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读书日特辑】交子一脉 “穿越千年”金融文明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24 00:12:52 浏览次数:128 【字体:

交子一脉“穿越千年”金融文明

2025年4月23日下午,“交子一脉·‘阅’见千年”主题文化活动举办,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资深媒体人章夫携其历时三年创作的历史人文著作《1024-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简称《千年交子》),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展开精彩对话,带领现场读者“穿越千年”金融文明。

图片

1024年,北宋交子的官方发行,标志着长期在民间流通的信用票据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从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是中国金融业对全球同行的重大创新和历史贡献,交子也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张“交子”,如何让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作者如何从在地历史文化视野,回望往事烟云,透视东西文化的互鉴之道?

在《千年交子》这部三卷本著作中,章夫通过30余个关键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从交子诞生到数字货币兴起的千年金融史诗。

图片

活动现场,章夫从交子的原材料“构树”谈起,从构树的生长土壤、习性,再到功能用途,瞬间打开在场读者对这一风物的历史感官。此外,章夫还深度解读了“交子”背后的千年历史进程与脉络。他表示,“交子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是成都贡献给世界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的信用精神,至今仍在影响全球金融格局。”

随后,章夫与蔡尚伟展开精彩对谈。二人从“裂纸为币”的工艺革新,谈到“交行天下”的开放精神;从蜀地楮纸上的信用符号,论及当代数字货币的技术革命。蔡尚伟教授说:“交子的诞生证明,金融创新需要文化土壤。成都自古就是多元文明交汇之地,这种包容性正是创新的源泉。”

图片

在自由提问环节,观众围绕交子历史、金融文化创新等话题踊跃发言。一位学生提问:“千年后的数字货币,是否会像交子一样改变世界?”章夫回应:“技术形式在变,但信用的本质从未改变。这正是我们今天重温交子故事的意义所在。”

交子金融博物馆胡垚告诉记者,“书籍是凝固的时间,金融是流动的文明,从北宋交子到现代数字货币,成都始终站在金融创新的前沿。希望以书为媒,让更多人了解交子这张‘成都名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图片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交子·互鉴书院”揭牌仪式。下一步,交子金融博物馆与互鉴书院将在推动巴蜀文化交流互鉴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采写: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供图:活动方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