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金刚川》首日破亿:这座桥“炸不烂”,因为最可爱的人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作者:王 彦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0-10-25 17:36:50 浏览次数: 【字体:

70年前的今天

志愿军抗美援朝首战打响

10月25日

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造桥、炸桥、修桥、再炸、再修……看似周而复始,其实不过是三个字“炸不烂”。

在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中,就有这样一座“炸不烂”的桥。故事根据1953年7月真实发生的历史改编,那座真实存在过的英雄桥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部队送往金刚川的南岸,直到金城战役胜利,直到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上映首日,270余万观众走进影院观看《金刚川》,单片票房破亿元,排片比超过50%。能在工作日实现这一连串数据,与其说是中国电影行业以集体智慧、集体资源共同为一部主旋律大片护航,毋宁看成——无论时隔多久,那些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雄壮史诗的英雄先烈,都会永远被人们铭记心头。

影片第四章有着极为震撼的画面:人梯筑桥,令观众为之动容,“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今天的大银幕上又多了一笔新注脚。

而在影片之外,片尾字幕回放的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新闻镜头引发了最深长的泪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座精神传承的“桥”,真正不朽。

小人物小切口

刀刻斧凿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英雄雕塑

区别于以往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的主角和主线都不在主攻的战场。片名取自朝鲜的一条河,河流阻断了大部队支援金城战场的路,唯有一座志愿军自建的载重桥,成为事情的胜负手。志愿军大部队若能过桥便可直插金城,若不能,身后就是祖国,志愿军无可退路。于是,美军飞机不时来炸桥,我志愿军一次次修复命脉之桥。

电影开篇,山坡满目葱茏,忽有人头攒动,步兵连高连长与刘班长一番对话,把故事的核心交代清楚:次日黎明五点前,步兵连须配合工兵连完成修桥任务,确保大部队及时过桥。一个关于过桥的故事,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用三种视角、四个篇章复调叙事:步兵、对手、高炮班,最后归拢到桥。

步兵的篇章,主角是初上战场的新兵,他们为保家卫国奋不顾身地奔赴了未知命运的异乡。

原地待命时,年轻的刘班长习惯掏出贴身口袋的照片,照片里是逝去的战友。年轻人一心证明自己,想扛枪上战场,用战功来替战友赢回再也得不到的勋章。所以,听到上级命令他们协助工兵连殿后的任务时,年轻人下意识的反应是拒绝——他想冲在最前。

高炮班的段落,是一对师徒“过招”。

桥不远处有两门炮,一明一暗,明炮点负责牵制空中敌机,暗炮点主要任务是隐蔽、后发制人。吴京与张译饰演的班长关磊和连长张飞亦师亦友,为了两处炮位的执守,他们争执不下,看似“夺权”,实则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

值得玩味的是,电影里的张飞在关磊反衬下,格外谨小慎微。可暗扣《三国演义》里桃园结义的关张两兄弟,影片后半程,张飞与关磊并肩拼出了电影里最血性的一幕,绝不负当阳桥头、横矛立马的猛将之名。

另一个天空的视角,美军飞行员驾驶侦察机“丧门神”穿梭往来,希尔就是其中之一。起初,他和伙伴对志愿军满是不屑,作着打油诗取笑满眼硝烟。在武器装备尤其是空中战机绝对制霸的美军眼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过“黄蚂蚁”尔。

但转变在几个小时内发生。B26、榴弹炮、水中延时炸弹、B29燃烧弹……他们投下的炮弹威力一次赛过一次,可桥奇迹般地一次次被修复。

三个不同空间,三重视角,发生在一个夜晚的故事被“重复”了三次,其实不过是跟着不同心境,反复审视各人的信念与抉择。

于步兵,主题词关乎大局、成长;于高炮班,焦点落在了牺牲。

而跟随美军视角,观众更可以直观感受:什么叫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什么叫明知不可能而为之,什么叫血肉筑就钢铁长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的壮举就是!

《金刚川》的英文名是“牺牲”。管虎说:“中国人之所以能在板门店谈判,凭的不是武器装备,凭的是勇气和牺牲。”拍《金刚川》,就是为了以小见大,刀刻斧凿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英雄雕塑,唤醒“中国人骨子里留下的血性和不灭的风骨”。

许多人的影评在讲祖辈的故事

“炸不烂”的桥也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桥

《上甘岭》《英雄儿女》……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始终是中国大银幕上重要的一部分。硝烟已散,为什么这段历史有必要反复回眸?郭帆导演说:“为了长眠的英雄。”

《金刚川》在B站的预告片下,热评之一这样写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丹东凤城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亲人当年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所以,看到片尾筑起的人桥,眼泪奔涌而出;再到后来的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听着《英雄赞歌》看完字幕,突然懂了我儿时爸爸为什么最爱哼唱这首歌。”

无独有偶,在微博、猫眼、淘票票、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社交平台,年轻人的影评虽遣词不同,却都有类似的与人生相关的表述,“我姥爷”“我爷爷”……年轻人们说,是无数英勇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这片土地的砖瓦城墙;是他们的宁死不屈捍卫了如今的浩瀚山河。敌人枪炮再残酷,都抵不过那集结成军的万众一心。看完电影,许多年轻的心灵更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如今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在哪里。

从这一层面说,《金刚川》不仅在片中筑起了“炸不烂”的桥,致敬了英雄;也在过去与当下直至更远的未来之间,搭起一座“桥”,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尽一份力。

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金刚川》主题曲:英雄赞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 彦

图片来源:新华网 片方

来源: 文汇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