我这里存有几本书,都是写我父亲的老领导和老战友、当年刘志丹牺牲时的当事人的书:1999年出版的《宋任穷回忆录》、2001年出版的裴周玉回忆录《开国将军裴周玉百年足迹》、2004年出版的《裴周玉画传》、2009年出版的《宋任穷画传》。前三本书都是由解放军出版社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而且都是作者还健在时亲自或亲诉写成的,只有《宋任穷画传》一书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为纪念宋任穷诞辰100周年而编著的。我认为这些出版社都是国家正规出版社,所登载的文章都是经过认真严格审核的,可以代表部队、国家和中央的声音。认真看过多遍后,我觉得这些书对刘志丹牺牲前后的情况都有比较清楚和一致的说法,下面不妨截取几段来看看。

关于红28军的成立,《宋任穷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

1935年底,在瓦窑堡,中央决定由陕北红军组成红28军。任命刘志丹同志为军长,我为政治委员。参谋长是唐延杰同志,政治部主任是伍晋南同志。下辖三个团,共1200多人。绥德、吴堡战斗团编为一团,团长黄光明,政治委员王再兴;米脂西游击师编为二团,团长于占彪,政治委员柴成俊;清涧红四团编为三团,团长杨琪,政治委员陈仿仁。

宋任穷回忆录

宋任穷的回忆片段

关于中央革命委员会给红28军下达的作战命令,《宋任穷画传》是这样说的:

1936年3月下旬,中革军委电令红28军从陕北的葭县以北东渡黄河,插入晋西北地区,配合红15军迅速打通奔赴抗日前线的道路。3月31日晚,红28军于沙峁头附近天台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攻下了阎锡山部队一个营占据的罗峪口。接着,回北打下黑峪口,破坏了阎锡山部队在黄河东岸30多公里的沿河防线。部队进入临县白文镇时,接到中革军委急电:令28军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出击,并相机攻占中阳县三交镇,以配合主力红军进逼汾阳威胁太原,打通山西前方与陕甘苏区的联系。

《开国将军裴周玉百年足迹》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红28军接到中央军委命令:为了配合红军主力进逼汾阳,威胁太原,并打通山西前方与陕北之联系,保证红军背靠老苏区,特令28军即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地区进击,并可相机攻占中阳三交镇,牵制和调动敌人。

三交镇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河西是陕北苏区的吴堡县。该镇沿黄河东岸是阎锡山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构筑有坚固工事与堡垒,并有一主力团和保安团固守。

开国将军裴周玉百年足迹

裴周玉回忆的片段

关于刘志丹牺牲时的情况,《开国将军裴周玉百年足迹》一书是这样写的:

4月14日拂晓,红28军围攻三交镇的战斗开始了。战斗打响后,刘志丹听说一团那边攻击不太顺利,便立即和宋任穷商议,让宋任穷留在指挥所掌握全面情况。他要亲自到一团阵地去,便带着我和参谋、警卫员等几个人一起出发了。

我们来到一团前沿阵地,听取了黄光明团长、王再兴政委汇报敌人的情况与我军战斗势态后,同一团首长研究了战斗部署。这时已快中午了,刘志丹又提着望远镜,向阵地的最前沿走去。我们气喘吁吁地跟着往山上爬,一直爬到距离不到百米的一个小山包上。这个长不到100米,宽不到30米的光秃秃的小山头,和敌人占领的山头相对峙,中间隔着一条小溪,小溪的西头和黄河汇合处的南边就是三交镇。我们所在的那个山头是敌人火力压制的重点之一,上面无任何工事和隐蔽物,我们只好爬在山头棱坎下观察敌情……

正当部队打开通往三交镇道路的时候,敌人的一挺机枪,迎面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刘志丹伏在山头上的一个棱坎后面,一手撑着地,一手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对我说:“特派员,你看见了吗?机枪是从小庙旁边那个碉堡里打出来的,等会儿部队冲上去一定把它夺过来,带给陕北根据地人民做纪念。”我回答说:“好,一定夺过来,敌人活不了几个钟头啦!”……

