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这双草鞋,为何长征途中他只穿过两次?

来源: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4-10-22 23:54:05 浏览次数:560 【字体:

这双草鞋

为何长征途中他只穿过两次?

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

这双草鞋编得细密、周正,用的不是粗粝稻草,而是柔软的黄麻,还细心捻上了布条。草鞋的鞋尖上绑着两个小绣球,是草鞋的主人谢志坚系上去的。

1934年10月,红军战士谢志坚带着心爱的姑娘编织的草鞋,告别家乡,踏上了战斗征程,这一去就是17年。

长征途中他只穿过两次草鞋

一次为了怀念,一次准备牺牲

谢志坚是于都岭背镇燕溪村人。14岁那年家乡来了红军,他当过儿童团长,也做过侦察员,为红军当向导、送情报。

他的机智勇敢,令同村的姑娘黄春秀无比钦佩。当谢志坚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时,两位年轻人相恋了。

反“围剿”的战斗一场接着一场,两个人的婚期一拖再拖。这对恋人最终将婚礼定在了1934年的重阳节。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天正是红军战略转移的开始。

图片

1934年10月17日,谢志坚跟随部队从于都出发。春秀穿过拥挤的送别人群,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谢志坚身边,把干粮和精心编织的四双草鞋,送到未婚夫手中。

多年后,谢志坚回忆,这双草鞋他只短暂穿过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当地百姓撑船相送,他眼前浮现出恋人送他远行的情景,便穿上这双别具意义的草鞋;另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情势万分凶险,他又穿上了草鞋,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一个接一个硬仗,这双草鞋陪伴谢志坚一次次闯了过来。

图片

1934→1951

草鞋仍在,挚爱已逝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谢志坚把草鞋珍藏起来,等待与春秀重逢的那一天。

1951年秋天,他终于回到于都河畔。17年过去,草鞋仍在,但做草鞋的人却已不在。

自从谢志坚随红军走后,留在家乡的春秀也追随爱人的脚步,投身革命活动。1949年8月,于都解放前夕,春秀被反动派杀害。曾经的爱人,没能等到重逢那一天。

谢志坚为草鞋绑上一对红心绣球,将它捐赠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直到1992年老人病逝前,他还经常去纪念馆里看看他的绣球草鞋。

图片

如今,当研究者回望长征起点,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铭记着这段用信念和勇气谱写的征程——中央红军长征前短短五个月,赣南苏区扩充红军八万多人,捐献稻谷九十万担、被毯两万多条、棉花八万多斤、布鞋五万多双、草鞋二十多万双……

一担担粮食、一条条被毯、一双双草鞋,伴随着红军战士一次次斩关夺隘、拼死向前,将红军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来源:新闻联播


来源: 新闻联播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