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毛泽东与四川④:驰骋川黔滇 四进巴蜀地——四渡赤水逼筑昆 巧渡金沙终入川‖毕剑横

作者:毕剑横 来源:《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发布时间:2022-05-26 20:26:10 浏览次数:593 【字体:

毛泽东与四川④

驰骋川黔滇 四进巴蜀地

四渡赤水逼筑昆 巧渡金沙终入川

毕剑横

正当蒋介石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川南古蔺地区,调兵遣将,把他的各路大军汇集到川南和黔西北一带,并加强了长江和横江防线的防守,做着阻截红军北渡长江,将其“聚歼”于川南的美梦时,毛泽东却趁贵州和云南敌军空虚之际,出敌不意地挥师东下,四渡赤水,再返黔北。

1935年3月20日下午,中革军委发出紧急命令:“我军决定东转,经二郎滩、林滩之线渡赤水河”,并派遣红军先头部队,带上全部工兵连,于3月20日晚和21日上午夺取太平渡、林滩两个渡口,各架两座浮桥等候;同时留小部分红军佯装主力,在镇龙山一带向古蔺游击,以继续迷惑敌人。如果说红军三渡赤水是公开的,是故意让敌人知道,以造成敌人的错误判断,那么红军四渡赤水则是秘密的,是绝不能让敌人知道的,以免其察觉是我军真正的战略意图。因此,红军这次东渡赤水,组织工作十分严密细致,一切行动非常隐秘。真正做到了毛泽东要求的“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

红军二、四渡赤水河之一的太平渡渡口(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3月21日晚至22日上午,红军全部渡过了赤水河,秘密而神速地抵达黔北。相映成趣的是,当红军闪电般离开川南秘密东进时,敌军却大摇大摆地向川南急速地西进,彼此恰好相对而行。当红军已抵达黔北的遵义、仁怀地区时,敌军的物资还在源源西运。红军战士嘲讽地说:“你们好好地去封锁吧,我们走了!”等蒋介石的大军集结川南时,红军早已全部撤离,以致蒋军将领牢骚满腹地说:“红军拐个弯,国军跑得脚板翻。”蒋介石“聚歼”中央红军的黄粱美梦,又一次遭到破灭。

红军四渡赤水示意图(图片来源:人民网)

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四渡赤水,重返黔北,又一次跳出了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包围圈。这使蒋介石大为懊恼,于3月24日由重庆带着夫人宋美龄、澳籍顾问端纳及陈诚等高级将领,迅即飞赴贵阳,亲自坐镇指挥,决心把中央红军消灭在黔北地区。

蒋介石对红军此次重返黔北的目的曾作了这样的判断:一是企图寻找渡河点北渡长江;二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因此,他在贵阳召集国民党军政要员作了如下的“训话”:“共军已是强弩之末,现今被迫逃入黔境,寻求渡江地点未遂,前遭堵截,后受追击,浩浩长江,俨如天堑,环山碉堡星罗棋布,已走入绝境,再无回枪之力。”因此他决心收紧对红军的包围圈,妄图一举将红军消灭于贵州北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二渡、四渡的主要渡口之一“太平渡渡口”,位于古蔺县太平镇长征街社区赤水河段(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陈浩平摄,图片来源:四川省情网)

毛泽东早已洞察蒋介石的图谋,率领红军到黔北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迅即突破敌军在遵义、仁怀一带的封锁线,向南疾进。与此同时,令红军一部伪装主力,暂时留在黔北地区活动,继续迷惑敌人,并钳制留在该地区的中央军吴奇伟、周浑元之部,掩护主力红军南下。他还嘱咐执行这一任务的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向西移师马鬓岭,并在往西北方向的大路两侧,醒目地摆上露天红字标语,燃放烟火,伪装主力,并到处散布消息,作出红军主力将向北出击的态势,以掩护红军主力向南转移,向乌江急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二渡、四渡的主要渡口之一“九溪口渡口”。现位于古蔺县太平镇九龙村8组(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陈浩平摄,图片来源:四川省情网)

蒋介石又一次中计,除令各路大军向黔西北靠拢外,还令滇军孙渡率所部快速由云南向黔西一带堵截。蒋介石向黔西调兵,红军却南向乌江前进。4月1日,红军在安抵坝击败敌军江防部队,南渡乌江,沿途摧枯拉朽,顺利地经过息烽等地,兵锋直指贵阳。4月4日占领扎佐,直逼贵阳城下。

贵阳,贵州省首府,简称筑,在这里的蒋介石正在等待红军被聚歼于黔北地区的消息时,万万没有料到,红军已兵临城下,打到他统帅部了。由于敌军的兵力都被甩在乌江北岸,贵阳守备力量空虚,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使他惊慌万状,寝食不安。当时他判断红军进攻贵阳的可能性极大,而眼下只有滇军孙渡部离贵阳最近,便向孙渡发了个十万火急的电报,要他率部速赶到贵阳“保驾”,并先期控制贵阳附近清镇机场,以保证他逃命。

