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5):格萨尔文化走廊│无处不在的格萨尔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12 17:13:45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格萨尔文化走廊

无处不在的格萨尔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其卷帙浩繁、结构宏伟、场景壮阔、诗文绚丽而与《伊里亚特》《罗摩衍那》《罗诃婆罗多》一道被誉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建国以来,《格萨尔王传》史诗调查征集情况显示,《格萨尔》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广为流传。但流传最广泛、最集中的还是康巴地区,即甘孜、玉树、果洛、昌都几个地区。特别是沿317国道向西,以德格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格萨尔文化走廊。

康区流传着这样一首谚语:“每一个藏人的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这说明《格萨尔》在康区可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对康巴人来说,《格萨尔》与他们的精神生活水乳交融,是他们的理想、信念、追求,是他们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个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见,能真实感觉其存在的一部英雄传奇;是他们认识历史创造力的教科书,是他们战胜艰难困苦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他们排忧解难,自娱自乐的艺术方式;是他们精神生活里最圣洁的领地。因此,在康区,《格萨尔》不仅以传唱形式存在,而且还以藏族民间文化的诸多形式——传说、民歌、叙事诗、谚语、赞词以及雕刻、绘画、藏戏、舞蹈、寺院羌姆、祭祀供奉等紧密相连,形成了康区文化中独特而亮丽的格萨尔文化现象。

在康区,有关格萨尔的风物、遗迹、传说比比皆是,康区的山山水水都有格萨尔的踪迹。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如数家珍地向你娓娓道来。德格阿须有格萨尔神庙;原邓柯俄支有格萨尔龙狮虎鹏宫遗址;德格龚垭有贾察欧曲错宗遗址;色达色尔坝有格萨尔王大将尼奔达雅的遗迹。单就甘孜州而言,与格萨尔王有关的风物遗迹就达数百处。

有关格萨尔的遗物,在甘孜州白玉嘎拖寺、德格仲萨寺、原邓柯俄支寺都珍藏有岭国的各种兵器、鞍鞯等。达那寺附近一洞窟里有岭国三十员大将的灵塔牌位,白玉嘎拖寺和德格龚垭埃瓦寺1958年前还珍藏有贾察的子孙为贾察逝世祈祷的回向文写卷……

在康区,格萨尔及三十员大将、妃子珠牡等的泥塑像、石刻造像、铜造像、唐卡像、木刻版画等甚为普遍。四川省博物馆珍藏有来自甘孜地区的格萨尔唐卡十几幅,在靠近道孚的丹巴莫斯卡草原近年发现有历史悠久的格萨尔石刻像,德格仲萨寺、甘孜东谷寺等寺院有格萨尔唐卡,白玉康翁寺有格萨尔骑征铜铸像,德格竹庆寺修行洞有果萨等的石刻造像,石渠的巴格玛尼墙中有大量格萨尔石刻。

在甘孜地区德格竹庆寺、龚垭寺、炉霍玲龙寺等一批宁玛派寺院,每年要跳格萨尔羌姆、演格萨尔、贾察等藏戏。民间要跳“格萨尔林卓”(即格萨尔锅庄)。

康区又是说唱《格萨尔王传》民间艺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上世纪60年代,仅在甘孜州康北三个县就粗略发现杰出的民间说唱艺人20余人。据全国格萨尔办公室掌握的情况,99位藏族民间艺人中,康区的就占36名。这里还未将甘孜州现有的15名民间说唱艺人包括进去。如全国著名的格萨尔说唱家扎巴、玉梅、洛达、曲扎桑珠、抄本世家布特尕祖孙三代等人都是康巴人。以上仅指能背诵说唱一部以上的民间艺人。能照本说唱的人,在康区可说是如夜空之星星,不可计数。

格萨尔说唱家扎巴(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全国格萨尔办公室公布已收集的25部《格萨尔王传》木刻本中,除去相同的部分外,不同的共7部,这7部木刻本就是原邓柯林葱土司家刻印的《天岭卜筮》、《赛马称王》、德格印经院刻印的《卡契玉宗》、德格八邦寺刻印的《大食财宗》、江达县波鲁寺刻印的《分大食财宗》、江达县瓦拉寺刻印的《地狱救母》。很显然,《格萨尔》惟一的7部刻本均出自康地区。

阿须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阿须乡。2002年,全国20多位格学家现场考察认定,格萨尔王诞生于阿须乡的协苏亚给康多。在《格萨尔王传》“英雄诞生”中,说格萨尔王的出生地“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如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左山如同母虎吼,右山矛峰是红岩。”这与现在阿须乡的协苏亚给康多的地貌完全吻合。

格萨尔故里四川省德格县阿须草原(图片来自网络)

阿须是格萨尔王的故乡,至今仍可见在阿须由格萨尔家族后裔修建于1790年的格萨尔纪念堂遗址。俄支是格萨尔王建都的地方,故都森周达泽宗占地面积43143平方米,内含大殿、印经院、松石九梁大宝帐等建筑,四周坐落四个村宅,喻为四大门卫,格萨尔王去世后,林葱家族将其改作家庙。在俄支有一神山叫阿俄给宗,是岭国的神山,“阿俄”系发音词,在格萨尔王史诗传唱时均以此起头。俄支寺位于神山脚下,是林葱祖先的家庙,格萨尔王父亲生伦呷玛仁协出生地旧址遗迹也在俄支。同时,在县内其他地方,也分布有岭国家族的家庙、神山,汪布顶乡有一名叫朱尼东多吉洛珠的秀美山峦,是岭国的神山之一;有一座观音神山,系由格萨尔王开掘;在普马乡境内有一多加米罗神山,是辅佐格萨尔王统一疆域的著名神山,在岳巴乡有一格萨尔王家庙琼波拉绒的官寨遗址。

格萨尔故里德格阿须草原格萨尔王纪念堂大殿里的格萨尔王(图片来自网络)

竹庆是格萨尔藏戏的发祥地,也是宁玛教派主寺所在地,相传竹庆寺跳神为祭奠格萨尔王;据说在前期塑造大将面具时土登曲英多吉漏塑了大将努欧友刀的面具,其显灵质问,后补塑,故在表演出场时排最后一位。竹庆辖区,至今沿袭着在赛马时岭国三十员大将出行巡回及战马清点的场面。笔者曾参加过竹庆寺的一次盛大活动,不仅仪式繁复,场面盛大,而且四方百姓盛装云集,显然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僧俗各界高度重视的节日。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9):深藏不露雅砻江│稀世之美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0):深藏不露雅砻江│秘境九龙(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打开康巴之门(41):深藏不露雅砻江│秘境九龙(下)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2):大道风景│川藏大道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3):大道风景│民居风景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4):大道风景│道孚民居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