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古诗名句精览(五)——古镇系列

作者:刘 畅 唐 露(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23 21:46:39 浏览次数:1556 【字体:

古诗名句精览(五)

——古镇系列

刘 畅 唐 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并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成都市武侯区成立仅30余年,但这方热土上留存有诸多优秀历史文化。区域内的武侯祠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无数历史文化名人曾到此咏怀;望江楼公园风光迤逦,众多文人墨客曾登高远眺、吟诗作对;华西坝是中国抗战时期的清净之地,为中华文化、中国教育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横跨锦江的万里桥、九眼桥、安顺廊桥凝结了成都两千多年的烟火气息;红牌楼、簇桥、金花桥、机投桥古场镇满载南方丝绸之路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汉藏民族的友好往来......武侯这片热土,充满智慧、诗情、浪漫和恬逸,未来更有可期。

李调元《红牌楼》

山色春光处处迷,新莺唤我过桥西。

柳经霜后绿初染,草带烧痕青未齐。

烟簇红楼堪系马,日斜白屋欲啼鸡。

谁家鼓吹争迎客,环堵摩肩拥众跻。

解析:此诗为清代著名才子李调元所作,描绘出红牌楼初春时节的美丽田园风光。诗人受迷人的山光春色吸引,过万里桥,来到明蜀王所建、用来迎接藏地官员朝贡的红牌楼。夕阳下的红楼、白屋相互映衬,柳枝刚刚染上新绿,青草稀稀拉拉还不能盖住烧痕;场镇大街上,炊烟缥缈中,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时看见被拴住的骏马,还传来一声声商家争相迎客的喧哗声。全诗描绘了当时红牌楼场镇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衬托以春柳、青草、斜阳、新莺、鸣鸡,繁华、热闹中又有浓郁的乡村风情,让人不觉陶醉。

红牌楼立交桥(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志》)

王建名诗句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解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簇蚕辞》,描绘了乡村年轻夫妇一起缫丝的情景。唐宋时期,成都桑蚕、丝织业均达到鼎盛,簇桥地区形成了桑蚕及丝绸的专营交易大市,人们也因此将“笮桥”改称为“蔟桥”(亦有称之“茧桥”)。来自温江、简州、丹棱等州县的蚕丝,由专门贩运蚕丝的商贩在各地收购,而后在集中转销于簇桥大市。

汪元量《蚕市》

成都美女白如霜,结伴携筐去采桑。

一岁蚕苗凡七出,寸丝那得做衣裳。

解析:这首七绝是南宋诗人汪元量所作的《蚕市》。宋时,簇桥地区蚕市最盛,以簇桥蚕丝所制的蜀锦也成为朝廷贡锦,这首诗正好印证了簇桥地区蚕桑业的发达。

蜀锦(来源:成都蜀绣厂)

陆游《故蜀别苑梅龙》

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

即今衰病百事懒,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

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

解析:这首诗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写,并作序:“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天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尝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据说故蜀别苑旧址在今武侯区机投桥辖区内的清水河公园。

刘沅《簇锦桥》

何人更散浣溪花,分得余晖傍水涯。

一簇春光真是锦,千层月彩尚流霞。

芙蓉已逐秋江老,葛陌难寻古道斜。

多少兴亡成去浪,夕阳愁听乱吹笳。

解析:这首诗为清代四川著名文人刘沅所写,诗中提到“浣花溪”“锦江”“芙蓉”“葛陌”等历史文化元素,描绘了簇锦一带的美丽风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霞光流彩,春江似锦,近看芙蓉花落随江而去,远望丝路古道过葛陌越行越远,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

刘沅《金花桥》

一轮月彩散黄金,锦簇花团异样深。

千载披沙求不得,渊渊谁悟水泉心。

刘濖《金花夜月》

毵毵堤柳拂丝鞭,舍利珠光证夙缘。

镜里分明毛发现,长虹卧影月当天。

解析:刘沅、刘濖的这两首诗描绘了当年“双流八景之一”的“金花映月”,生动传神,皓月高挂当空,月影深潜平潭,古桥似长虹卧波,与皓月互倾夙愿;微风吹起片片涟漪,犹如在水面洒下黄金甲片,又如为平潭披上一衫黄金袈裟,真如神仙境地,让当今的成都人真是神往不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侯

作者:刘 畅 唐 露(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