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抗日战争时期115师后勤工作片断:创建大宁留守处‖蔡长风

作者:蔡长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9 20:35:44 浏览次数:477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115师后勤工作片断

创建大宁留守处

蔡长风

平型关战役后,115师转回五台县境,在豆村一带略事休整后,部分部队留下开展晋察冀地区工作,主力即南下汾河流域的晋南地区。就在这个时候,我调任115师驻大宁留守处主任,接受了筹建大宁留守处的任务。时间是1937年11月。

115师在大宁设立留守处的主要目的:一是收容医治和转运伤病员;二是收集、清理和处理平型关战役及广阳镇战斗的战利品;三是负责接待八路军和各地来延安的过往人员,沟通山西前线和陕北后方的联系。

去大宁之前,师部拨给我一个排的兵力、十几匹骡马和一部电台。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同志一再向我交待,建立大宁留守处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在群众中扩大抗日影响,取得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留守处的领导,现在就是你一人,你要把工作做好。留守处的工作人员,可在过往的伤员中选拔留用。师部可能到晋南的洪洞、临汾地区休整,一旦情况变化,要灵活机动,注意伤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对战利品要酌情处置,然后设法与师部联系。

八路军115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蔡长风(着国民革命军军服)(蔡玲 供图)

大宁,位于晋西临汾至陕北的交通线上,是一座小县城。我们初到大宁时总共60多人,大部分是些伤病员。群众见来了伤兵,许多人以为是阎锡山的败兵来了,都躲得远远的,非常冷淡。后来经过一番宣传、解释,群众才知道我们是抗日救亡的八路军,转变了态度。特别是当战利品陆续运到之后,整个县城都轰动了。人们争相传谈,“八路军在平型关打败日本人到大宁来了,还带着缴获的东洋马、歪把子机关枪,连县长都来慰劳了……”说得绘声绘色,甚至添枝加叶,颇有传奇色彩。许多人怀着好奇的心情赶来观看,要看看日本人的大洋马、歪把子机枪、黄呢子大衣、高筒皮靴是个啥样儿,尤其想听听八路军是怎么打败日本人的。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人们看了、听了后,都夸八路军打得好,是好样的;骂阎锡山的部队是“馍馍囤”,不打日本光收税。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留守处的各项工作陆续展开。部队在前方打仗,就免不了有伤亡,留守处的伤病员不断增加。平型关、广阳镇两战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急需清点处理。自从大宁设立了留守处,前线和后方的过往人员大都到这里落脚食宿。当时,留守处只有30多名工作人员,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还常常是顾此失彼。根据工作需要和邝部长指示精神,首先是健全留守处组织,增加人员,尤其要补充一些医务人员。在机构上设有:政治处、卫生科、会计科、军械科、军需科、管理科和电台。军械科下属一个枪械修理队,管理科下属警卫排和招待所,卫生科又设门诊所和医疗队。组织建立起来后,各项工作都有了头绪。

伤病员的医治是留守处头等重要的任务,但由于医疗条件差,只能留治轻伤员,重伤员我们都及时转送到陕北后方医院。前方送来的战利品又多又杂,我们都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凡属军械物资,由军械科负责,组织枪械修理队检查修理后,完好的送前方,堪用的送后方,土造的交地方。军需物资中新品很少,大都是旧品和堪用品,我们都洗好、晾干,打起包装运往陕北。缴获的马匹、骑马很少,而且大部分有伤,留下十几匹给骡马运输队,其余都交给了地方政府。我们的招待所就设在几家较宽敞的店铺里,凡过往人员和部队一律热情接待,保证有热水、热饭、热炕。许多人赞扬留守处服务态度好,说住在留守处就象到了自己家一样。门诊所、医疗队的同志们,除了治疗、护理和转送伤病员,还主动热情地为群众看病治病,深受欢迎。由于全处人员一致努力地工作和热情服务,留守处很快在部队和地方上形成了影响,在当地群众中扎下了根。

为宣传群众,进一步扩大抗日影响,我们与县抗日民主政府商量,挑选一些战利品,如短枪、长枪、机枪、掷弹筒、小炮、呢衣、呢大衣、皮鞋、长筒靴、饭盒、地图、马鞍、洋马等等,在城东的一座小庙里办了一个展览会。留守处指派几名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和广阳镇战斗的轻伤员当讲解员,结合实物做战况介绍,讲得绘声绘色,生动具体。群众听得高兴,看得满意,回去又作宣传。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的人很快都知道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的人从百里之外赶来,一看就是一整天。许多小贩也趁机来大宁做买卖,每天人来人往,象赶庙会一样。一瞬间,萧条冷落的大宁城变得热闹起来。八路军、平型关大战成了大宁的新闻话题。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日益深入人心。

在大宁,我们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尽管当时大宁穷,群众生活苦,但对我们确是保证供应,粮食、蔬菜、柴草一样不缺。春节前夕,驻地群众自发组织在一起,带着慰问品,敲锣打鼓,到留守处慰问。春节期间,我们还和地方政府、群众共同举办了军民联欢会,演出了自编自导的活报剧、双簧和“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等抗日歌曲。在大家热情鼓舞下,我也登台和大家一块儿跳呀、唱呀,军民同乐,气氛热烈,亲如一家。

太原失陷后,日寇沿同蒲路南下,威逼晋西。1938年2月,中阳、石楼两县相继失守,大宁危在旦夕。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电台又与师部失去了联系,形势紧张了。为避开敌人,以免人员和物资受损,我们决定暂时放弃大宁,西渡黄河到陕北后方去。在地方政府和群众大力协助下,经过三天三夜突击,我们把所有伤员和大部堪用物资送过了黄河,尚有不堪用的和来不及运走的东西交给了地方政府。在日寇攻占大宁的前一天,我带着全体工作人员安全撤出了大宁城。

(本文由海军少将蔡长风生前撰写,蔡长风女儿蔡玲供“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发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长风

供稿:蔡 玲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