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宜宾“三塔”小记‖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16 20:11:39 浏览次数: 【字体:

宜宾“三塔”小记

蒋德均

宜宾“三塔”,即江北旧州塔、东山白塔与七星山黑塔,民间传说“三塔”乃哪吒之父托塔天王李靖的宝塔幻化而成。其实,“三塔”历史均可稽查,不是神仙所为,乃是民众智慧与辛劳所成。巍巍“三塔”见证了宜宾历史风云变幻,守望着这座三江汇流之城,护佑着一方黎民百姓平安。

旧州塔,位于翠屏区安阜街道社区岷江左岸,建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又名旧州白塔、鹫洲塔。该塔为四方形砖塔,十三级密檐式,系印缅塔式建筑风格。据梁思成等专家测定,塔脚南北长7.35米,东西宽7.4米,塔高29.5米,塔基以砖砌成,砌砖均用泥土粘合。旧州塔距今已900余年,虽历经战乱风雨,依然保存完好,巍然耸立在岷江之滨,每当夕阳西下,金波帆影,渔歌晚唱,众鸟归林,一派人间烟火。“旧州夕照”成为宜宾八景之一。该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塔,又称七星山塔,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所建,是与翠屏区东山白塔隔江相望的兄弟塔,位于今叙州区城区七星山上,塔身为空心密檐八方园锥形砖石结构。踏台基为须弥座,高1.7米、边长4.4米,塔高30.7米。塔身为八角形,塔顶早塌,现存七层。塔内有空室,置佛龛,石刻浮雕,有蹬道盘旋而上,第七层座檐上为暗层塔顶。塔内有实心柱,每层均有龛室。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远望如黛,故名黑塔。此塔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位于今翠屏区城区东山上,又名东雁塔,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塔身空心密檐六方圆锥形砖石结构,共八层,塔高35.8米,边长4.45米,基层直径11.2米。塔门雕龙抱柱;塔座雕刻负重力士;塔内有梯旋环可通顶端。在塔顶可俯瞰宜宾城区及附近山水。清代诗人杨端有诗云:“竹杖芒鞋兴颇赊,郊原到处听清笳。欲登白塔穷秋望,且泛扁舟荡日斜。山外白云浑似水,江头红树胜于花。归来未觉经行倦,更向河亭问酒家。”该塔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宜宾民间,有关黑塔白塔兄弟的传说故事甚多,可搏人一娱。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与撰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刊发作品和文章。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文章入选全国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和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材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