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申福建 ‖ 底气

作者:申福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12 15:34:57 浏览次数:474 【字体:

底 气

申福建

两个儿子都在部队,作为军属,向婆婆在我们院子最受敬重,挑水、买进卖出,大家都争着帮忙。

向婆婆的大儿子向叔叔每次回家,见人热情招呼,给大老爷们敬烟,给小孩发糖,把满院子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他穿着军装,白衬衣扎得规规矩矩,整齐的短发根根直立,黝黑的脸庞轮廓分明,说话言简意赅,动作干净利落。向叔叔总是那么精神。

夜晚的院坝里,大家随意坐着,伴着星光、月光和从门窗透出来的煤油灯光,听向叔叔聊部队生活、城市见闻。当时,连火车也没见过的乡邻,你一言我一语,想把不清楚的问清楚,却总也弄不清楚。

那时候,向叔叔在我们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到过朝鲜,是一名出色的军人,还动员他的弟弟去了部队。本来还要动员他妹妹去,向婆婆实在舍不得,加之,年迈的向婆婆需要人照顾,他妹妹出嫁到邻近的生产队。

几十年过去了,那铿锵激越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还在耳边回响,这是向叔叔唱歌时我“偷”学的。但自从外出读书,就再也没有见过向叔叔,十几年前听说向叔叔不幸患癌症去世,我深感悲伤,也很遗憾没有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好在父亲对向叔叔了解,而且充满敬意,我一提起向叔叔,父亲就滔滔不绝,向叔叔的传奇人生又在我脑海中刻录一遍。

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主了!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这个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谁不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因此,城里人纷纷到农村安家落户。家在城郊的向爷爷家搬到我们院子,一同搬来的还有廖爷爷家、魏爷爷家。向爷爷是看风水的道士,廖爷爷是木匠,魏爷爷是挑夫,他们从没种过庄稼,但对土地的渴望战胜了对农活艰辛的畏惧。

向叔叔读过旧学,识文断字,是土改中的积极分子。丈量划分土地,登记造册,样样能干。不分白昼,不计报酬,深得干部群众信任。修建渝南公路时,向叔叔两挑碎石重着挑,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受到通报表扬。

当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铁蹄踏进朝鲜半岛,朝鲜面临着灭亡的危险,我国北方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唇亡齿寒,户破堂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人民军坚决抗击侵略者。

向叔叔一直关注着抗美援朝战争,当征兵的消息传来,他和适龄青年一起踊跃报名,结果,全区只有他一个人合格。儿子是母亲心头的肉,向婆婆有些担心。向叔叔态度坚决,他说:“你们忘了六月十八炸合川。如果我们都不去,美国鬼子打进来,我们又要吃苦了......”句句在理,无可辩驳。

小时候,我常常听说六月十八炸合川,但不知道日本鬼子如此惨绝人寰。1940年7月22日,也就是农历六月十八日,日寇出动96架重型轰炸机,对位于重庆西北部的合川县城实施轰炸,投掷重磅炸弹和燃烧弹500多枚,同时,用机枪扫射街上奔跑的人群。合川城区的久长街、梓桥街、明月街全部化为灰烬,苏家街、柏树街、大南街和嘉陵江沿岸街巷被毁大半。700余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炸毁和燃烧房屋4000余栋,炸毁木船90余只,2000多户无家可归,全城三分之二的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合川县城一片火海。

日本轰炸合川(图片来自网络)

向婆婆家的房子也被炸毁。“六月十八”,是合川人挥之不去的噩梦。向爷爷、向婆婆心有不舍,但知道孰轻孰重,千叮咛万嘱咐,终于答应向叔叔去参军。

村里置办酒席,为向叔叔践行,请向爷爷、向婆婆参加,乡政府、县武装部召开欢送会,敲锣打鼓把穿上军装、身披大红花的向叔叔送上汽车。按我们老家习俗,亲人出远门不能流泪。向婆婆不断抽噎,但泪水始终没有流出眼眶。向叔叔目光坚定,一点看不出他内心的波澜。

在艰苦的新兵训练中,向叔叔成绩优异,写的通讯报道被报刊采用,很快脱颖而出。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部队跨过鸭绿江。还未开赴前线,美国已在《朝鲜停战协定》签了字,这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在没有获胜的条件下签订停战协定。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及临时补充协议上签字(图片来源:环球视野)

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向叔叔一直以志愿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后来,向叔叔回国,到重庆步兵学校学习,到成都陆军学校任教官、提干,转业到永荣矿务局当领导。任何时候,他都保持着积极向上、令行禁止、两袖清风的作风。

每年农历六月,向婆婆都要把向叔叔放在家里的领章、帽徽、勋章拿出来晒晒。那是儿子的荣耀,那是母亲的自豪和对儿子的思念。

殷殷舔犊情,拳拳慈爱心。在祖国安危面前,这份爱变成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一代伟人。当得知要出兵朝鲜,毛岸英主动申请入朝,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由于入朝作战高度机密,需要一名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的俄文翻译,听了报告,毛主席当即决定:“那就让岸英去吧,我通知他。”就这样,毛岸英随彭德怀总司令一起入朝。当得知毛岸英光荣牺牲的消息时,毛主席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他才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让自己的儿子冲锋在前、牺牲在前,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境界。

身穿朝鲜人民军军服的毛岸英(图片来源:央视国际)

李爷爷右手食指少了一节,儿时的我感到奇怪。爷爷告诉我:“那是为了躲国民党抓壮丁,他自己拿刀把食指砍了的……我们那个时候怕得很,一看到抓壮丁的来了,马上往山上跑。”

抓壮丁抓不来人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马革裹尸。从毛岸英到向叔叔,每个热血青年都梦想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难道他们不知道战争会有牺牲?从毛主席到普通百姓,忍痛把儿女送上战场,难道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不,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国哪有家,小我必须服从大我!

这是毛主席作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艰难决策的底气,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底气……而今,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申福建(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