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7-07 16:08:56

从鸡公车到共享单车,看成都70年公共交通工具进化史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19-09-22 22:57:36 浏览次数:1234 【字体:



准时、便捷、不堵车,地铁的这些优点让它如今成为多数成都人早晚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首选。建国70年以来,成都人的公共交通工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历史悠久的鸡公车

广袤的成都平原阡陌交错,正是鸡公车大显身手的好地方。鸡公车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辘轳车”。



农民在推鸡公车

以前,由于交通不发达,鸡公车成为了农村中的主要运输工具,运劳动工具、运肥料、运粮食,可全靠了鸡公车。每天清晨,勤劳的乡民们拉着装有劳动工具的鸡公车出门,在田间地里一忙活就是一整天,傍晚再拖着疲惫的身影拉着鸡公车回家。在耕种之余,乡民们还赋予了鸡公车另一种用途:贩运。贩运又分为两种:载人和运货。

贩运的鸡公车又叫高车,因为它的架子比一般用来运粮食的车子高一些、宽一些,看上去更结实漂亮。推鸡公车的人被称为“鸡公客”。农闲时乡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推着自己的鸡公车聚集在交通要道,吆喝揽客。一天下来,穿着草鞋的脚板磨出了血,握车把子的手心起了泡,也不过只挣得三五个可怜的铜板。然而就是这样的营生,因为生活所迫,也是竞争激烈。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都农村地区普遍修了公路,鸡公车才逐渐衰落。

曾经风靡的黄包车

成都的黄包车,自从1899年出现到1958年被淘汰,中间历经60年,在成都城市交通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成都刚解放时,城区尚有黄包车7919辆,车工约1.9万人。成都人民政府鼓励黄包车继续营运,以维持生计。1950年8月,成都市总工会(筹)出面召集街车、长途车代表和有关单位开会协商,使持续近20年的街车、长途车行驶范围的业务纠纷真正得到解决。



黄包车雕塑

1952年起,政府逐步将黄包车工人转移到其它行业或改蹬人力三轮车。1956年,城区仍有黄包车1410辆,但多转入小街小巷或者夜间行驶。1958年,尚存破旧黄包车1300辆。10月,城区统一行动,将这批黄包车改作运货架车,黄包车基本被淘汰。70年代末,成都最后一辆黄包车被峨眉电影制片厂收购作为道具。从此,黄包车在成都市城区绝迹。

穿街过巷的人力三轮车

成都市城区的第一辆人力三轮客车是1954年6月由上海购进的,以后逐渐增多,当年底便发展到9辆。



人力三轮车

1955年末,增至70辆。这些车辆多数是由成都的走马街、皮房街、忠烈祠西街、盐市口等5家自行车修理店改装而成,少数从上海、西安购进,车辆为私人所有。三轮客运车灵活方便,即可在车站码头候客,又可穿街过巷拉客,一呼而至,大街小巷畅行无阻。尤其在深夜或者清晨行人欲去赶火车或送病人去医院,比乘坐公共汽车更为灵活方便。

一度洋气的自行车

上世纪70年代,成都地区才逐渐普及了自行车。到了90年代,成都城区满城都是自行车。自行车的品牌大多是永久牌和凤凰牌,此外有成都沙河堡自行车厂生产的“峨眉牌”自行车。



峨眉牌自行车标志

当时的成都年轻人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可以说是十分洋气了,因此他们对自行车也特别爱惜,车身上容易被磨花的地方都要用胶条缠住。

不断升级的公交车

1952年7月,16辆用小道奇旧货车底盘改装而成的公共汽车开通了成都第一条公交线路:从梁家巷到盐市口。据老公交驾驶员张建说:“第一线开行这天像办喜事一样,每辆车车头都挂着大红花和领导人的画像,由盐市口驶向梁家巷。”



老成都公交

紧接着在成都公交在八九月份开行了第二线,年底又开行了第三线。到1956年,成都市区开行公交线路市区5条线、郊区2条线。一直到1962年,成都公交车才开始以“路”命名。

1956年,政府动员成都市民自愿购买福利公债,发展城市交通事业。大家积极响应,机关、厂矿和个人都踊跃购买。1956年,用福利公债在修理厂装配公共汽车20辆,取名“锦江”牌。这种用福利公债购买的汽车,当时称为“福利车”。

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成都的公交车现在已经有400多条线路,载客量最高峰可达每天500万人次。近十余年来,公交车还在进行了多次创新升级,更加方便了市民乘坐公交车日常出行。

2008年5月1日起,对乘坐市区公交车辆的IC卡次数消费者实施两小时内可任意次数免费换乘的优惠;同年,首次在市区内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

2012年,全国首例电气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成都投入营运;同年7月11日,成都市又新增23条公交专用车道。

2014年6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经过公司制改革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同年7月10日,成都公交官方移动应用——“巴适公交”正式上线。

