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浓浓年味画中来

作者:荣池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26日 03版) 发布时间:2020-01-26 10:33:39 浏览次数:823 【字体:

金鼠报春(剪纸)张标

 

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油画)韩博

 

年年红(中国画)李立

 

福禄寿喜(剪纸)高凤莲

 

火焰花(中国画)许敦平

 

书春图(中国画)马海方

 

正月风——走近高跷(中国画)范士轩

 

清露滴翠(中国画)程烁

 

盛世观灯(版画)黄芸芸

 

辉煌(中国画)董小明

 

  “祝你的每一段旅行都能乐不思‘鼠’”“愿小朋友的成绩‘鼠’一‘鼠’二”“愿你的红包‘鼠’不胜‘鼠’”“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鼠’”……打开微信,来自亲朋好友的鼠年问候五花八门。新年伊始,手机信息声、电话声犹如窗外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承载着满满的惊喜,寄托着沉甸甸的祝福。红彤彤的窗花,喜艳艳的对联,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和充满创意的祝福语装点着新春佳节的每一天。

  “年”给人的印象是多样的,在诗人笔下,过年是“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是“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而在美术家的作品里,斑斓的色块和流转的线条拼凑出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悦面孔,是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每个人对新一年满怀的期待。

  纸上乾坤大,画里岁月长。美术作品一直在传统年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各种年俗交织在一起,在表达百姓祈福心愿、记录民间年节习俗的同时,也使节日充满了文化味。马海方的中国画作品《书春图》是一件典型描绘年俗场景的佳作。“大地回春”“万事亨通”等吉祥祝福语写在高高挂起的大红春联上,画面下方,人们正围观着春联的创作:有的帮忙扶住纸张,有的满脸喜悦探头观看,还有的小孩为了看得仔细干脆将半个身子伏在桌面,热闹的场景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冷。作品以生动的造型语言展现了传统年俗的独特魅力。除了写春联,贴窗花也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剪纸艺术家高凤莲的作品《福禄寿喜》饱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每一种元素都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这些人们熟悉又喜爱的自然之景,经过手艺人精巧的艺术处理,变成了充满设计感的平面化图式,并通过精心设计的线条和装饰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精美绝伦的画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加注重表现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他们笔下的春节故事也越发鲜活起来。黄芸芸的版画作品《盛世观灯》里,辉煌的灯火、绚丽的烟花穿透树木的剪影,喜庆的氛围扑面而来;韩博的油画作品《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以写实的艺术语言生动描绘了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伍,严谨而不失趣味;罗小珊的中国画作品《工地春晚》则聚焦了过年还留守在城市的农民工兄弟,他们以简单的道具作为乐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生动展现着建设者们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

  新的一年开始了。一件件美术作品里,是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年的期盼。而那些凝固在画作里的年味,也将化作力量,温暖我们一整年的旅途。

  (本报记者 荣池)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