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特稿】毛泽东诗词中的奋斗精神‖汪建新

作者:汪建新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9月8日第2版 发布时间:2023-09-09 14:42:22 浏览次数: 【字体:

47年前的今天,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是毛主席领导我们党,让亿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和制度基础。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无比怀念的心情,通过回顾毛主席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再次感受他一生非凡伟大的历程,从中汲取力量,激发斗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毛泽东诗词中的奋斗精神

汪建新

《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他曾在日记本上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在讲述1917年4月1日《新青年》发表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一文的相关情况时,也提到了这首诗。该诗最早见诸萧三所著《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他曾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两度同校读书。这首写作时间标注为“1917年至1918年”的《四言诗·奋斗》,语意直白,铿锵有力,不仅是毛泽东用以自励的人生箴言,是毛泽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贯穿毛泽东诗词的一根红线。

1

野蛮体魄强筋骨

1915年3月,同窗好友易昌陶病故,毛泽东为他赋诗《五古·挽易昌陶》,倾诉“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的悲情。当时,学生因病早亡的情形时有发生,1917 年学校里竟然连续病死7 个人。生活水平低下和医疗条件落后是客观原因,但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也不容忽视。湖南一师为他们召开了追悼会,毛泽东写下一副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这既是对英年早逝同学的哀悼,更是希望唤起大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这就不难理解,作为理论家的毛泽东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体育之研究》。他力陈“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强调身体是“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响亮口号。

从学生时代开始,毛泽东始终坚持锻炼,如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以及体操和拳术等。他不仅自己经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还曾贴出游泳启事:“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我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他曾对斯诺说:“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正因为体格强健,毛泽东才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高度自信,才拥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充沛精力,才具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度。即便到了晚年,毛泽东仍然锻炼不辍。他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北戴河迎潮斗浪;他在“春江浩荡暂徘徊”的乍暖还寒时节畅游湘江;他“不管风吹浪打”,连续多次“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2

改天换地方向明

“与天奋斗”“与地奋斗”,明确提出把“天”与“地”作为奋斗的对象。“天”与“地”既是社会,也是自然。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把“天不要怕”与“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相提并论;他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诘问,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作为一个革命家,毛泽东奋斗的目标就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而“敢教日月换新天”则是这一宏图大志的诗意表达。

革命年代,毛泽东要砸烂一个旧世界。他致力于彻底改变“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的黑暗现实,彻底摆脱“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人执笞绳,我为奴辱”的民族忧患,彻底铲除“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的剥削制度,彻底根治“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的动荡时局。为了实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理想,毛泽东“霹雳一声暴动”。“黄洋界上炮声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克敌制胜;面对“路隘林深苔滑”“赣江风雪迷漫处”“山高路远坑深”的千难万险,“雪里行军情更迫”“风卷红旗过大关”“大军纵横驰奔”,毛泽东攻坚克难,终于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理论变成了“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美好现实。建设时期,毛泽东要建设一个新中国。他积极营造“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建设局面,不断创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可喜成就,热情憧憬“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发展前景。面对“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的国际形势,毛泽东正义凛然,“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3

阵线分清敌我友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至理名言是对“与人奋斗”的最好诠释,毛泽东的奋斗从来都不是盲目的,总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既要分清斗争的对象,也要明确依靠的力量。1915年5月,毛泽东在揭露袁世凯卖国行径的《明耻篇》上愤然题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当时的毛泽东把救国救民寄希望于莘莘学子,但很快他就认识到:“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尤其是投身于中国革命之后,毛泽东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粪土当年万户侯”“六月天兵征腐恶”“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宜将剩勇追穷寇”,面对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毛泽东毫不留情,坚决打击。他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毛泽东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深知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笃信“兵民是胜利之本”。“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他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毛泽东指出:“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就要使我们的人多一些,就要孤立敌人。”1937年清明节,毛泽东亲自撰写《四言诗·祭黄帝陵文》,表达“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的坚强决心,堪称是中华民族誓死抗日的“出师表”。为团结爱国民主人士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毛泽东婉言相劝柳亚子:“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不赞同郭沫若“千刀当剐唐僧肉”的态度,指出“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认为受妖精蒙蔽的唐僧仍属于可以团结教育的中间派。

4

奋斗终生重当下

《论语·雍也》云:“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毛泽东把“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视为“其乐无穷”。“乐”,既是一种愉悦情感,更是一种行为态度,乐于奋斗是毛泽东生命观永不熄灭的亮点。1917年,毛泽东送给病亡同学的一副挽联写道:“与其苟且偷生,生无足道;非为奋斗而死,死有馀哀。”1939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西北青年救国会举行的模范青年授奖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1956年11月15日,他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的重要论断。

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开始,在奋斗人生的各个阶段,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毛泽东不懈奋斗、艰苦奋斗、永久奋斗。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毛泽东“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九死一生如昨”的战争年代,毛泽东“要向潇湘直进”“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在“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建设时期,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乱云飞渡仍从容”“梅花欢喜漫天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57年3月18日,毛泽东在山东省级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明确指出:“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但毛泽东深谙“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的辩证法则,他的生命意识表现出强烈的“当下”意念。相应地,毛泽东诗词特别注重对“今”的把握。“今日向何方”“今朝更好看”“今日长缨在手”“而今迈步从头越”“还看今朝”,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这样鞭策自己,也这样激励后人。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9月8日第2版

作者:汪建新

视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学习时报》2023年9月8日第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