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荥经县荥河镇:红色传承带动绿色发展‖廖诗雪 赵泽华

作者:廖诗雪 赵泽华(荥经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07 17:02:20 浏览次数: 【字体:

荥经县荥河镇

红色传承带动绿色发展

廖诗雪 赵泽华

房前屋后茶园青青,阡陌纵横鸡犬相闻。走进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一排排整齐的三层小楼展现在眼前,绿色掩映中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给村庄带来一片壮烈的亮眼红色。

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

烈士村,坐落于荥经县北部高山地带,距县城23.9公里,因1950年解放军五五三团在当地剿匪中牺牲7名烈士而得名。曾经的烈士村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因开采煤矿,村民日子过得红火,但随着资源枯竭,落后产能淘汰,烈士村发展陷入困境,成为贫困村。如今,村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红色氛围,以及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气象,早已没有几十年前的硝烟炮火。但革命英雄的身影从未远去,那些历经烈火与岁月的革命遗址时刻提醒着人们,革命先烈曾在这片土地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村里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村民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村里煤厂多,环境差,公路也没有通,出一次门身上都是泥土,现在啊环境变好了,道路都硬化了,大家走路、上山摘茶都方便了。”村民脸上挂着笑这样说。

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

从煤乡到美丽田园,烈士村走出了一条红色传承带动绿色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依托本村红色资源,加上高山茶园、黄柏等产业,结合产业转型和乡村旅游,探索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双色融合发展振兴之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从地下挖煤炭到地上挖文化,不仅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恢复了生态,守住了绿水青山,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大步向乡村振兴迈进,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9年来,荥河镇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为契机,由最初只有30万元的小项目,通过多方筹资变成投入超千万的大基地项目,先后建成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岗家山拓展训练基地。

位于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的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2019年建成的占地9.02亩的岗家山烈士纪念广场,一次性可容纳120人举行党性教育活动,自建成后便成为荥经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

2020年,烈士村修建占地约1500平米的荥经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陈列馆集革命教育、学员培训、参观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整个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4个版块,运用了雕塑、图片、投影、油画、浮雕、场景、互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了荥经红色历史以及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

荥经县荥河镇烈士村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

今年,以“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为依托,该村又新建了三期项目——荥经县岗家山拓展训练基地,配套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包含真人CS、对抗训练、茶园观光体验等10余个拓展训练项目,与七烈士纪念广场、革命历史陈列馆形成“室内+室外”的培训模式,该项目已于今年7月完工。

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成后,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烈士村在不断做着加法。“盘活资源增收、产业带动创收、合作分红促收”,通过开办村资公司、产业基金入股、盘活村集体资产等形式,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人均超过179元,相比2019年人均22.27元,同比增长804%,实现跨越式增长,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荥经县岗家山红色教育自7月1日投运以来,已累计接待42个企事业单位,自发参观群众达3000人次,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基地为核心,继续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建设提升工作,二是启动荥河镇漂流体验项目工作,三是争创全国文明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扩展阅读

解放军七烈士英雄事迹

1950年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一八五师五五三团两个营进驻荥经,荥经县宣告和平解放。但盘踞在荥河镇等地的国民党残匪和地方反动武装与天全、汉源等邻县的土匪遥相呼应,叫嚣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他们勾结窜逃汉源县的国民党军胡宗南残部,啸聚山林,掳掠烧杀,人民苦不堪言。中共荥经县委、荥经县人民政府和解放军驻荥经五五三团按照中共西康省委和西南军区的指示,在全县组织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在围剿过程中,解放军遭到200多名土匪包围,与土匪激战数小时,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无援而壮烈牺牲。解放军七烈士为了人民的安宁和幸福,为民除害,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壮烈牺牲。解放军七烈士的英名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并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解放军七烈士永垂不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廖诗雪 赵泽华(荥经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