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7-07 16:08:56

徐州 ‖ 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 发布时间:2019-09-25 10:28:49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设立的全国第一批铁路基建局,后改组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1998年6月1日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铁二局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9个春秋。69年里,一代代中铁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的开路先锋特质,不仅开共和国基础建设之路,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路,而且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之路,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回首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卷,中铁二局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一部永争一流、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是一部纵横四方、英雄辈出的奉献史,是一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筑梦史。
 历史催人奋进,故事镌刻足迹。为让远去的历史走近我们,让静态的历史生动起来,8月3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推出中铁二局编纂的《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这些沉甸甸的实录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铁二局激情燃烧的奋进历程,映射出祖国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口述者独特的经验体会,必将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2013年4月3日,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在忙碌的中铁二局埃塞铁路工地,由埃塞铁路公司、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专家团等60多人组成的观摩团正在参观。看着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平坦坚实的路基和标准规范的试验场地,专家们不住称赞。观摩结束后,俄罗斯专家团负责人亲切地握着一个子瘦小、头戴白色安全帽的中方管理人员的手说道:“Mr.Xu,good Chinese. Thanks for your perfect introduction and explanation.中国人的智慧值得学习……”

 这个中方管理人员就是中铁二局“十大杰出青年”、2013年金牌职工,中铁二局六公司埃铁项目总工徐州。

 早在2010年钦州制梁场时,时任技术负责人的徐州发现梁场施工任务少,工程总造价才7000万元,如采用搬运机移梁,仅设备费用就要1700万元。如何才能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工效呢?徐州白天在现场勘查,晚上在办公室画图思索,经过多日探索论证,他发明了“侧模滑移+横拖移梁工法”,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和试验,于2010年10月6日成功生产出第一孔合格的预制箱梁,为制梁场节约了巨额的搬运机费用。




埃塞铁路(中铁二局 供图)


埃塞铁路路基填筑用的 A、B组填料紧缺,所用材料要到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拉,远距离高成本还无法保证有货。业主对路基填筑工期有明确要求,若不按时完成将被重罚。路基填筑进度缓慢,徐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刚出国门就被人看不起啊!经过多次理论研究和实际考证后,他大胆创新,结合当地火山渣多的特点,在全线率先进行“火山渣掺拌粘土”作为路基填料试验。为确保试验成功,他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带上试验仪器,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对不同的配合比下的路基稳定度进行检测,晚上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半个月下来,脚磨出了皮,手搓出了茧。试验成功后,徐州又坚持不懈地找业主、设计院和地方政府沟通,最终获各方认可,被业主推广运用于整个埃塞铁路项目建设,为当地铁路建设节约了巨大成本,并提高了整条线的建设工效。火山渣改良填料试验让徐州“一战成名”,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技术革新的标杆”。



埃塞铁路建筑工地(中铁二局 供图)

作为重大建设工程,埃铁项目深受各方重视,检查、调研、参观者络绎不绝,每次都要有翻译在旁才能交流,但翻译的角度不同,有时会造成一些“乌龙”甚至沟通上的障碍。为更好地与业主沟通,徐州坚持晚上补习英语,并在埃塞铁路公司总经理(Doctor)检查工地的过程中,全程用英语汇报,改善了中国工程师在业主心中不懂英文的印象。如今,徐州主责的MODJO(莫焦)工点因工序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多次受到埃塞俄比亚国家电视台的采访,目前已成为业主指定迎检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2年来的海外筑路生涯,徐州只因公回过两次国。第一次是在2012年8月,他回国参加项目策划会。在彭州的家虽距成都仅有短短30公里路程,可徐州却不能陪伴在已怀孕8个月的妻子身旁,尽到一点作丈夫的责任。每次忙完工作回到家中已是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成都上班。8月13日,在忙完项目策划会后,徐州怀着深深的愧疚,再次坐上北京赴埃塞的国际航班。就在他走后1个月,女儿出生了,可这时的他却身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只能在电脑上通过冰冷的屏幕“抚摸”女儿小小的脸颊,只能通过单薄的语言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徐州在参与了海外项目建设后,在积累了海外的优秀管理经验后,心向着更高的地方远去了。眼界为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的徐州满脑子的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他梦想着,完成这个项目之后,希望有机会带着这个优秀的、有战斗经验的技术团队走向世界的其他角落,让世界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土木人也能铸就质量的丰碑。


(本文原载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
终审:罗一洋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