毛泽东运用“示形”的方法,示形于东而去西,作出佯攻贵阳的态势,“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借蒋介石之手迅速调出滇军,以便进入云南。他对朱德等红军将领说:“只要能把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因为调出了滇军,云南防务空虚,这就为红军入滇,北渡金沙江扫除了障碍。

奔腾在川滇交界处崇山峻岭中的金沙江(图片来源:四川党史)

红军到达贵阳附近后,并不攻城,而是将主力转移到贵阳东面的贵定、龙里一带,作出向东攻取黄平、施秉、镇远的态势,使蒋介石又错误地判断红军将出黔东,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判断。于是他又急忙调兵遣将,将增援贵阳的部队,包括孙渡的滇军在内,调往黔东追堵。

调出滇军,正是进军云南的大好时机,于是毛泽东由“声东”转而“击西”,于4月9日,率领红军主力由贵阳至龙里间仅30里宽狭窄地段,秘密穿过湘黔公路,折而向西,以每天120里的速度,渡过北盘江,向云南急进。

在进军云南途中还发生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当红军先头部队正沿黔滇公路急行军到达曲靖附近时,与小股敌军发生了遭遇战,截获了向东行驶的汽车,车上还有10箱白药和10万分之一的云南省详图。原来这是中央军薛岳部一名副官所乘坐的车辆,白药和地图都是“云南王”龙云亲自批给的,想不到未出滇境即落到“从天而降”的红军手里。

当时红军总部只有一份云南省略图,没有金沙江渡口的位置,正急需找到一份小比例的云南省详图,以便准确地找到可供大部队渡金沙江的渡口及前往的具体路线。得到了龙云亲自献上的地图,真是喜出望外。一位红军指挥员风趣地说:“三国时刘备入川,是张松献地图。这次红军入滇,则是龙云亲自献上的地图。”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四渡赤水示意图(1935.1.19—5.9,图片来源:人民网)

当这些珍贵的地图送到毛泽东手里时,他高兴极了,表扬先遣队的这一战果,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重要,为革命立下了大功。他指着地图兴奋地说:“我们正为没有云南详图而犯愁的时候,敌人就送上门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4月28日晚,毛泽东和中央及军委的主要领导人举行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利用刚缴获的地图,研究和部署了红军入滇后的行动,决定派一支红军佯攻昆明,其余红军主力则乘尾追敌军还距我军三四天行程之机,迅速北上川滇边境,抢夺金沙江渡口进入四川。

根据毛泽东的这一部署,佯攻昆明的红军部队大张旗鼓地向云南省会昆明挺进,沿途到处书写“打到昆明去,活捉龙云!”“打倒云南军阀龙云!”等醒目标语,大造进攻昆明打倒“云南王”的舆论。红军于4月29日攻占昆明附近的杨林,并迅速推进,到离省城仅30里的大板桥,在这一带赶制爬城云梯,公开地进行攻城演习。

这些情报迅速传到昆明,全城人心惶惶,一日数惊,外国领事馆和在昆明的外侨,纷纷沿滇越铁路向越南撤退,形势十分紧张。这时龟缩在昆明的“云南王”龙云,更是忧心如焚,坐立不安。由于滇军 主力已东调贵州,春城十分空虚,他只好急令各地方民团,迅速开到昆明“护驾”。这样,云南其余地方兵力更加空虚,远离省城的金沙江一带,兵力更为薄弱,毛泽东抓住这一良机,把红军主力分为三路,直奔金沙江沿岸的龙街渡、洪门渡和皎平渡。

金沙江会理县皎平渡全景(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根据毛泽东的部署,刘伯承率先遣队于5月3日下午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口,并迅速渡过江,控制了整个渡口。毛泽东于5月3日晚赶到皎平渡,于次日黎明前平安地渡过金沙江,在长征中第四次踏上了四川的土地。

1935年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皎平渡时,毛泽东同志住过的山洞( 会理市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蒙琼英 供图)

中央红军主力经过七天七夜,于5月9日全部人马悉数过江,无一损失。

改写历史的猫耳洞——1935年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皎平渡时,红军领导住过的山洞(会理市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蒙琼英 供图)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中革军委指挥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经过三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消灭于川黔滇边境的图谋。这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军在军事上被动挨打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也为长征胜利和进一步开展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这一卓著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它将永远彪炳于史册!

(本文选自1995年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毛泽东与四川》一书)

来源:《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作者:毕剑横(1935年生,曾任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主编、四川省毛泽东思想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中共党史学会毛泽东思想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毛泽东哲学研究会理事等职)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