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周恩来:“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来源:党的文献》202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4:31 浏览次数:424 【字体:

周恩来:“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赵丛浩

 1952年5月,周恩来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这一题词阐明了水利工程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的建设目标和原则。

 长江荆江段河道弯曲多变,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由于缺乏系统规划、管理、修缮, 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400余年间,平均不到10年就有一次大洪灾,严重损害了洞庭湖滨湖地区和江汉平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驯服洪水、 变害为利,1952年,党和政府决定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并逐步构建长江防洪体系。工程随后于当年4月5日动工,仅用75天就胜利竣工,在抵御1954年洪水等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江分洪工程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兴修的一系列水利工程中的一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出发,把兴修水利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对江河湖泊开展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在荆江分洪工程之外,还建设了官厅水库、淮河流域磨子潭水电站工程、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一批骨干项目。这些水利工程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改变了旧中国水患频繁的局面,维护了社会安定,而且发挥出灌溉、航运、发电等多重功效,把一些长期危害人民的“患河”改造成为有利于人民的“益水”,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复苏,也促进了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步。

 周恩来对新中国水利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比如,要久久为功,“水害变为水利是长期的任务”;要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将其视作“对人民负责的头等大事”,等等。这些要求,不仅为新中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明确了新中国水利工作必须遵循改造自然、服务人民的根本价值导向, 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源:《党的文献》2022年第4期

作者:赵丛浩(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 党的文献》2022年第4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