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邓安明‖学习党史、国史应自觉增强“四个自信”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学习党史、国史应自觉增强“四个自信”
邓安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历史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习好党史、国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清历史、谋划未来,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入学习中国近代发展史,增强道路自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奋进史,增强理论自信。从1921年到2021年,我们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百年,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百年,是苦难中成长、磨难中奋起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党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是我们党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品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10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智慧力量和理论武装。
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深入学习新中国建设史,增强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历史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法宝。
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史,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炎帝起,中华各族人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祖国的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史经历了坎坷的路程,但一直传承着炎黄的血统和无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要把中国精神作为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西迁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谱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光明美好未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历史证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作者简介
邓安明,1986年生于四川绵竹,供职于北京环境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政工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文艺评论家。著有诗文集《生命的行走》、诗集《青春如丧》、评论集《文艺的立面与审美》。小说《勐岗小镇》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二等奖、第二届三星堆文艺奖,杂文《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入选江苏省高中二年级语文考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