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7-07 16:08:56

唐雪元 ‖“到建党100年时,我争取再参加第3次阅兵!”

作者:唐雪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10 16:04:24 浏览次数:798 【字体:

‖ 2019年10月9日《国防时报》供“方志四川”专稿

“到建党100年时,我争取再参加第3次阅兵!”

——访共和国建国70周年阅兵归来的99岁八路军老战士魏克

《国防时报》记者   唐雪元

“我这是第二次参加阅兵,4年前,我参加了纪念抗战70周年的‘九三’大阅兵,这次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赴京途中,我看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全国人民都在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高兴,可以说神州处处都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处处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第二次参加阅兵,我感觉比上一次更加光荣和骄傲!”10月9日,在成都的99岁八路军老战士魏克家中,正在吸氧的老人家一听记者前来采访,他当即拔去吸氧管,身板挺直,叫照顾他的阿姨换上灰色“八路”军军服,满脸笑容自豪万分地大声说道。

99岁八路军老战士魏克

魏老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那天,他在“致敬”方阵的礼宾车中驶过天安门广场,认真地行了一个长时间的军礼,“有太多的感慨无法言说”。当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天!”

荣光!4年间2次参加国庆大阅兵

采访中,魏老抚摸着自己身穿的“八路”军服,动情地说,今年8月下旬,他得到通知,要去北京再次参加“2019国庆大阅兵”。

 4年间,2次参加阅兵,这让魏老很是激动。而为了这次阅兵,“上级还派人给我量了新的衣服,我特别高兴。看,就是这套专门给我定制的八路军军装!”

 这套军服的胸前别着的是魏老平生最珍视的“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在这两枚勋章下方戴着的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百岁八路军老战士魏克参加“2019国庆大阅兵”

 从得到通知到9月28日出发,魏老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出发当天,尽管已99岁高龄,他还是“一马当先”,昂首阔步走出家门。

 “今天是9月28日,星期六。我们早晨5点半出发,到成都火车东站,高铁7点开驶。列车车速是240公里每小时,过了西安以后,是305到306公里每小时,最快308公里每小时。下午2点钟就到北京西站……”

9月28日魏老赴北京当天日记

这是魏老在9月28日的日记。当天,他从家中出发,乘坐从成都发出的第一班高铁赶往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遗憾!哥哥及诸多先烈没能看到今日之盛世

 回忆起国庆当天的场景时,魏老眼神中发着光。

当日,他是群众游行“致敬”方阵中的一员。

 当日,他乘坐的礼宾车上,是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老一辈建设者和家属代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以及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

 “方阵还没行驶到天安门时,我的眼泪就已经在眼眶里打转。”魏老说,“致敬”方阵礼宾车由驻地饭店门口向天安门前进时,在长安街两侧已经集结了其他群众游行队伍,一时间,“向老英雄致敬!向老英雄学习!”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国庆当天魏老的日记

 游行群众的敬意化成呐喊声在魏老的心中激荡,70年往事穿梭,这份荣誉感以及对曾经战友的感怀之情澎湃在他的脑海。伴随着一曲《红旗颂》,“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广场,魏老难掩激动的心情。

“我1938年跟随哥哥魏麟甫参加革命,从此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浴血疆场,九死一生,而领我走上革命之路的哥哥却早在1942年9月27日在日寇鲁西大扫荡中牺牲,时年32岁。能够参加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怎能不让我感动?当我看到礼宾车上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与老一辈建设者和亲属代表手中的荣誉牌,我想说,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终身的功臣,永远值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魏老说,更让他动情的是,他的亲密战友们,很多已经离世,“他们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是我的领导、战友,想到他们无法看到这盛世,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说到这,魏老难掩激动,深情地凝望着家中客厅上挂着的哥哥遗像,泪水弥漫了双眼……

缅怀哥哥

心愿:捐出80余年数百万字的日记

 对自己的一生,魏克总结为“七十风云见高低,八十晨跑六公里;九十电脑写文章,百岁回望换天地。”

魏克,原名魏兆珽,1920年生于山东济南。1937年7月初济南发生地震,紧接着“七七事变”发生。在目睹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后,魏老对侵略者深恶痛绝。1938年,跟随哥哥魏麟甫参加游击队,在泰西地区坚持抗战,历任宣传员、青年干事、指导员。1950年,随军前往西藏,在雪域高原一待就是二十年,曾任西藏军区政治部青年部、文化部副部长,青年部长兼共青团西藏工委副书记等职。

 1938年至今,他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也由此成了军中的一部“活字典”。80多年的日记、2万多篇、数百万字,从抗日战争写到解放战争,从解放西藏写到改革开放……至今几乎从未间断。魏老也将一些日记整理成书,先后出版了《留在雪域高原的脚印》《方寸西藏》《情凝雪域》《决战前后》《进军西藏日记》等多部书籍。

80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

 魏老说,自己还有2个心愿想完成。第一是想给国家和人民留一点遗产。2010年,他将部分日记捐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以后,我的日记要全部捐出去。”

 “第二个心愿是,到建党100周年时,估计国家会进行第三次大阅兵,我争取活到那时间,再次参加大阅兵!”魏老说,70年来,有无数的历史瞬间,让他感受着祖国发展的脉搏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是“百岁不忘初心在,余热生辉更精神。待到百年建党时,喜迎中华大复兴!”

一生经历撰成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唐雪元(《国防时报》记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