2018年5月4日,成都“天府通APP”扫码乘公交功能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天府通乘车码支持9路、11路等20余条线路、1000余辆车辆;



现在的成都公交车

2018年12月,成都六城区465条线路、12835台公交车辆全部完成二维码乘车软硬件改造工作。

有无轨电车的那些年

20世纪60年代初,成都的公交汽车因为汽油短缺常常不能正常发车。为了解决运力运量矛盾,1960年成都市政府决定成立无轨电车筹备处。

1961年12月25日晚,成都无轨电车实现送电试车。1962年1月1日,10辆红色的铰接式无轨电车驰上了火车站至盐市口的大道。

当天《四川日报》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现在行驶在第一线的电车,车身宽长,车窗宽大,空气流通,前后有三个车门,车内安有46个人造革沙发式座位,车内两侧正面的顶上,以及座椅上都有扶手,大人小孩撑扶很方便。”



以前的无轨电车

当时的无轨电车开行两条线路,盐市口至火车北站、九眼桥至通惠门,票价比较便宜:给4分钱可以坐两个站,1角2分钱就可以坐完全程。

由于坐电车的人很多,风趣幽默的成都人遂发明了一些词汇来形容坐电车时的拥挤:翻栏杆上车的叫“越南”,估倒上车的叫“古巴”,在车里又挤又压的叫“几内亚”。

1983年,成都市电车公司转变成了现在的成都公交集团北星公司的前身。到1996年电车停运,5条电车线路演变成了55、56、47、64、65路公交车。

应运而生的出租车

成都的出租车汽车行业始于1957年。当时成都市政府在特种资金项下拨款20万元,购置了10座特洛瓦牌旅行车2辆,福特牌吉普车1辆,奔驰牌轿车4辆,道奇、雪佛兰牌轿车各1辆。由于租车单位不多,个人租车的更少,加上油料缺乏,成都出租车遂于1959年初机构调整中停业。

1973年,成都旅行社成立,有旅行车4辆,开展旅游、会议包车业务,这样有租车需求的人就多了起来。1978年9月,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小汽车出租站应运而生。



成都老出租车

从1985年开始,成都市城市基础设施采取以干道建设带动城市建设的方案,实行综合开发,相继建成60多公里的城市干道,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开始形成,由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旅游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出租汽车业相应地发展起来。80年代末出租车的车型最早是明珠牌,后来成都出租车主打的品牌是奥拓。

蓬勃发展的地铁

1985年,成都市规划局组建了综合交通规划办公室,开始构思成都地铁。2001年,成都市地铁建设工程办公室成立。2004年9月,成都地铁开始天府广场站部分先期施工;同年10月21日,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成都地铁1号线的运营刷新了成都人的出行方式,也使成都成为了中国大陆第十个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



地铁一号线刚开通时

相比公交路况的复杂,越来越多的成都人选择地铁。随着成都地铁的蓬勃发展,地铁网基本覆盖了整个成都。2012年9月16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2016年1月1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非遗博览园站-万年场站)开通运营……当下,成都地铁共开通6条线路,线路总长226.017千米,均采用地铁系统,共计156座车站投入运营,14座换乘站。



地铁七号线未来换乘站分布图

2018年,成都地铁客运总量11.6亿乘次,同比去年增加3.8亿乘次。2019年4月30日,成都地铁单日线网客运量达485.51万乘次,2019年第7次刷新纪录,比历史峰值增长3.23%。

新生事物:网约车和共享单车

2014年3月12日,Uber(优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年的6月,滴滴公司推出了顺风车服务,以比出租车便宜接近一半的价格,迅速获得了广大精打细算的成都市民的好感。现在出门用手机打滴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2016年11月16日深夜,成都街头被投放了第一批摩拜单车,成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共享的魅力。差不多同时,ofo小黄车以押金更低的方式惊艳亮相成都街头,骑自行车出行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成都人的选择。到现在,地铁口附近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共享单车。



成都地铁口的共享单车

有轨电车即将“王者归来”

为改善城市公交拥堵,停歇了将近20年以后,成都再次启动了城市公交电车建设。不过,这次并非是复古已经被淘汰了的无轨电车,而是一种升级——新建现代化的城市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从2016年9月开始全线加速建设,历时6个月的生产,蓉2号线重妆亮相。据了解,蓉2号线公交电车建成后,从郫都区、高新西区前往中心城区将非常方便。



成都有轨电车

与公交车人工控制不一样,有轨电车更“智能”,遇到超速等情况,设备会自动干预。有轨电车还非常人性,车门上都设有一个闪灯的按钮,到站后,乘客如果赶时间,可自行按钮打开车门。

70年砥砺前行,相信在未来,成都的公共交通事业会更发达便捷,更充满活力,让成都人民出行更轻松舒适。

来源:成都方志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