我们迎风站在高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动静,密切注视着战斗的进展。突然,敌人一挺机枪射来一梭子弹,正好射中刘志丹的胸部,他两手往胸前一抱,踉跄着要跌倒下去。我看见此情景心里猛地一惊,赶快跑过去把他抱住,急忙喊道:“警卫员,快去叫医生。”子弹是从刘志丹左胸部穿过去的,碰着了心脏,伤口处流血很少,他穿的土色棉军衣的左胸,只见有个枪弹打穿的洞孔。当时,他的面色变得蜡黄,呼吸极度微弱,昏迷过去。

我急忙把刘志丹抱到山坡后边,找个隐蔽平坦的地方放下。待了一会儿,他神智略微清醒,睁开了眼睛,环顾了一下四周,想用双手撑着身体坐起来,用劲抓住我的手,以极微弱的声音说:“让宋政委……指挥部队,赶快消……灭敌人……”只见他嘴唇动了几下,但再也听不见声音了。医生赶到时,刘志丹军长已完全停止了呼吸。

开国将军画传第一辑《裴周玉画传》

裴周玉的回忆片段

1999春,裴周玉(中)重返战地

2001年,裴周玉(右)为刘志丹将军纪念碑揭幕

《宋任穷画传》是这样写的:

4月14日拂晓,红28军围攻中阳县三交镇的战斗打响了。由于情况不准确,低估了敌人兵力,攻击进展不大顺利,经商议后,刘志丹让宋任穷留在指挥部掌握全面情况,自己率领负责保卫工作的特派员裴周玉等人到前方查看。到了前沿阵地,刘志丹亲自指挥部队作战,在观察敌情时,不幸被对面射来的枪弹集中左胸,伤势严重。他忍住伤痛,断断续续的对裴周玉说:“告诉政委,请他带着部队消灭敌人,坚决把三交镇攻下来!”裴周玉等人将刘志丹抬回军指挥部所在的阵地,宋任穷俯下身来,摸他的心脏和脉搏,查看伤口。刘志丹因大动脉出血,这时已昏迷不醒,不多时即溘然长逝。

宋任穷画传

文中右上图是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外刘志丹牺牲的地方

山西中阳县三交镇,红28军曾在此战斗过

《宋任穷回忆录》这样写道:

裴周玉同志向我讲述了志丹同志中弹的经过。我们非常悲痛,肃立在亲密战友的遗体旁,脱下军帽致哀……我把志丹同志牺牲的消息立即电告中央,并赶紧筹划船只,制作了一具棺材装殓志丹同志的遗体。在场的数十人扶棺流泪,与志丹同志诀别。然后,派人护送志丹同志的棺材过黄河,运往党中央所在地瓦窑堡……

《宋任穷画传》片段

《宋任穷画传》片段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件事,就是最近我多次关注央视CCTV官网中的一部电视片: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六集文献片《人民英雄刘志丹》,特别是其中第六集《丰碑永铸》,清楚地展现了刘志丹牺牲的过程,希望所有关心此事的人都能看一看。

裴周玉回忆文章:《最后在一起的时刻》

以上资料把刘志丹牺牲的经过讲得很清楚了,而高佩璞的文章与以上资料确实有太大的出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认为,通过回忆录来学习和缅怀革命先辈也是学习党史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回录记载了先辈们革命斗争的足迹,对学习党史、教育后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希望在回忆录的撰写中带有编造和歪曲历史的东西,或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哗众取宠、夹带私货,使我们的学习变了味。回忆录不同于小说或电视剧,他的生命只来源于真实。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伍晋南在陕西工作期间曾多次与夫人去看望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图为1997年,伍晋南的女儿伍依丽出差西安,受父母嘱托拜望了革命前辈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右)

1996年,原红28军政委、军长宋任穷上将(右二)及夫人在广州与伍晋南(左二)及夫人合影

1997年,原红28军特派员裴周玉将军(右二)及夫人与伍晋南(左二)在广州合影

1996年,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右二)、女婿张光(右一)来广州看望伍晋南(左二)及夫人(左一)合影

作者简介

伍安丽,女,中国共产党党员,红28军政治部主任伍晋南之女,北京市十一学校退休高级教师。1991年9月,被北京市海淀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7月,被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1995—1997年度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伍安丽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