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张琼 申福建 ‖ 众志成城 保家卫国——内江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回顾

作者:张 琼 申福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8 15:23:52 浏览次数:803 【字体:

众志成城 保家卫国

——内江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回顾

张 琼 申福建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同时,美国侵略朝鲜的空中飞机,连续不断侵入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察、轰炸和扫射,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外来威胁,这对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尽管新中国历经百余年动荡不安,一穷二白,几十年的战争创伤还未平复,但是,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通过反复权衡,作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战略抉择。10月8日,毛泽东发布主席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8日晚,毛泽东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命令。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10月20日,党中央在国内发动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抗美援朝总会)在北京成立,负责领导全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11月初,中共内江地委根据党中央号召,迅即成立抗美援朝组织机构,并在内江县城区梅家山广场召开抗美援朝誓师大会。会后,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至1951年3月,全区召开规模较大的群众大会60余次,座谈会200余次,参加会议的共有300余万人次。至6月上旬,全区受教育面占总人口的91%以上。全区参加拥护缔结世界和平公约签名的达229万余人。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以及社会各个阶层,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运动。农业战线上,开展以加紧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朝鲜,保卫国家,保卫家乡的增产节约运动。各县(市)、各条战线、各界人士、各个学校掀起热火朝天的捐献飞机大炮的爱国捐献活动。据统计,在此次爱国捐献活动中,全区实际捐款250亿元(旧币,下同),折合战斗机17架。其中,全区工会102702名职工捐款69345万元。民盟内江分部为购买“民盟”飞机捐款42.67万元,内江县城镇妇女为购买“三八”妇女号飞机捐款108万元。

1950年11月,中共内江地委委员、内江军分区司令员(29师师长)周发田和副政委王新率29师赴朝参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中共内江地委委员、内江军分区司令员(29师师长)周发田(图片来自网络)

1951年6月6日,中共内江地委和军分区发出《关于扩军的联合指示》。指示发出后,全区出现母亲送儿、妻子送夫、青年妇女、中学学生等踊跃报名参军的感人场面。据内江县、资中县不完全统计,妻子动员丈夫参加志愿军的有1001人,母亲送儿参加志愿军的有1345人,简阳县第12区的76名青年妇女参加志愿军,沱江中学的曾弘毅、何志学、刘良陈(女)、张一鸣、李贵才、余泽黎、张兴谷、陈德华等学生先后报名参军。到1951年8月7日,内江专区向部队输送合格新兵1.76万人。到1953年3月9日,完成第2次紧急扩招新兵1.05万名。据内江4县1市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内江有3000余人献出宝贵的生命,有76人立下91次重大战功,其中,资中县的肖永清等3人被授予特等功臣,其他县有2人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特等功臣、一级英雄邱少云曾参与内江剿匪,他与战友化装成当地老百姓,机智勇敢地深入东兴区高粱镇安仁寨,活捉土匪头子刘海东。为此,师部授予邱少云所在连“剿匪先锋连”光荣称号,集体荣立大功一次,邱少云个人也荣立三等功。内江剿匪,淬炼了邱少云的胆识、智慧和毅力,孕育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前方保家卫国,后方拥军优属,解除前线将士的后顾之忧。内江专区及各县(市)相继成立优抚委员会(后改为拥军优属委员会)。优抚工作主要从救济困难、照顾生活、扶植生产、组织代耕、节日慰问等方面落实。对于烈军属的临时困难,在分配补偿、春耕贷款、棉花贷款、土地分配、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优先照顾,还酌情发放15—30公斤或20—40公斤的优待粮补助。据1951年不完全统计,内江各县为烈军属组织3万余个代耕互助组,代耕代收田地8万余亩。从1950年起,各县每逢元旦、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对烈军属进行逐户慰问。从1951年8月开始,每年的8月,各县(市)都召开烈军属荣誉军人代表大会,表彰“送子送夫参加”“积极生产、热心工作”的模范烈军属,援军优属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1952年2月18日,内江专区、县(市)领导及各界群众欢迎途径内江的15位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并分别组织了报告会,与会干部群众深受教育和鼓舞。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大量军人转业到地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内江地委专门成立“内江专区转业建设委员会”。1953年5月20日,内江地委发出《关于做好转业安置工作的通知》。当年,全区接收回乡转业军人3290人。

在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内江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内江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张 琼 申福建(内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