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教育】科技筑梦未来 艺术点亮人生——记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第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作者:杨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20 22:29:53 浏览次数:118 【字体:

科技筑梦未来艺术点亮人生

——记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第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杨明强

2025年5月16日上午,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彩旗飘扬,凯歌嘹亮,全校1200多师生云集运动场,与应邀前来的20多位各界领导、嘉宾和家长代表,共同欢度第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图片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第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现场

石室锦外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创建于1903年,名为“存古学堂”,旨在保存国粹;1907年,选址在成都城南黉门街四先生祠内;辛亥革命第二年,存古学堂更名为国学院;1927年,改名为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1931年,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改设川大附属高中,校门移至小天竺街;1935年附高停办,改设私立济川中学;1952年,被收归国有,更名为“成都市第十六中学”;2009年,为更好地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发展目标定位为“中心城区、外语特色、精品初中”,学校加盟石室教育集团,更名为“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简称“石室锦外”。

图片

快活无边的啦啦队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一进入校园,稍加留意观察,笔者便发现:“敢为人先宏济巨川”“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求真、认真、较真”“高雅、儒雅、文雅”“以民族的魂牵世界的手”,这些办学理念、教育格言等等,扑面而来,其书香校园的文化底蕴和教改气息,令人深受熏陶,肃然起敬。

图片

台上精彩,台下更投入

上午9时,校园艺术节在学校管弦乐队的伴奏中拉开序幕。校长潘万勇在致辞中首先欢迎四川省直作协、电子科大、成都大学和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锦里小学和计算机实验小学等各界领导、嘉宾和家长代表的莅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锦外的关心和支持。

图片

管乐合奏拉开艺术节序幕

图片

校长潘万勇致开幕辞

潘万勇指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科技与艺术双轮驱动”的育人理念,系统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科技教育方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力量,开设“人工智能启蒙”“数学编程”等校本课程,组建科技创新社团,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用好武侯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源,建设数学实验室,为中学生深度学习和探索实践提供平台;在艺术教育领域,打造“一专多能”的课程矩阵,除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外,还开设有合唱、管乐、民乐、版画、非遗年画等校本特色课程,并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共建“艺术实践基地”,定期邀请专家进校指导,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课堂中交融,在校园中绽放。

图片

表演民族歌舞《如故》

图片

八年级6班表演情景剧《哪托再闹海》

图片

八段锦表演

图片

军体拳表演

图片

宣读《环保倡议书》

图片

争当环保小卫士

本次艺术节展演活动,分“承艺润心-艺绽芳华、艺创赋能-智启未来、悦韵飞扬-向光前行”三大篇章共16个节目,包括歌舞表演、情景剧、诗朗诵、表演唱,以及融合中医文化和体育锻炼的“八段锦+武术+军体拳+穴位拍拍操”,内容丰富,表演精彩。这些节目,80%都是该校初一、初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充分彰显了青少年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气息和超常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后两个“压轴戏”节目——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大学生的表演唱《茶山新歌》和锦外教师代表的歌舞表演《最初的梦想》,把展演活动推向高潮。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表演和本校教师的载歌载舞,赢得全场师生及来宾不绝于耳的击节声和喝彩声。

图片

民族舞串烧

图片

青春飞翔

图片

情景剧《敢为人先》

图片

现场检测纸桥的设计与搭建效果

图片

民族舞蹈表演

图片

乐队表演《海阔天空》

图片

七年级3班师生歌舞表演《光亮》

图片

红五月里载歌载舞

图片

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大学生表演《茶山新歌》

图片

锦外教师激情澎湃地表演《最初的梦想》

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表演,以及穿插领导和嘉宾的授牌、颁奖环节和杰出校友的短视频播放,让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精彩纷呈,美轮美奂。

图片

党组织共建单位和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图片

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右一)、校长潘万勇(左一)与受聘专家合影

图片

学校领导和嘉宾为征文获奖师生颁奖后合影(宁画摄)

图片

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陈雷老师作科普报告

离开校园之际,笔者与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做了专题交流。张华书记说:正是依托扎实的课程体系,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呈现出更丰富的内涵与更高的水准。科技方面,同学们运用物理和化学课堂所学,完成了纸桥的设计与搭建、PM2.5检测仪自制等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作品;艺术方面,融合心育与美育,通过漫画、海报、手指造型、彩铅涂色、摄影等形式,呈现学生们心中、眼中的花草树木、家人同学、宠物伙伴等形象,以定格生活中的美好和心灵治愈的瞬间等学生自创作品,充分展现了学校课程学习与自主创作的深度融合。这些成果,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彰显,更是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如今,科技与艺术如同照亮未来的双盏明灯,唯有兼备创新思维与人文情怀,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锦外师生将以本届艺术节为新起点,将探索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在科技中追求真理,在艺术中涵养心灵,奋力谱写“五育并举”新篇章,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武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2025年5月19日

于成都光华村皓月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招考委、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报》原主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