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藏蜀地锦绣 品千载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6 20:01:39 浏览次数:2321 【字体: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藏蜀地锦绣 品千载历史

“蜀”是“桑中虫”,即蚕虫;蜀地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诞生了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和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蜀锦与蜀绣距今已逾数千年。悠悠岁月,在蜀锦和蜀绣上纹下了绚丽的图案,也让蜀锦与蜀绣见证了一代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而承载了厚重历史的蜀锦、蜀绣,有幸藏于一馆,使我们能品味那跨越千年的历史。

蜀锦织绣博物馆

位于浣花溪畔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前身是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成都蜀锦厂,现为全国唯一的一家保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致力于丝绸、织锦的研究、古蜀锦的保护、复制。博物馆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多台蜀锦小花楼木织机现场手工制作蜀锦,3000多平方米内,蜀锦、蜀绣精品异彩纷呈,历代锦绣纹样琳琅满目。

蜀锦织绣博物馆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蜀绣、蜀锦。虽然它们都是采用蚕丝作为原材料,但有着两种不同的工艺技法。蜀绣是需要使用者通过穿针引线在已织好的编织物上手工刺绣的一种绣技技法,而蜀锦是通过织机将经纬丝线交织而形成的一种不同图案的彩色提花丝织物。

蜀锦织绣博物馆主要按照时间顺序,陈列蜀锦、蜀绣作品(仿品)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以战国楚墓出土的刺绣最具代表性:主体常用多行锁绣覆盖,图案多见动感十足的蟠龙飞凤,穿梭于流云、枝蔓之中,颇富浪漫色彩和韵律感,仿佛把人带回了那个刀光剑影、群雄并起的战争年代。

汉代

到了汉代,刺绣从专业生产到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日用品,绣品底料多为绢,针法以锁绣为主、平绣为辅。图案常用云纹、卷草纹。风格细匀、连绵,其飘动之感为汉代刺绣所独有。

在汉代,神仙思想十分盛行,与神仙相联系的云纹备受人们偏爱;而卷草纹或许体现了汉代大一统和民族融合的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道教、佛教以及波斯、希腊等中外文化交融的时期。此时的蜀锦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南北朝时期,蜀锦图案大多以对称形式,动物或卧或立,安详静态为主,其造型与汉代的奔腾气势相比明显温顺安详;蜀锦织物组织,逐渐从经线起花,转向了以纬线起花的纬锦组织。

魏晋南北朝的刺绣也别具特色:在民族融合与中西方交流的大背景下,刺绣得以发展。其图案除了忍冬纹、花鸟纹外,题材还涉及佛像及佛教用品;主用锁绣法,针线细密、满地施绣,配合三晕配色法,加大了刺绣表现力。

隋唐时期

社会和经济的繁荣,往往会让蜀锦蜀绣迎来更好发展,隋唐时期便是例证。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蜀锦蜀绣发展的鼎盛时期。

隋唐蜀锦图案纹饰,既有各种团窠圈内对称的祥禽瑞兽,更有体现中国传统特征和法则的构图脉络,随着织物结构从经二重平纹或三重斜纹,转变为纬二重结构为主的多元组织结构,蜀锦织纹更加细腻,色彩更为丰富。

西汉以来,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丝绸贸易发展。在贸易推动下,隋唐蜀锦制造技艺,从多综提花过渡到束综提花,蜀锦也从经锦逐步发展为纬锦。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突破了蜀锦配色和图案大小的局限。

此外,蜀锦不断吸收波斯、西域的织造技艺及中亚、西亚的纹样风格,其纹样更加多样化。

这一时期,蜀锦雍容大度,兼容并蓄,风格极具时代特征:“陵阳公样”彰显了盛唐文明与开放的风采,代表着唐代织锦的最高水平。

陵阳公样

宋元时期

宋朝在蜀锦之乡成都,先后设有转运司锦院和茶马司锦院,监制各式花锦。成都、苏州、杭州成为当时我国三大丝织业的重要基地。两宋时期蜀锦织造技术从纬锦向纬浮显花,花、地、纬分立的组织转变。大约13世纪后,纬锦渐渐不流行,逐渐被纬浮显花取代,蜀锦织造仍采用束综式提花机。

元代前80年间政局较为稳定,四川以发展农桑为主,成都设“转运司锦院”“成都绫锦局”,但生产规模远不如以前。纹饰除继承宋代的风格外,还融入了蒙古及游牧民族特色,出现了大量织金锦——这类加入金线显花的蜀锦,被称为“纳石失”或“金搭子”;流行于全国的“长安竹”、“天下乐”等锦,被誉为“益州十样锦”。

明清时期

明清刺绣空前繁多,风格迥异,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由于对外贸易与商业的发展,各地刺绣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刺绣在原料、针法、题材、色彩等方面各具特色。清代中后期,刺绣艺坛上出现了蜀、苏、湘、粤四个系统,其互相影响又各具地方特色,被后世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明清织品

清·龙袍(仿)

明代交领上衣(仿)

近现代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里除了古代的仿制品,还有近代民国的蜀锦蜀绣精品。

近现代蜀绣之美

最令人瞩目的,还要属大型蜀锦织造工场以及那一台清代小花楼木织机,直到现在还能进行蜀锦的生产操作,着实让人惊叹。

清代小花楼木织机

各式各样的织机

游览蜀锦织绣博物馆,仿佛纵览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即使隔着展示柜,似乎也能触碰到细腻如画的蜀锦和蜀绣,摩挲着岁月留下的纹路。

“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两千年的传承,历经风雨,发展至今,蜀锦、蜀绣的传奇必将继续延续,必将再创辉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