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城市壁画要有文化内涵(城市更新,艺术何为?)

作者:齐 喆 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第 08 版) 发布时间:2020-08-16 17:10:53 浏览次数:453 【字体:

齐 喆 

《人民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第 08 版)

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的“北京地铁六号线壁画系列”之一,陈若菊、周令钊、郑宁陶瓷浮雕《凤舞朝阳》。

唐小禾、程犁壁画《楚乐》。

2018年,由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组织的“中国壁画”系列丛书第一辑中的12卷已完成出版。

伴随中国城市建设进程,城市壁画逐渐发展起来。大批壁画家以重振中国壁画雄风的热情,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从理论建设、创作实践、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索中国当代壁画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城市壁画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作为壁画家,每到一座城市,我常常会带着职业习惯寻找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形象载体。遗憾的是,在一些城市公共空间,挂装石材、金属饰板、杂乱的广告牌以及平庸的墙壁装饰,往往掩盖了城市之美,更不能彰显城市文化精神。壁画界亟须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抓住新一轮城市更新的机遇,以更主动的姿态,创造一批属于这个时代,融入各个城市,能让大众直接感知,并影响市民文化生活的、具有地标性意义的新壁画。

彰显时代气象

现代壁画的重要价值,在于以富有时代气象的艺术表现,引导大众审美,从而使壁画创作成功介入社会。可以说,壁画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时代性。

壁画必须依附于城市建筑而存在,建筑也因壁画的存在,更有文化气息。壁画与建筑共存的长久性,决定了它不是一种能够被随时更替的流行文化。因此,城市壁画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文化内涵。壁画理应通过对时代强音的表现,以其特有的影响力,有效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深刻、形象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中,一个突出特点是,新一代壁画家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关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兴事物,由此打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壁画作品。比如,位于太原市晋文公祠的《城濮之战》,将中国传统壁画的重彩绘制工艺与当代造型语言相融合;陈列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红军广场的《红星颂》,聚焦革命历史题材,表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之情;杭州地铁四号线壁画《钱江潮涌》表达青绿山水形态,富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

这些作品突破创作局限,彰显时代精神,提升了中国当代壁画的审美品格,代表了中国当代壁画的创作水平,搭建起题材、形态、材料与现代空间之间的桥梁,通过壁画语言的创新,不断增强艺术感染力,发挥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坚持以美育人

壁画是直接面向大众的艺术。与一些悬挂在楼宇厅堂的美术作品相比,壁画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需要让大众理解、被大众欣赏,而不能过于强调自我表现。壁画创作者的“小我”,应融入服务时代的“大我”之中,壁画家应当在为公众服务中找到并确立艺术个性。

在专业创作中寻求大众审美与艺术个性的平衡,并不容易。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壁画家简单追求壁画材料本身的物质美感,形成对材料过分依赖的倾向;一些墙壁装饰普及速度快、覆盖面广,内容与形式却单调浅薄;一些作品简单挪用现成的套路与程式,拼拼凑凑,缺乏艺术生命力……

壁画不仅应满足公共空间中的审美需求,还应“润物细无声”,发挥以美育人的功能。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壁画作品,像表现中国古老神话传说的《哪吒闹海》《白蛇传》《火中的凤凰》等;表现历史文明和革命精神的《楚乐》《淮海战役》《抗联之魂》等;具有时代感的《科学的春天》“南京地铁一号线壁画群”“北京地铁六号线壁画系列”等;表现民族和地域风情的《森林之歌》《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创造·收获·快乐》等,都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历史证明,负责任的艺术家在审美上的领先与超前,最终提升了壁画界乃至社会的审美水平,促进了城市壁画的整体发展。当代壁画家要诚恳地创造,大胆地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才是更深刻意义上的为大众服务。

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应以文化的担当和艺术的力量,发挥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传播的职能,充分展现介入现实生活的直接性以及与社会大众互动的亲和力。

传播地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风貌与特色。但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壁画创作以超级大都市为范本,简单模仿,模糊了原本的城市面貌与文化特色。如何以壁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将各地区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转化成生动的城市艺术形象,是壁画家应当思考的课题。

壁画是环境的艺术。关注城市环境,在特定的城市空间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塑造城市文化品格,促进文化交流,是时代对壁画家的要求。我们要提倡重视壁画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提倡壁画创作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积极有益的养分。同时,艺术家们有责任将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精神内核以艺术的形式保留下来,使文化艺术保持多样性,使壁画作品更具个性魅力,使城市面貌更加鲜明生动。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地铁壁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京、北京、杭州的地铁壁画连续三届在全国美展上获奖。这些既有城市文化特色,又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壁画作品,化身为一座座“流动的美术馆”,拓展了公众审美视野,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做出了贡献。

时代需要壁画,大众喜爱壁画。城市更新的时代浪潮中,当代壁画拥有无限发展生机。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