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千户安小学——古蔺革命的摇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24 13:58:25 浏览次数: 【字体:

千户安小学

古蔺革命的摇篮

千户安小学,原名千佛庵小学,以1915年东新绅士王植三以千佛庵古庙为校址兴办学堂而命名。

1932年,古蔺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邓伯明到千户安小学任教,第二年担任校长。邓伯明担任校长后,辞退了学校的老夫子,邀请一些进步青年、共青团员如邓叔明、李家齐、唐德玲(唐运森)、刘宗沛、王良汉、侯成彬等到该校任职,彻底改组了原有教师队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革命性改革,教学内容不受国民党统编教材约束,增补了一些从进步报刊上摘下的政论性文章,在教法上改变了历来读死书、死读书的传统教法,重视音乐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将革命思想的传播寓于各科教学或课外活动之中。

邓伯明还组织师生进行郊游或长途旅行,并邀请古蔺城区、西区、镇龙山、乐用等地的进步知识青年参加活动。活动每次费时10天左右,队员100多人。他们每到一个场镇住下后,每天黎明即起,集中沿街跑步,呼喊革命口号或唱革命歌曲,以唤醒沉睡的人们,此即所谓“晨呼队”。待赶场的人们逐步到齐后,便集队上街游行宣传,边走边唱革命歌曲,呼喊革命口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待群众四集时,老师们便登台讲演,痛陈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互相勾结侵略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注重指出国家民族已面临生死存亡紧急关头,必须赶快觉醒奋起救亡。

千户安小学的活动在古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学生王星、王化东、邓应棋、陈觉民、蔡巽、余辉、张世祥、王赓、王凯、李象敦、罗昭、姜谦、李贤维、王天仲、郭希林、丁启、黄昌黎、李贤裕、赵瑞林、胡才源、王启端、李宗右等,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中有的成为古蔺地下党支部骨干力量,有的参加了红军,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8年,东新中学的前身古蔺县第二中学从二郎雷家沟迁到东新千户安小学旧址建设教学楼,1981年更名为“古蔺县东新初级中学”;2009年,东新中学把占据千户安小学旧址位置的古老的教学楼更名为东新中学的“校史陈列馆”,并作为古蔺县千户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千户庵地下党活动旧址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